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仲景医学:仲景医学发展史

仲景医学:仲景医学发展史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2.3(4.9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仲景医学:仲景医学发展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4979958
  • 条形码:9787534979958 ; 978-7-5349-799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仲景医学:仲景医学发展史 内容简介

《仲景医学发展史》是根据我校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对本课程的要求和我校培养仲景学说传承者的特点编写的校本教材。本教材的编写是在对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基础知识及能力的要求进行调研,依据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中的课程剖析和课程内容调整方案的反馈信息,在广泛征求校内外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编写思路与内容。 仲景医学发展史是研究张仲景辨证施治理论体系起源、形成、研究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学生学习中医学各门专业课程之前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它可以巩固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对医圣的热爱、树立献身中医事业的精神,以达到对张仲景辨证施治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研究过程的系统了解,为学生提高医学素质、学习其他各门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内容将讲述张仲景辨证施治理论体系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辨证施治理论体系的特点,历代伤寒论研究各大流派名医名著及重大的医事活动等。在介绍历代伤寒论研究发展史的基础上,重点反映不同学术观点及对各时期中医学术的影响,尽可能揭示张仲景医学理论研究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科学文化等社会诸因素的关系,以探索张仲景理论研究发展的一般特点和特殊规律。

仲景医学:仲景医学发展史 目录

绪论 **章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产生 **节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张仲景时代的医书 一、基本简介 二、内容分析 第三节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黄帝内经》 二、《黄帝八十一难经》 三、《神农本草经》 第二章 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节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形成 第二节 《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 一、提出了辨证论治范例 二、对方剂学的贡献 第三节 理、法、方、药体系的形成 一、理、法、方、药体系的内容和特点 二、辨证论治原则的基本精神 第三章 仲景医学流派发展 **节 伤寒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一、晋唐时期的搜集、整理阶段 二、宋金时期的研究、发挥阶段 三、明清时期的发展、兴盛阶段 第二节 伤寒学派代表医家及其学术思想 一、错简重订派 二、维护旧论派 三、辨证论治派 四、经典考证派与临床经典派 五、伤寒温病汇通派 六、中西汇通派 第三节 金匮学家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第四节 日本古方派 一、日本古方派的兴起及代表人物 二、日本古方派的学术特点 三、日本古方派的著名医家 第五节 张仲景学说在韩国的发展 第四章 仲景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节 仲景医学对中医辨证体系的影响 一、六经辨证 二、八纲辨证 三、脏腑经络辨证 四、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 五、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 第二节 仲景医学对温病学说的影响 一、仲景医学中的温病学说 二、仲景方在温病临床的应用 三、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第三节 仲景医学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 一、阴阳自和 二、扶阳气、存阴液 三、扶正与祛邪 四、三因制宜 五、因势利导 六、表里先后 七、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八、正治与反治 第四节 仲景医学对方剂学的影响 一、仲景用药的规律 二、仲景组方的原则 三、仲景方药的煎服方法 四、经方的临床运用研究 五、经方的药理实验研究 六、经方方药剂量 第五节 仲景治未病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三、瘥后防复,防贯始终 第五章 近代仲景医学发展概况 **节 近代中国历史文化的嬗变与中西医之争 一、中西医论争: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道景观 二、骂中医:“五四”“中西”之争的话语场 三、传统性与现代性:中西医冲突之文化表征 四、豁达与从容:走向未来的文化姿态 第二节 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 一、早期的西医东渐 二、19世纪至民国时的西医东渐及中医学的回应 三、对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产生及影响 一、中西医汇通学派产生的背景 二、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近代仲景医学学术研究 一、近代早期仲景学术研究 二、近代后期仲景学术研究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仲景医学发展概况 **节 党的卫生工作方针 一、新中国成立初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 二、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医药卫生工作的成就 一、公共卫生——实行疫情网络直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二、医疗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健全农村三级网络 三、医疗保障——城乡居民病有所医。医疗救助覆盖城乡 第三节 党的中医政策 一、新中国成立时期 二、改革开放初期 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四、总结 第四节 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中医药教育发展现状 二、国外中医药教育发展现状 三、中医药教育发展对策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仲景医学发展状况 一、《伤寒论》研究概况 二、《金匮要略》研究概况 三、仲景学术研究发展目标与方向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