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鲤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国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丛书)

鲤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国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丛书)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84.0(7.0折) 定价  ¥1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鲤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国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862971
  • 条形码:9787547862971 ; 978-7-5478-6297-1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鲤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国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丛书) 内容简介

我国是世界鲤养殖**大国,养殖历史悠久。鲤在我国分布广泛,种质资源丰富。近年来,依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支持,鲤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卓著。本书分7 个部分。第1 部分鲤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从鲤的分类、分布、遗传多样性、育种技术等方面对鲤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研究进行阐述,提出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与保护策略。第2 部分介绍鲤新品种选育,对松浦镜鲤、松浦红镜鲤、易捕鲤、福瑞鲤、福瑞鲤2 号和建鲤2 号的选育背景、技术路线、品种特性和养殖性能进行详细介绍。第3 部分和第4 部分对鲤繁殖、苗种培育与成鱼养殖技术进行总结,涵盖鲤整个养殖过程及生态养殖模式。第5 部分和第6 部分介绍鲤养

鲤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国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丛书) 目录

1鲤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1·鲤种质资源概况
1.1.1·鲤分类及形态学特征
1.1.2·鲤种质资源分布状况
1.1.3·鲤种质遗传多样性
1.1.4·鲤重要功能基因
1.2·鲤遗传改良研究
1.2.1·选择育种
1.2.2·杂交育种
1.2.3·雌核发育育种和雄核发育育种
1.2.4·多倍体育种
1.2.5·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2.6·基因组选择育种
1.2.7·基因工程育种
1.3·鲤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与保护策略
1.3.1·鲤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1.3.2·鲤种质资源保护策略
2鲤新品种选育
2.1·松浦镜鲤
2.1.1·选育背景
2.1.2·技术路线
2.1.3·品种特性
2.1.4·形态特征
2.1.5·养殖性能
2.2·松浦红镜鲤
2.2.1·选育背景
2.2.2·技术路线
2.2.3·品种特性
2.2.4·形态特征
2.2.5·养殖性能
2.3·易捕鲤
2.3.1·选育背景
2.3.2·技术路线
2.3.3·品种特性
2.3.4·形态特征
2.3.5·养殖性能
2.4·福瑞鲤
2.4.1·选育背景
2.4.2·技术路线
2.4.3·品种特性
2.4.4·形态特征
2.4.5·养殖性能
2.5·福瑞鲤2号
2.5.1·选育背景
2.5.2·技术路线
2.5.3·品种特性
2.5.4·形态特征
2.5.5·养殖性能
2.6·建鲤2号
2.6.1·选育背景
2.6.2·技术路线
2.6.3·品种特性
2.6.4·形态特征
2.6.5·养殖性能
3鲤繁殖技术
3.1·亲鱼培育
3.1.1·生态条件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
3.1.2·亲鱼的来源与选择
3.1.3·亲鱼培育池的条件与清整
3.1.4·亲鱼的培育方法
3.2·人工催产
3.2.1·催产剂的种类和效果
3.2.2·催产季节
3.2.3·催产前的准备
3.2.4·催产
3.2.5·产卵
3.3·孵化
3.3.1·孵化方法
3.3.2·催产率、受精率和出苗率的计算
4鲤苗种培育与成鱼养殖
4.1·鱼苗、鱼种的生物学特性
4.1.1·鱼类的发育阶段
4.1.2·食性
4.1.3·对水环境的适应
4.2·鱼苗培育
4.2.1·鱼苗、鱼种的习惯名称
4.2.2·鱼苗的形态特征和计数方法
4.2.3·鱼苗的培育
4.3·1龄鱼种培育
4.3.1·夏花放养
4.3.2·以颗粒饲料为主的饲养方法
4.3.3·日常管理
4.3.4·并塘越冬
4.4·苗种运输
4.4.1·苗种运输的准备工作
4.4.2·苗种运输方法
4.4.3·严格把握运输方法
4.5·鲤主养模式
4.5.1·环境条件
4.5.2·鱼种放养
4.5.3·饲养管理
4.6·鲤生态养殖模式
4.6.1·应用鱼菜共生技术调水的池塘主养鲤技术
4.6.2·鲤池塘“生物絮团”生态养殖技术
4.6.3·运用底排污净化改良水质的鲤健康养殖技术
4.6.4·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4.6.5·稻田养殖技术
5
鲤营养与饲料
5.1·概述
5.2·营养需求
5.2.1·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
5.2.2·脂类和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
5.2.3·糖类的需要量
5.2.4·矿物质的需要量
5.2.5·维生素的需要量
5.2.6·鱼类的能量需求
5.3·饲料选择
5.4·饲料配制
5.4.1·原料选择
5.4.2·饲料加工
5.5·饲料投喂
5.5.1·摄食节律
5.5.2·投喂率
5.5.3·投喂频率
6鲤养殖病害防治
6.1·鲤病害发生的原因与发病机理
6.1.1·内在因素
6.1.2·外在因素
6.1.3·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关系
6.2·鲤病害生态防控关键技术
6.2.1·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
6.2.2·鱼菜共生模式
6.2.3·大水面净水渔业模式
6.3·鲤主要病害防治
6.3.1·主要病害简介
6.3.2·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6.3.3·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7贮运流通与加工技术
7.1·加工特性
7.2·保鲜贮运与加工技术
7.2.1·低温保鲜技术
7.2.2·生鲜制品加工技术
7.2.3·腌制发酵技术
7.2.4·罐藏加工技术
7.2.5·副产物利用技术
7.3·品质分析与质量安全控制
7.3.1·鲤的品质评价
7.3.2·鲤产品成分检测
7.3.3·水产品品质预测技术及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鲤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国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丛书) 作者简介

桂建芳:总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的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在鱼类遗传育种学、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发育生物学、高级细胞生物学、鱼类遗传育种工程等方面科研成果丰硕。
戈贤平:总主编,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淡水水产养殖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养殖技术学科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淡水水产养殖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长期从事水产健康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和科研工作,以营养与饲料、生态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水体生物修复技术为重点研究方向,开展应用性基础研究。
本书主编唐永凯,研究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学科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水生动物功能基因、种质资源评估和分子育种研究。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农村部物种资源保护等项目5项。主持培育“建鲤2号”水产新品种1个。获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国水产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另一主编赵永锋也为行业内权威专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