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沧海人归:中国大陆学界金庸接受研究(1979-2000)

沧海人归:中国大陆学界金庸接受研究(1979-2000)

作者:汪静波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30.6(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61.2(9.0折)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沧海人归:中国大陆学界金庸接受研究(1979-2000)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052768
  • 条形码:9787519052768 ; 978-7-5190-5276-8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沧海人归:中国大陆学界金庸接受研究(1979-2000) 内容简介

当下接受美学日新月异的理论框架,较诸过往,“接受主体”的重要地位,似已被推举至前所未有的境地。而在具体的接受史撰写之中,似仍少见充分转换视角,深入接受主体的心路历程,针对研究文本撰写的“背后”,加以探讨接受史著作。在此,或许“金庸接受史”能够作为一个标本,若将地域着重限定于大陆,将人群定格在学界,时限则置为庚午马年至千禧年末(1990-2000),将这一研究对象固定下来之后,通过研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围绕其人其作展开的批评与研究,换一种角度切入背后的生态现场,也许能够对具体的“研究”文本生发机制,取得更为深切的理解。

沧海人归:中国大陆学界金庸接受研究(1979-2000) 目录

绪论
**节选题缘起
第二节前人研究成果及综述
第三节研究视角与方法 **章1979—1989:应时而动的单篇批评
**节郑朝宗与第四次文代会:“金学”发轫考
第二节冯其庸与《谈金庸》:刊物的改变与“金庸”指涉的复杂性
第三节章培恒论金庸与《李自成》:以人性还是阶级斗争为纲? 第二章1989—1994:学界的接纳与专著的出炉
**节陈平原与《千古文人侠客梦》
第二节“金学**人”陈墨:近十本研究专著
第三节罗孚与《读书》:《北京十年》的渗透影响 第三章1994—1998:高校的认可与刊物的支持
**节王一川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体验”的扩散
第二节严家炎与《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北大的认同
第三节《通俗文学评论》与“金庸专号”:刊物的支撑 第四章1998—2000:金学的火热与论战的浪潮
**节科罗拉多、台北、北京:以三地金学研讨会为例
第二节何满子、袁良骏、王彬彬:学界生态与新文学传统之争
第三节王朔的挑战:世纪末的“众声喧哗” 结语
**节二十年间(1979—2000)接受特点与总结
第二节新的“金学研究”学术生长点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沧海人归:中国大陆学界金庸接受研究(1979-2000) 作者简介

汪静波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师从殷国明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批评、西方当代文艺理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