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3-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2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96.0(7.5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1163315
  • 条形码:9787101163315 ; 978-7-101-16331-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本书特色

☆“出版博物馆文库”新近推出的一种。本系列推出的《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中国印刷史新论》等书,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获得读者的高度认可。本书保持了一贯的学术水准,将目光聚焦于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涵盖书籍史、阅读史等多元主题,凝聚国内相关领域前沿学者的新近研究成果。本书涉及的主题包括“出版与新知传播”“出版与文化交流”“出版与商业互动”“辞书与教科书出版”“出版与新文化”“出版与科技知识”“出版与政治活动”等七个方面,从多个角度探讨出版在知识传播上的积极作用。如讨论近代脚注产生的历史过程,讨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传播反响等,视角新颖,内容富有趣味,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方法和视野具有开拓性,以全球史眼光梳理近代新知识的流动线索。本书多篇论文在选题上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推进,如关注加拿大幽默作家李柯克作品在中国的流布以及对林语堂等中国作家的影响,便在打捞新知识的同时,为中国近代幽默文学的形成过程填补了重要的一环。又如考察上海伊文思西文书店的经营历史,还原了近代沪上文化生活的一角。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内容简介



出版是思想和知识公之于众的重要媒介,上海则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中心。1949年以前,全国80%以上的出版机构集中在上海,90%以上的近现代学术著作在上海出版,上海出版事业引领了近现代中国新知识传播与思想进步的潮流。20221029日、30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共同主办了“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近50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出版与新知传播”“出版与文化交流”“出版与商业互动”“辞书与教科书出版”“出版与新文化”“出版与科技知识”“出版与政治活动”七个专题展开探讨。本书选编此次会议论文30余篇,研究涵盖书籍史、阅读史、印刷、翻译、版本和目录学等多元主题,体现了出版史研究的前沿动态。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目录

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出版文化(代序) 主旨发言 新阅读的资源生产与“文”“艺”类型的形成 《博医会报》与中西医界知识的交流 世界书局教科书的两次竞争与现代教科书市场的型塑 出版与新知传播 启蒙的基础建制——印刷出版与20世纪30年代的国语运动 上海伊文思书店考略 近代科技类译著的相关研究——以陈遵妫译《宇宙壮观》为中心 出版与文化交流 区域文化保育与知识全球传播——香港纳匝肋之家的出版特色(1894—1954) 中国近代东西学书目中科技类译著分类法探究——以《西学书目表》《东西学书录》《中译德文书籍目录》为中心 重审殖民媒介——北平日文报刊史料钩沉与近代日人在华新闻事业 晚清外国兵制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从理想走入现实的知识生产——童书译介出版的语境、主体与模式(1919—1949) 出版与商业互动 文学与商业的互动——赞助者视角下的《现代》杂志编译出版活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沈知方、沈骏声与通俗文学生产 《清议报》的传播网络与读者群体——以《少年中国说》的“阅读共同体”为例 书店之外——略谈晚清上海别发洋行的经营(1876—1900) 清末商业教材应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嬗变——以商业发展为中心 近代上海早期中文商业黄页的出版—— 以《华商行名簿册》(1906)为例 辞书与教科书出版 民国时期现代汉语语典出版研究 《政法类典》的编译与发行 近代徐家汇教材出版策略研究 专科与百科——民国时期教育学科辞书编刊论析 整合与归类——《中华百科辞典》与中国现代知识体系建构 出版与新文化 脚注秘语——近代知识社会变迁的一则注脚 《字林西报》和《大陆报》对李科克幽默文学的传播 “才女”的隐身与“新女性”的浮现——近代译界对新女性的熔铸 “先锋的先锋”——新文化运动中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出版事业 出版与科技知识 清末中国蚕学期刊对国外蚕业科技的引进与传播 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立信会计的出版事业与会计知识传播 《证交》半月刊与证券知识在上海的传播 近代出版与社会性别重构——以商务印书馆《妇女杂志》为中心 出版与政治活动 战时动员——《大公报》与香港义演义赛(1937—1941) 被规训的写作——东北沦陷时期《明明》杂志的象征意义 《中国能否实行独裁政治》征文集与“独裁政治”认识建构 论蒋介石对《新华日报》党性与人民性的认识 1920年代末的新书业与政党政治——以国民党改组派复旦书店为个案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展开全部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研究专业方向齐全,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内历史学科中名列前茅。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是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坚持“深耕传统、面向世界、拥抱未来”,以新颖的立意、厚重的实物、多元的手段,展示新闻出版的历史文化和事业成果,馆藏文物资料60余万件/套,展示面积5640平方米,涵盖新闻出版通史、印刷技术、儿童出版、艺术设计、数字出版、音像出版等内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