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毛泽东的诗赋人生(修订版)

毛泽东的诗赋人生(修订版)

作者:曾珺著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0(5.8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毛泽东的诗赋人生(修订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131526
  • 条形码:9787517131526 ; 978-7-5171-3152-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毛泽东的诗赋人生(修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范围广泛,尽可能集纳了不同版本中的诗词,也收录了一些回忆录中记载的毛泽东诗词。在解读毛泽东诗词时,本书将诗词写作背景、诗词赏析、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从多维度解读,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全方面了解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的诗赋人生(修订版) 内容简介

毛泽东诗词不仅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他波澜壮阔一生的真实写照,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记录。因此,在解读毛泽东诗词之时,不应该止步于诗词本身,而应该通过诗词这个媒介,把这个大人物和那个大时代完整地呈现给读者。这既是本书在取径方面与其他毛泽东诗词类书籍的不同之处,也是笔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所要达到的效果。

毛泽东的诗赋人生(修订版) 目录

第1章 乡村少年 一、诗人出世:韶山浓郁的文化气息为毛泽东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诗人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八岁的他写下了人生中的**首“诗” 二、私塾之路:“六年孔夫子”的私塾学习中,毛泽东写了几首相当不错的小诗。离开韶山冲前,他改了西乡隆盛的一首诗表明志向 三、继续求学:对纨绔子弟的种种劣习,毛泽东作诗予以讽刺。求学过程中,他显示出卓越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极强的自学能力 第2章 师范生的诗情 一、平生**首爱国诗篇:在一师学习期间,毛泽东并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1915年,他的诗笔,**次触及了社会政治事件 二、悼念亡友:易昌陶和吴竹圃的死令毛泽东十分悲痛,他写下挽诗和挽联深表悼念。这两件事,也让毛泽东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三、招友启事: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发布了一则“征友启事”,表示“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 四、游学生涯:毛泽东向往那种“遍游四宇”的生活,渴望去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游学生涯虽然辛苦,却也有一番诗文乐事 第3章 奔向广阔的社会 一、浩歌送行:挚友罗章龙远涉他乡,毛泽东心潮难平,写下了一首七言古风送行。不久,他受恩师杨昌济之邀远赴北京 二、掀起湘江怒潮:北京之行对毛泽东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回到长沙后,他以如椽大笔在《湘江评论》上发表了多篇有着诗一般语言的文章 三、对母亲的深切思念:毛泽东*终没有能见到母亲*后一面。悲恸欲绝的他笔墨和着泪水写下了感人肺腑的《祭母文》和两副挽联 第4章 心路的转折 一、推行“新村”建设:毛泽东试图通过“新村”建设将全中国改造成一个大的理想新村。在撰写介绍“新村”的文章时,他写下了一些对句和联句 二、驱张运动:在一篇篇文采飞扬的战斗檄文中,毛泽东写下了不少优美的四言诗句、偶句以及韵句 三、接受社会主义:毛泽东撰文倡导湖南自治运动,但诗文妙句改变不了残酷的现实。他*终转变为一名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第5章 明月寄相思 一、平生**首爱情之词:毛泽东十分思念妻子杨开慧,为她留了这首写作时间*早、唯一一首纯粹描写爱情的词《虞美人·枕上》 二、再献爱情之词:一年之中,与爱妻两度别离,毛泽东自是神伤。他再也抑制不住感情,一首《贺新郎·别友》就这样一气呵成 三、无尽的思念:毛泽东始终思念着杨开慧,并常和别人提起她。