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机理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机理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作者:赵亚楠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2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54.4(8.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机理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版权信息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机理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内容简介

近年来,过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城市雾霾横行和资源耗竭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经济与社会议题。2018年中国的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28%,居世界**位,人均碳排放也高于全球平均值,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等环境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创新的推动作用,低碳经济又是实现低碳创新的基础,低碳创新的实施和推进必将会对我国高投入、高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产生辐射作用,加快经济社会的低碳化发展进程。“低碳”和“创新”是经济发展可持续转型的根本动力,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低碳创新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主体具有独立的低碳创新能力,还要与学研机构、中介金融机构等形成优势资源互补、知识共享、风险共担的低碳创新网络。“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加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推动产业链、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创新,实现创新系统整体效能的提升。因此,系统研究低碳创新网络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的生态化转型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机理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2.1 社会网络理论概述
2.2 低碳创新网络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3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机理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形成研究
3.1 低碳创新网络的形成动因与形成机制
3.2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绘制的数据来源
3.3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要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作用机理研究
4.1 网络结构对低碳创新网络的作用
4.2 网络关系对低碳创新网络的作用
4.3 主体特征对低碳创新网络的作用
4.4 知识共生对低碳创新网络的作用
4.5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作用机理的概念模型
4.6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研究
5.1 低碳创新网络主体合作关系与行为约束
5.2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5.3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演化算法
5.4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演化过程与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6.1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创新效率的评价方法
6.3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创新效率实证评价与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发展对策
7.1 优化网络结构和创新主体以促进低碳创新网络发展
7.2 优化网络关系以促进低碳创新网络发展
7.3 优化外部环境以促进低碳创新网络发展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
附录 关于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机理研究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低碳创新网络机理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作者简介

赵亚楠(198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2021年6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现工作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低碳创新与创新网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