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红星照耀中国(1-11)

红星照耀中国(1-1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636
中 图 价:¥46.8(6.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红星照耀中国(1-11)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80264
  • 条形码:9787020180264 ; 978-7-02-018026-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红星照耀中国(1-11) 本书特色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是一部举世闻名的纪实文学红色经典。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红色中国的真实情况。1936 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他当时无法理解的诸多关于中国红色政权、革命与战争的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历时四个月,他采访了众多在苏区工作、生活、战斗的人,收集到大量关于长征、关于红军的可信资料。采访对象有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将领,有普通红军战士、医护人员、少先队员,也有当地热情拥护红军的老百姓。斯诺用客观而不乏激情的语言,记录了这一段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奇迹,**次向全国、全世界解释了中国的红色革命,介绍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以及根据地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产生活等情况,也让全世界人民了解到红军不可征服的战斗精神和改变世界的热情与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1-11) 内容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自1937年出版以来,畅销至今。董乐山先生的译本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当时红色根据地的情况。无数人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革命,了解红军和“红色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与成长。这部经典作品多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又甘于奉献,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奋力拼搏,勇敢地探寻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红星照耀中国(1-11) 目录

中文重译本序1938年中译本作者序 整本书导读 本册导读 **篇 探寻红色中国一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二 去西安的慢车三 汉代青铜四 通过红色大门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一 遭白匪追逐二 造反者三 贺龙二三事四 红军旅伴第三篇 在保安一 苏维埃掌权人物二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三 论抗日战争 四 悬赏200万元的首级五 红军剧社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一 童年二 在长沙的日子三 革命的前奏四 国民革命时期五 苏维埃运动六 红军的成长第五篇 长征一 第五次国剿二 举国大迁移三 大渡河英雄四 过大草地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一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二 死亡和捐税 三 苏维埃社会 四 货币解剖 五 人生50始!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一 一 同红色农民谈话 二 苏区工业 三 “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一 “真正的”红军 二 彭德怀印象 三 为什么当红军? 四 游击战术 五 红军战士的生活 六 政治课 七 红色窑工徐海东 八 中国的阶级战争 第九篇 战争与和平 一 再谈马 二 “红小鬼” 三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四 关于朱德 第十篇 回到保安 一 路上的邂逅 二 保安的生活 三 俄国的影响 四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五 那个外国智囊 六 别了,红色中国 第十一篇 又是白色世界 一 兵变前奏 二 总司令被捕 三 蒋、张和共产党 四 “针锋相对” 五 《友谊地久天长》? 六 红色的天际 附一:《西行漫记》新译本译后缀语·董乐山 附二:斯诺在西北苏区的摄影采访活动·董乐山 附三:斯诺的客厅和一二·九学生运动·董乐山
展开全部

红星照耀中国(1-11) 相关资料

《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经典现在收进了新编的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是作为纪实类作品收录的。主要想引导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胸襟气度,传承革命传统;还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掌握新闻类纪实作品阅读的方法,学会如何观察事物,抓住特点,锻炼眼力和表达能力。 ——温儒敏 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 斯诺写了那么多普通士兵,这些士兵选择革命理由非常简单,这份简单使我们感觉到了极大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在他的表述中,及时地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红星照耀中国》呈现了这场革命本真状态。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曹文轩 语文教材推荐《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体会革命领袖、革命志士和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陶冶性情,坚定志向,充分发挥红色精品图书为学生“补钙壮骨”的作用。 ——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理事长 顾之川 人民文学出版社做了《红星照耀中国》的青少年版,这个非常重要。青年是思想解放的先锋,青年人的价值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希望《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仍然能在未来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斯诺研究中心主任 孙华 作为教材,版本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国内忠实于原著的权威译本,董乐山先生翻译的《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版本。这就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语文教学专家、原中语会理事长 苏立康

红星照耀中国(1-11)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董乐山,翻译家,作家。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6年冬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译作《第三帝国的兴亡》(合译)、《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红星照耀中国》等均有广泛影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