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表达了对妻子和战友无尽的思念 第6章 走向武装斗争 一、问一声“谁主沉浮”:故地重游,万般情思一下子涌上心头。一首《沁园春·长沙》就这样诞生了 二、苍凉心情下的词作:革命危急之秋,毛泽东的心情是极其苍凉的。这首《菩萨蛮·黄鹤楼》正是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三、“霹雳一声暴动”:**次组织军事工作,毛泽东写了《西江月·秋收起义》记录下暴动场景。起义受挫后,他引兵井冈山,点起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第7章 战地诗篇 一、打破“进剿”:毛泽东果真做起了“山大王”。他在遂川县工农兵政府召开的审判土豪劣绅大会上写的一副对联,颇有些绿林好汉的气概 二、打破“会剿”:毛泽东虽未能亲自参加黄洋界战斗,却以一首《西江月·井冈山》,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三、受委屈的日子里:毛泽东的正确观点未能得到支持,他不得不赋闲养病去了。其间,他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和《采桑子·重阳》 四、雪地行军图:艰苦的行军生活反倒触发了毛泽东浓厚的诗意。《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和《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都是在马背上吟成的佳作 五、打破三次“围剿”:毛泽东写了两首词表达前两次反“围剩”胜利后的兴奋之情。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由于黄公略的牺牲,毛泽东没有作词 第8章 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心情 一、王明的上台:反“围剿”斗争的*大功臣毛泽东,在王明错误路线的打击下,受到了强烈的批判。被撤销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总前委书记的职务 二、再次受到排挤:毛泽东出任了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但实际上已被从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上排挤下来,被免去对红军的指挥权 三、雪压意更坚:受到排挤的毛泽东并没有做起寓翁,而是尽自己所能做好工作。《菩萨蛮·大柏地》和《清平乐·会昌》都彰显了勃勃生气 第9章 长征颂 一、长征史诗:长征途中,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进入了一个小高峰。这些优秀的作品勾画出了长征这一人类军事史上的壮举 二、诗话语言评说长征:对于长征这件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毛泽东曾三次用诗一般的语言加以评说 第10章 抗日烽火 一、鸿雁传书申大义: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毛泽东拿起笔给手握重兵的国民党将领写下了一封封文采飞扬、情感跌宕的信 二、咏雪词,祭祖文:漫天飞雪,毛泽东吟咏出他诗词创作生涯中艺术成就*高的作品——《沁园春·雪》;黄帝陵前祭祖,毛泽东又呈上了一篇精妙地道的四言古体祭文 三、写给丁玲的词:对千里迢迢奔赴延安的著名女作家丁玲,毛泽东是另眼相看的,还写了一首词送给她。这实际上表明了他对待知识分子的一种态度 四、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的诗作:忙于处理各种文电的毛泽东少了些许诗兴。从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到内战全面爆发,他只写了两首诗 五、对联创作入高峰: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相比较诗词创作而言,毛泽东的对联创作进入了一个高潮 第11章 解放凯歌 一、诗词之争:一首《沁园春·雪》,引来国民党的围攻。面对谩骂之声,毛泽东嗤之以鼻 二、内战烽烟:重庆谈判结束后,毛泽东作了一首七律抒发心意。内战爆发后,他又创作了两首五律来记述那段艰苦的转战岁月 三、讽刺国民党:军事上的失败让国民党内四分五裂,毛泽东摘用元代诗人萨都刺的名句“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加以讽刺 四、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泽东写下一首七律加以庆祝。但不知为什么,写好后他竟毫不留意地扔到了纸篓中 五、佳作赏读:一个崭新的时代,就在毛泽东的诗笔下缓缓向我们走来 第12章 唱和柳亚子 一、一和柳亚子:柳先生牢骚满腹,毛泽东十分关注。