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通信卫星反射面天线技术(空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

通信卫星反射面天线技术(空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9.3(7.0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通信卫星反射面天线技术(空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 版权信息

通信卫星反射面天线技术(空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 本书特色

本书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紧密结合,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推进我国先进通信卫星发展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全面介绍通信卫星反射面天线的原理、分类以及发展趋势

通信卫星反射面天线技术(空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紧贴航天强国建设的发展需求,首先介绍通信卫星反射面天线的基础知识、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路线;然后对反射面天线进行分类,详细介绍每一类天线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基本设计方法、工程应用场景等知识;*后对星载反射面天线的特殊效应和特殊指标以及天线分系统的布局组成进行了阐述。

通信卫星反射面天线技术(空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卫星通信的起源 1 1.2 我国通信卫星发展简史 2 1.3 通信卫星天线技术发展的历程 3 参考文献 14 第2章 通信卫星反射面天线的基础知识 15 2.1 卫星通信与卫星通信系统 15 2.2 通信卫星反射面天线的主要形式和主要指标 22 2.3 反射面天线的分析方法 37 参考文献 44 第3章 单反射面天线 46 3.1 正馈单反射面天线结构与工作原理 46 3.2 偏馈单反射面天线 47 3.3 天线的增益特性 48 3.4 单反射面天线的波束偏移因子与扫描特性 51 3.5 天线的旁瓣特性 53 3.6 线极化单偏置反射面天线的交叉极化特性 55 3.7 圆极化单偏置反射面的极化基本特性 57 3.8 单偏置反射面天线的匹配馈源 61 参考文献 67 第4章 双反射面天线 69 4.1 正馈轴对称双反射面天线设计 69 4.2 赋形正馈双反射面天线 79 4.3 正馈双反射面天线的遮挡 81 4.4 波束偏移因子 86 4.5 偏馈双反射面天线设计 92 4.6 宽角扫描的Dragonian双反射面天线 98 参考文献 102 第5章 赋形反射面天线 104 5.1 多馈源赋形波束天线技术 105 5.2 反射面赋形天线技术 109 5.3 多覆盖区赋形反射面天线 117 参考文献 123 第6章 机械可动点波束天线 125 6.1 机械可动点波束天线的分类 125 6.2 GEO卫星反射器转动机械可动点波束天线设计 129 6.3 非同步轨道卫星反射器转动机械可动点波束天线 133 6.4 多频段点波束天线 136 6.5 点波束天线的自跟踪技术 140 参考文献 144 第7章 双栅反射面天线 146 7.1 双栅反射面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146 7.2 前栅极化选择栅条设计 147 7.3 双栅反射面的设计与分析 151 7.4 Ku极化选择栅的设计实例 154 7.5 C双栅天线的设计实例 157 7.6 双栅天线方面的新技术 161 参考文献 163 第8章 多波束天线 164 8.1 多波束卫星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164 8.2 Ka频段的高通量卫星载荷系统 165 8.3 多波束天线的波束形成方式 166 8.4 多口径多波束设计 169 8.5 增强馈源的单口径多波束天线 191 8.6 EBG增强馈源的单口径多波束天线 194 参考文献 197 第9章 可重构反射面天线 200 9.1 在轨机械可重构反射面天线 200 9.2 在轨无源可重构天线 202 9.3 在轨半有源可重构天线 207 9.4 在轨有源可重构天线 211 9.5 有源可重构反射阵天线 214 参考文献 219 第10章 星载反射面天线的特殊效应 221 10.1 复材反射器的损耗效应和去极化效应 221 10.2 微放电设计、功率容量分析及其控制技术 231 10.3 低气压放电及其控制技术 239 10.4 空间天线的低PIM设计 241 10.5 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 255 参考文献 261 第11章 天线分系统的布局与分析 263 11.1 典型的通信卫星平台简介 263 11.2 卫星坐标系的定义 272 11.3 典型的天线分系统布局 273 11.4 天线分系统整星布局的兼容性分析 281 参考文献 292
展开全部

通信卫星反射面天线技术(空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 作者简介

万继响,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空间天线技术研究所总支书记兼副所长、天线产品责任人和技术创新责任人,院科技委委员。主要从事空间天线系统、智能天线、多波束天线、太赫兹天线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4.07~2015.06期间曾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学研究。曾担任我国多颗卫星天线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和主任设计师,以及国防科工局十三五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等,在IEEE AP、IEEE AWPL、电子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拥有发明专利6项。曾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航天科技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央企业侨联首届归侨侨眷及留学人员“优秀创新团队奖”、 “陕西好青年”集体和西安分院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等奖励和荣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