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读懂新闻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68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46.9(6.9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读懂新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233221
  • 条形码:9787516233221 ; 978-7-5162-3322-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读懂新闻 本书特色

1.深入剖析90多个经典案例,全面探讨新闻的多样话题 刷爆朋友圈的“新闻”可信吗?你是“吃瓜”群众还是新闻炮制者?在媒体极大丰富、信息海量涌现、新闻事件瞬息万变的时代,本书作者基于广泛的阅读、细致的梳理以及对自身工作经历的复盘与咀嚼、对新闻传播现实生态的观察与思考,从广大社会公众如何“读懂新闻”这一切口入手,全面探讨了新闻的种种话题,讲述如何读懂新闻,如何读懂新闻背后的信息,让你能够带着专业“显微镜”,解剖新闻的微观机理,洞悉新闻表层之下“潜藏”的深层意涵。解析多篇精彩作品,探寻新闻的影响与启示无论是世界新闻史上“撼人心魄”的名篇《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还是勾连历史、阐述时艰的佳作《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北戴河海滨夜话》,这些新闻作品为何具有穿越时空的巨大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者合作撰写,带你畅游风云变幻的新闻世界,理性、建设性地看待身边的新闻世界,并积极地寻找纾困之策。 3.以行家视角作专业点拨,切中肯綮,提升读者媒体素养 怎样才能在众声喧哗、泥沙俱下的新媒体环境中,不被蒙蔽、误导和“带节奏”?怎样才能获取高质量的信息,积极地参与公共表达,增加社会理性?本书以行家视角作专业点拨,在剖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要言不烦,切中肯綮,将一些宝贵的新闻创作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助力读者平衡公共参与和公共表达,提升读者理解、善用媒体与信息的能力。

读懂新闻 内容简介

本书以广大社会公众如何“读懂新闻”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剖析90多个经典案例,深度探讨了“新闻的内涵”“新闻全角度”“新闻与社会”等多重维度的议题,阐述了如何准确理解新闻,洞察了其中蕴含的信息,回答了“新闻是什么”“新闻应该如何”“人与新闻的关系”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等重要问题。内容丰富多样,兼顾实践与理论,覆盖新闻本身、个体、组织、社会等多个层面,*终聚焦培养媒体素养与社会能力。无论是新闻爱好者、传媒从业者还是社会观察者,都能从中获得新视角与洞察力。

读懂新闻 目录

**部分 新闻的内涵 **章 新闻是什么——把事实、观点、情绪区分开 一、当我们讨论“新闻”时在讨论什么 二、再看新闻“三项基本原则”  第二章 新闻告诉我们什么——人是“读懂新闻”的价值之锚 一、“读懂新闻”的意义  二、新闻的社会价值  三、“后真相”时代呼唤新闻的建设性  第三章 新闻传播要素——“5W”模式的变与不变 一、新闻传播模式五要素的传统定义  二、“5G ”给新闻传播活动带来了什么 三、“元宇宙”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第四章 传播变革进行时——跳出技术决定论的陷阱 一、技术赋能助推新闻生产革新  二、传播形态嬗变:打开媒介生态系统未来新空间  第二部分 新闻全角度 第五章 新闻信源:从哪儿来——谁在为新闻可靠性“背书” 一、识别五类虚假信源的“伪装”  二、练就三个层面的信源分析能力 第六章 新闻背景:缘何产生——在时空“背景板”中透视新闻 一、精准识别三种新闻背景功能  二、理解新闻背景的思维要点  第七章 新闻生成流变:谁在参与——识别“新闻群舞”中的舞者 一、规避两个“盲区”  二、练就两种视角 第八章 新闻面相:如何呈现——新闻内容的*佳“容器” 一、事实、解读、意见与情感:识别四种主要的新闻呈现形式内核 二、时空组合与版面语言:从关系维度理解新闻呈现的深层意涵  第九章 新闻文本:如何讲述——透视字里行间的隐藏信息 一、内容的剪裁——凸显核心信息  二、角度的选取——调适观察重心 三、话语方式的调用——转换情感关系  四、写作特征——从传递事实到提供方案  五、内容的组合——搭建材料间逻辑关系的“潜在网络”  六、新闻框架:新的理论和实践视角  第十章 新闻渠道:如何传播——“去中心化”的传播渠道新格局 一、渠道垄断的终结  二、日益丰富的新闻媒体形态  三、渠道关系的深刻变化 四、“后真相”时代的渠道竞争 第十一章 新闻价值:如何体现——新闻成其为新闻的内在素质 一、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流动的事件与“不变的价值” 二、新闻价值的把握原则:流动的事件与“多维的价值”  第十二章 新闻效果:影响了什么——告别“流量至上”思维 一、共享、共情与共识:从单向传播到深度互动  二、新闻内容供给与接受端出现的新变化 三、衡量传播效果的标准  四、提升传播效果的途径  第三部分 新闻与社会 第十三章 “个体新闻”的诞生——“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利弊共生 一、锚定三重关键变量  二、掌握三类应对策略 第十四章 有话好好说——公共表达与沟通是门“技术活” 一、谨防“两个陷阱”  二、把握“三个导向”  第十五章 舆情与危机处置——危机当前如何“釜底抽薪” 一、舆情的特点和规律  二、舆情处理的基本原则  三、舆情危机处置的常见方法  第十六章 参与式新闻与公共表达——在纷繁话语场中“守脑如玉” 一、探源三类“梗阻”  二、提升三种能力  第十七章 警惕新闻的消失与变形——别让真正的新闻渐行渐远 一、“新闻荒漠化”及其后果  二、治理“新闻荒漠化”的“工具箱” 结 语 媒体素养与社会能力养成 一、媒体的社会功能 二、对流量文化的反思  三、衡量新闻媒体内容优劣的标准  四、提升公众的媒体素养  后 记 
展开全部

读懂新闻 作者简介

胡森林,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现供职于大型央企。曾为资深媒体人,现从事宣传思想文化等工作,研究新媒体传播、危机公关与组织传播等。在主流媒体发表新闻报道、学术论文、行业报告、专栏评论等数百万字。出版著作多部,如《写作通识课》《新媒体写作》《精进:解读曾国藩成事密码》《公文写作心法》《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能源大变局》《破解石油迷局》《神州脉动:能源革命改变中国》等。著作曾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精品教材,获得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等,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 王亚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博士,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河北省城市传播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传播、智库传播与数字关怀。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在CS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刘宁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新闻传播学理论、企业文化及央企品牌形象建设,参与多项相关课题研究。出版《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合著)。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