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立足饭碗 藏粮于地——基于中国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护视角

立足饭碗 藏粮于地——基于中国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护视角

作者:冉清红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61.7(6.3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立足饭碗 藏粮于地——基于中国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护视角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92349
  • 条形码:9787509692349 ; 978-7-5096-923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立足饭碗 藏粮于地——基于中国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护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论证我国耕地警戒值对确定耕地保护目标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构建研究模型,结合国情研究粮食、食用植物油、食糖和蔬菜的消费需求量、生产能力、自给能力和灾害影响,利用统计数据计算2023~2049年我国*小人均耕地面积并确定我国人均耕地警戒值,进一步研究各省份的区域差异;基于“三调”实有人均耕地面积测算2023~2049年的耕地压力,从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和耕地生态建设视角,提出保护耕地、疏解压力的对策。本书适合国土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农业经济、城乡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管理者、研究者、研究生和大学生等阅读。

立足饭碗 藏粮于地——基于中国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护视角 目录

**章 绪论 **节 概念演进与评述 一、区域人均耕地警戒线 二、区域人均耕地警戒值 三、其他概念 四、评述 第二节 耕地警戒值模型的述评与研究方法 一、耕地警戒值(线)模型的变迁与评价 二、人均耕地警戒值模型构建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四、本书的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耕地警戒值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意义 一、贯彻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想的落地策略 二、增强粮食的自身供给能力避免受国际贸易限制 三、解决人均耕地面积国际标准与国内耕地保护不相适应问题 四、促进国家“储粮于地”战略的落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食物消费需求研究 **节 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研究概述 一、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研究的现状 二、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变化 三、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节 粮食及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研究 一、谷物消费需求分析 二、豆类消费需求分析 三、块根类消费需求分析 四、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分析 第三节 食用植物油、食糖和蔬菜消费需求研究 一、植物油消费需求分析 二、食糖消费需求分析 三、蔬菜消费需求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食物生产能力研究 **节 食物生产能力研究现状 一、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 二、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研究 三、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和单产能力研究 四、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第二节 粮食生产能力 一、谷物生产能力 二、豆类生产能力 三、块根类生产能力 第三节 食用植物油、食糖和蔬菜的生产能力 一、食用植物油生产能力 二、食糖生产能力 三、蔬菜的耕地生产能力 第四节 食品作物播耕强度指数及灾后系数 一、耕地面积的变化 二、食品作物播耕强度指数 三、灾害影响系数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食物自给率研究 **节 食物自给率研究现状与评述 一、食物自给率计算方法 二、粮食自给率 三、其他食物的自给率 四、评述与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粮食自给率 一、计算粮食自给率的技术路线 二、基于国内生产量的粮食自给率 三、基于国际粮食贸易余量的粮食自给率 第三节 食用植物油、食糖、蔬莱自给率 一、食用植物油自给率 二、食糖自给率 三、食用蔬菜自给率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警戒值及耕地压力指数 **节 国家人均耕地警戒值 一、满足吃饭的人均耕地警戒值 二、满足食物总需求的人均耕地警戒值 三、满足种植农业经济发展的人均耕地警戒值 四、区域*小人均耕地面积相关参数的指示功能 第二节 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警戒值的区域差异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设计 三、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警戒值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 耕地压力指数对耕地保护的指示作用 一、耕地压力指数及其发展 二、基于条件假设的国家耕地压力指数及指示作用 三、基于条件假设的省级行政区耕地压力及指示作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保护耕地疏解压力的策略 **节 厘清耕地保护行为主体类型及利益关系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基层组织与个体 四、认识耕地保护主体在非农化利益流动链上的关系 第二节 保护耕地数量疏解耕地压力的补偿机制 一、耕地数量保护的目标系统 二、耕地数量保护经济补偿的国内研究与实践 三、耕地数量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框架与策略 第三节 耕地质量和生态保护提升地力疏解耕地压力的补偿机制 一、耕地质量和生态保护目标系统 二、围绕耕地质量和生态保护目标构建生态经济补偿机制框架 三、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管理的经济补偿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立足饭碗 藏粮于地——基于中国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护视角 作者简介

冉清红,1968年生,博士,成都师范学院教授,鲁东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绵阳师范学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人文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项,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多项。在《农业经济问题》《资源科学》《经济地理》《生态经济》《水土保持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或参编本科教材多部,科研成果获省级、市厅级哲学社会科学奖10余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