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中国阿拉伯关系史

作者:郭应德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51.1(7.4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阿拉伯关系史 版权信息

中国阿拉伯关系史 本书特色

历史研究并不局限于国别史,因为人类族群永远处于不断迁徙、流动之中,进而产生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以至于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总说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其实这种全球化的过程从古至今从未间断。
中阿关系绵延千年,历史上的交往无声地影响着各自的发展,无论是使团交往还是经贸往来,无论是丝绸西运还是香料东来,两个民族互致之情都承载在一人一物之中。
此书双语合璧,读之犹如穿行在历史的回廊,有回味无穷之感。

中国阿拉伯关系史 内容简介

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并创造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阿拉伯远在亚洲西南。关山迢递,重洋浩渺,但是双方之间很早就有了密切的交往。缅怀两千年来建立起来的中阿友谊,再看今天的中阿关系,溯源话旧,倍觉亲切。本书主要概述了中阿两国自古以来的友好交往,涉及了一些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 历史研究并不局限于国别史,因为人类族群永远处于不断迁徙、流动之中,进而产生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以至于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总说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其实这种全球化的过程从古至今从未间断。 中阿关系绵延千年,历史上的交往无声地影响着各自的发展,无论是使团交往还是经贸往来,无论是丝绸西运还是香料东来,两个民族互致之情都承载在一人一物之中。 此书双语合璧,读之犹如穿行在历史的回廊,有回味无穷之感。

中国阿拉伯关系史 目录

目 录 作者的话 **章 古代中阿交往的路线 一、 陆路主要路线 二、 海路主要路线 三、 其他路线 第二章 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友好往来 一、 唐以前的中阿友好关系 二、 唐代(618-907)中阿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 宋(960-1279)、辽(907-1125)时代中阿友好关系继续发展 四、 元代(1206-1368),中阿交往更加密切 五、 明代(1368-1644),中阿友好交往由盛而衰 第三章 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经济关系 一、 唐以前的中阿经济关系 二、 唐代开明的对外政策和中阿贸易的兴盛 三、 中国海湾贸易空前发展与活跃在中国的阿拉伯商人 四、 元朝的大一统与中阿经济交流 五、 海禁政策下的中阿经济关系 第四章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一、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问题 二、 *早记述伊斯兰教教义的中国文献《经行记》 三、 伊斯兰教的发展 四、 阿拉伯伊斯兰大师来华 五、 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 第五章 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文化交流 一、 阿拉伯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二、 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贡献
展开全部

中国阿拉伯关系史 作者简介

郭应德教授,生于1922年,卒于2003年。曾任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东方语言文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教学、科研并教学领导工作40年。主要成果有《阿拉伯史纲》《中阿关系史》《汉语阿拉伯语词典》(参编)。
张甲民,北京大学教授,1935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留校任教40年并先后赴伊拉克、苏丹、埃及留学或任教。曾任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理事、中国国家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和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阿拉伯语基础教程》和《中国高等学校高年级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第一编者),《中国文化读本》(阿文版),《汉语阿拉伯语词典》参编及修订主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