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及消费研究

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及消费研究

作者:王晓青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47.6(7.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及消费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5259562
  • 条形码:9787305259562 ; 978-7-305-2595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及消费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农村家庭经济理论、数字普惠金融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家庭资产的消费效应理论等为基础,从理论上对信贷约束和金融资产供给渠道受限的双重约束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进行经济学解释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数字信息技术与金融供给紧密结合的现实背景,构建数字信息技术对金融普惠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从家庭层面上阐述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机理,由此考察和阐明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影响消费的作用机制;并综合运用全国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本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特征分析;2.基于家庭效用的农村家庭无风险金融资产选择;3.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4.数字信息技术对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及资产选择的影响;5.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对消费的影响。

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及消费研究 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说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3 已有理论和文献对本文的启示 第3章 分析框架与农村家庭基本现状分析 3.1 分析框架 3.2 数据使用与样本情况 3.3 农村家庭基本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家庭无风险金融资产选择:基于家庭效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4.1 引言 4.2 农村家庭无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理论分析:基于家庭效用视角 4.3 农村家庭无风险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实证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基于社会网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5.1 引言 5.2 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理论分析:基于社会网络视角 5.3 农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实证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信息技术对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及资产选择的影响:数字信息渠道vs.社会网络渠道 6.1 引言 6.2 数字信息技术影响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及资产选择的作用机制 6.3 数字信息技术对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及资产选择影响的实证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消费的理论分析:生命周期一持久收入理论及其扩展 7.1 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理论:资产财富效应与消费水平 7.2 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消费的作用机制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8.1 引言 8.2 变量选择、模型构建与样本描述 8.3 实证结果及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及消费研究 作者简介

王晓青,博士,南京审计大学副教授。已出版《我国农村转型期农户小额信贷行为研究》,研究方向: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家庭金融、农村金融。“数字化视角下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及其对消费的影响研究”于2020年获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立项,“疫情冲击下江苏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作用机制与路径优化”于2020年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