在**次唱和柳亚子时,毛泽东由衷地表达了挽留之情 二、二和柳亚子:面对断中国成立后的崭新气象,毛泽东请柳亚子作词以抒心意,然后自己又唱和了一首 三、三和柳亚子:柳亚子书赠毛泽东的词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与渴望,同样写到了毛泽东的心声。于是就有毛泽东三和柳亚子之事 第13章 换了人间 一、走出国门的诗情:毛泽东试图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给苏联友人。在同斯大林的交往中,他常常使用一些中国传统名言警句 二、搏浪北戴河: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后,毛泽东的心情是兴奋的。在北戴河搏击风浪时,他写下了一首《浪淘沙·北戴河》 三、歌咏长江之变:论十大关系的提出让毛泽东信心倍增。在武汉,他创作了唯一一首吟咏工业建设题材的作品 第14章 伟人之情 一、山水情:毛泽东特别钟情于浙江。在这里,他留下了几首吟咏山水之作。从中,我们倒也不必非要牵强地读出什么春秋大义来 二、故乡情:1955年毛泽东回长沙时,写下一首《七律·和周世钊同志》。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时,写下一首《七律·到韶山》 三、故友情:读者对《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究竟指何人莫衷一是。毛泽东为此专门作出了解释,这才平息了争论 四、战地情:1965年重游江西时,毛泽东一连写了三首诗作,来追忆井冈山时期那段火热的斗争生活 第15章 “大跃进”年代里的诗作 一、诗意甚浓的1958年:这一年,毛泽东不但写下两首七律,还在不同场合中大量摘用诗史名句来说明问题 二、庐山风云:**次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用《七发》给人“治病”。第二次庐山会议结束后,他手书古诗作与同仁共勉 三、和鲁迅心相约:艰难的日子里,毛泽东想到了“骨头*硬”的鲁迅。在鲁迅诞辰八十周年纪念日里,毛泽东作了两首七绝 第16章 在中苏论战的日子里 一、集中创作一批“反修”诗词:由于担心出现修正主义,毛泽东再次强调了要重视阶级斗争的问题,集中创作了一批“反修”诗词 二、“打鬼”的故事:毛泽东指示何其芳编辑一本《不怕鬼的故事》。不久,他在唱和郭沫若的诗中再次提到了“打鬼”的问题 三、冬季放歌:《卜算子·咏梅》《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都写作于冬季。这与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环境是非常吻合的 四、写给军人的赞歌:国有疑难,自然要倚重军事力量。《为女民兵题照》、《八连颂》和《吊罗荣桓同志》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写给军人的赞歌 五、*后一首反霸词:赫鲁晓夫下台后,中苏关系并没有就此好转。1965年,毛泽东写下了*后一首反霸词 第17章 春秋吟 一、捡拾千年尘埃:一部浩瀚《二十四史》,毛泽东了然于胸。一时间,刘黄、屈原和贾谊这些远逝的先贤都走进了他的诗中 二、千年一叹:1964年春,毛泽东写下了咏史诗中*好的作品《贺新郎·读史》。词的上阕虽只有56个字,却咏叹出一部浩瀚青史 三、以诗评史:毛泽东是熟读历史的诗人。他善于摘用古诗文名句凝练抽象的历史,使其丰满生动了起来 第18章 风流唱尽 一、故国情思:晚年的毛泽东特别担心身后之事。无论是改写陆游的诗还是自作的《有所思》,都表现出了这种顾虑 二、摘用和改写前人诗文:晚年的毛泽东少了诗词创作的灵感。多数情况下,他只能靠摘用和改写前人诗文自述心怀 三、*后一首诗作:毛泽东平生*后一首诗作《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是否隐藏了他对中国未来前途的担忧之情呢 四、诗人谢幕:迟暮之际的毛泽东经常反复吟诵那些沉雄悲壮的诗词。一股英雄暮年壮志未酬的悲凉之气让人扼腕叹息 五、诗苑之中自述冷暖:对于毛泽东的诗词,无论是接触过他的外国人还是毛泽东本人,都有着一番独到的见解 后记
展开全部

毛泽东的诗赋人生(修订版) 作者简介

曾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领导人生平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工作。先后参与《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大事记》《毛泽东思想年编》《毛泽东民族工作文选》等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出版图书专著《毛泽东引古论事》《毛泽东借古喻今》《毛泽东的古诗情怀》《江天水一泓:毛泽东与文化名人的交往》《当惊世界殊:毛泽东与国际人士的交往》《毛泽东书信背后的故事》《毛泽东批语背后的故事》等七部,在《光明日报》《党的文献》《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发表文章四十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