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塔楼建筑地震破坏机制及减隔震控制技术

塔楼建筑地震破坏机制及减隔震控制技术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49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96.0(7.5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塔楼建筑地震破坏机制及减隔震控制技术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2283507
  • 条形码:9787112283507 ; 978-7-112-28350-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塔楼建筑地震破坏机制及减隔震控制技术 内容简介

大底盘单塔楼结构存在空间刚度突变,多塔楼结构塔间动力特性差异显著,导致强震下塔楼建筑层间位移超限严重、震致碰撞风险高。本书聚焦单塔楼结构“隔震层间限位难”和多塔楼结构“塔间变形协调难”的技术瓶颈,在多塔楼建筑损伤机理及减隔震方法与技术、单塔楼建筑碰撞损伤机理及减隔震方法与技术、塔楼建筑高性能减隔震装置研发、减隔震装置的损伤和失效评估等方面阐述了相关科研成果。 本书可供工程结构抗震和减隔震专业人员、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结构工程的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塔楼建筑地震破坏机制及减隔震控制技术 目录

第1章 相邻塔楼基于量纲分析的碰撞反应研究 第2章 基于地震碰撞易损性的相邻塔楼临界间距研究 第3章 相邻塔楼间黏滞/黏弹性阻尼器的优化设计研究 第4章 结合分段隔震与相邻塔楼连接耗能混合被动控制系统 第5章 大底盘上塔楼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 第6章 桩-土-层间隔震塔楼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第7章 基于振动功率流的叠层橡胶支座损伤识别 第8章 基于中国规范设计的典型阻尼器性能与易损性评估 第9章 塔楼建筑多功能复合减隔震/振装置的研发
展开全部

塔楼建筑地震破坏机制及减隔震控制技术 作者简介

吴巧云,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工程结构减隔震领域相关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等纵向及横向委托项目30余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代表性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等核心知识产权3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国巍,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高速铁路工程结构抗震研究所所长,教工高铁国家工程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国家“优青”项目、湖南省青年科技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创新青年奖获得者。致力于高速铁路工程结构抗震减震、智慧实验室与智能建造领域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速磁浮重大攻关项目等50余项。成果应用于我国高铁桥梁、高铁客站、国际首套地震下桥上行车试验系统、国际首套600公里时速高速磁浮走行性能测试系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等科技奖励。 吴应雄,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勘设隔减震专家工作部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理事。长期致力于工程结构减隔震理论及应用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主编著作3部,授权专利2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