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感觉的界限: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感觉的界限: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3-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37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9.3(8.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感觉的界限: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28145
  • 条形码:9787100228145 ; 978-7-100-22814-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感觉的界限: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本书特色

本书是英国日常语言学派重要的代表斯特劳森的重要著作。在书中斯特劳森依次讨论了康德**批判的主要章节和核心论题,但他不是进行历史、文本性的哲学史研究,而是对康德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批判性的分析和重建。斯特劳森立足于当代逻辑学的发展,为了避免康德理论中一些不可接受的结论,对康德理论哲学进行了分拆,从而保留他认为有价值的部分。斯特劳森认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包含三个层次的工作:对经验的形而上学的分析、对超验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先验唯心论的形而上学重建。首先,经验的形而上学是关于所谓普遍的经验结构或者关于经验的一般概念结构的理论。任何经验只要对人类而言是可理解的,就必须具有这些*低限度的概念资源。斯特劳森认为康德的这一部分工作是*有价值的;其次,康德认为,对于那些使经验成为可能的结构性概念做超越经验界限的运用,形成了各种超验形而上学的虚构和幻相。斯特劳森赞同康德的这种批判;第三,斯特劳森认为康德以上洞见整合在以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别为标志的先验唯心论所构造的形而上学中。他认为,康德的这种学说违背了自己的批判原则,是企图超越经验知识的界限,为经验划出界限,因而是无意义的。斯特劳森的研究虽然主要是对康德的思想进行分解,说明在何种意义上这些学说是可以互相独立的,哪些是可以被接受的,但他也力图说明在康德的原初设想中这些学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而且这些讨论往往言简意赅,胜义迭出,其价值也远超一般康德学者的研究。

感觉的界限: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日常语言学派重要的代表斯特劳森的重要著作。在书中斯特劳森依次讨论了康德**批判的主要章节和核心论题,但他不是进行历史、文本性的哲学史研究,而是对康德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批判性的分析和重建。斯特劳森立足于当代逻辑学的发展,为了避免康德理论中一些不可接受的结论,对康德理论哲学进行了分拆,从而保留他认为有价值的部分。斯特劳森认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包含三个层次的工作:对经验的形而上学的分析、对超验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先验唯心论的形而上学重建。首先,经验的形而上学是关于所谓普遍的经验结构或者关于经验的一般概念结构的理论。任何经验只要对人类而言是可理解的,就必须具有这些大力度优惠限度的概念资源。斯特劳森认为康德的这一部分工作是*有价值的;其次,康德认为,对于那些使经验成为可能的结构性概念做超越经验界限的运用,形成了各种超验形而上学的虚构和幻相。斯特劳森赞同康德的这种批判;第三,斯特劳森认为康德以上洞见整合在以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别为标志的先验唯心论所构造的形而上学中。他认为,康德的这种学说违背了自己的批判原则,是企图超越经验知识的界限,为经验划出界限,因而是无意义的。斯特劳森的研究虽然主要是对康德的思想进行分解,说明在何种意义上这些学说是可以互相独立的,哪些是可以被接受的,但他也力图说明在康德的原初设想中这些学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而且这些讨论往往言简意赅,胜义迭出,其价值也远超一般康德学者的研究。

感觉的界限: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目录

**部分 通论 第二部分 经验的形而上学 第三部分 超验的形而上学 第四部分 先验唯心论的形而上学 第五部分 康德的几何学理论
展开全部

感觉的界限: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作者简介

斯特劳森,英国著名哲学家,日常语言哲学牛津学派的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个体:试论描述的形而上学》(1959)、《感觉的界限》(1966)、《逻辑学和语言学论文集》(1971)、《逻辑和文法中的主词和谓词》(1974)、《自由和愤慨》(1974)。 梁议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形而上学、认识论、康德哲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