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清代的“会”与乡村秩序

清代的“会”与乡村秩序

作者:童旭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6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4.6(6.2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清代的“会”与乡村秩序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856364
  • 条形码:9787559856364 ; 978-7-5598-5636-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清代的“会”与乡村秩序 本书特色

本书卖点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至民国的‘会’习惯及其转型研究”(21BFX167)项目成果。 2.分析“祀会”“神会”“路桥会”“文会”“钱会”等五种常见的“会”,勾勒“会”参与社会生活的样态,展现“会”在乡村生活中的立体影像,揭示清代的“会”与乡村秩序的关系。 3.通过“会”的研究,发现传统中国结社的习惯和规则,去认识传统民间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规则建设能力,这对于理解和发挥村民自治的生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为读者认识传统民间社会、经济、法制、民俗、信仰等各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 编辑推荐 本书分析“祀会”“神会”“路桥会”“文会”“钱会”等五种常见的“会”,勾勒“会”参与社会生活的样态,展现“会”在乡村生活中的立体影像,揭示清代的“会”与乡村秩序的关系。为读者认识清至民国300年间中国传统民间社会提供了有益参考。

清代的“会”与乡村秩序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清代基层的“会”组织与中国传统乡村秩序之间关系。作者充分利用《徽州文书》《徽州合同文书汇编》中的契约文书,结合地方志、族谱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祭祖的“祀会”、祀神的“神会”、筑路修桥的“路桥会”、应对科举的“文会”、资金融通的“钱会”等五种*常见的“会”,勾勒了“会”参与社会生活的样态,展现了“会”在乡村生活中的立体影像,揭示了清代的“会”与乡村秩序的关系。清代乡村,存在许多会社组织,常称为“会”。“会”组织通常是个体家庭的联合,成立与经管的基础是合同。它们依靠集体的合意实现着自治,去应对乡村社会不同的公共秩序。“会”作为传统社会的基础组织之一,对我们理解传统社会有着极重要的意义。通过“会”的研究,发现传统中国结社的习惯和规则,去认识传统民间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规则建设能力,这对于理解和发挥村民自治的生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书综合运用了法学与社会学的研究范式,是一本法律社会史的研究著作。在法学理论上,通过比较合同建立的团体、现代合伙与法人制度,讨论了传统结社的内外部关系、财产归属以及合同缔结团体的松散性弱点,揭示了法律确认对于团体保障的重要作用。

清代的“会”与乡村秩序 目录

章 导论 ……………………………………………………… 1 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概论 ………………………………… 1 一、问题提出 ………………………………………………… 1 二、研究概论 ………………………………………………… 5 第二节 前人关于“会”的认识 ……………………………… 14 一、中国的“社”与“会” ……………………………………… 14 二、本书所讨论“会”的类型 ………………………………… 21 第三节 研究背景:清代的乡村图景 ………………………… 33 一、家与门户钱粮 …………………………………………… 34 二、家之外:家族、社会与公共事务 ………………………… 38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与体例 ………………………………… 46 第二章 祀会 …………………………………………………… 51 节 清以前的祭祖礼制演变 …………………………… 51 一、先秦及两汉:宗子祭祀权与庙制 ……………………… 51 二、魏晋至隋唐:官爵与祭祀权 …………………………… 53 三、宋代“庶人通祭三代”与朱熹《家礼》影响……………… 54 四、邱濬《文公家礼仪节》与明代“大礼议” ………………… 55 第二节 清代的祭祖礼制与民间祭祖 ……………………… 58 一、祭祖礼制 ………………………………………………… 58 二、清代民间祭祖的实态 …………………………………… 63 第三节 清代徽州的祀会与祭祖 …………………………… 73 一、祀会的类型 ……………………………………………… 73 二、祀会的成立 ……………………………………………… 75 三、祀会的经营与日常管理 ………………………………… 94 第四节 清代徽州祀会祭祖与其他祭祖形式的关系 ……… 111 一、其他形式的宗族祭祖 ………………………………… 111 二、祀会、祀产、祠产祭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119 小结:祀会与乡村祭祖秩序 ………………………………… 131 第三章 神会 …………………………………………………… 133 节 明清之前的“社祭” ………………………………… 133 第二节 明清的“里社”与迎神赛会 ………………………… 135 第三节 神会的成立 ………………………………………… 142 一、神会合同及其作用 …………………………………… 142 二、神会的设立约定 ……………………………………… 144 第四节 神会的经管 ………………………………………… 146 一、神会的经营 …………………………………………… 147 二、神会的日常管理 ……………………………………… 150 三、营利与非营利:神会的组织结构转变 ………………… 156 第五节 神会的会(社)际联动 ……………………………… 158 一、轮流接应神明坐会 …………………………………… 158 二、共同协调会际间公共事务 …………………………… 160 三、因会(社)际联动而产生地区公共事务应对 ………… 161 第六节 神会与官方的态度 ………………………………… 163 小结:神会与乡村神明祭祀秩序 …………………………… 166 第四章 路桥会 ………………………………………………… 169 节 明清时期修桥修路中的官方与私人 ……………… 169 一、官方关于桥道兴修的责任 …………………………… 169 二、明清社会修桥修路的实态 …………………………… 176 三、徽州地区的情形 ……………………………………… 192 第二节 路桥会的成立 ……………………………………… 211 一、路桥会的成立方式 …………………………………… 211 二、设立合同约定之内容 ………………………………… 212 第三节 路桥会的经管 ……………………………………… 214 一、路桥会的经营 ………………………………………… 215 二、路桥会的管理 ………………………………………… 218 第四节 路桥会与桥道兴修 ………………………………… 222 一、清代各地区的路桥会 ………………………………… 222 二、如何应对修桥修路 …………………………………… 224 第五节 路桥会财产的归属与流转 ………………………… 228 一、公有:捐资兴立的路桥会财产 ………………………… 228 二、按股共有:集资兴立的路桥会财产 …………………… 230 三、会股流转的内容 ……………………………………… 232 小结:路桥会与兴修公共工程秩序 ………………………… 233 第五章 文会 …………………………………………………… 235 节 明清的教育体系 …………………………………… 236 一、明代的儒学与社学 …………………………………… 236 二、清代的官学与义学、社学 ……………………………… 239 三、明清的岁考与科考 …………………………………… 244 第二节 文会的兴起:书院讲会之影响 …………………… 246 一、书院讲会:以徽州紫阳书院为例 ……………………… 247 二、讲会与文会的联系 …………………………………… 248 第三节 文会的成立 ………………………………………… 251 一、捐输设立文会 ………………………………………… 251 二、族产输产设立文会 …………………………………… 252 三、集资设立文会 ………………………………………… 255 第四节 文会的经管 ………………………………………… 256 一、文会的经营 …………………………………………… 257 二、文会的管理 …………………………………………… 259 第五节 文会与教育体系的关系 ———以徽州生员詹元相的乡村生活为例 ………… 267 一、次乡试:南京赶考犯病 …………………………… 267 二、童试 …………………………………………………… 268 三、正月里的家族会文 …………………………………… 270 四、岁考 …………………………………………………… 271 五、科考:乡试前的资格试 ………………………………… 275 六、录遗:补考 ……………………………………………… 277 七、二次前往南京乡试 …………………………………… 278 第六节 文会与乡村纠纷调处 ……………………………… 280 一、接受投鸣的文会 ……………………………………… 281 二、调处纠纷的文会 ……………………………………… 282 三、与其他调处方式以及官方诉讼的联系 ……………… 283 小结:文会与乡村教育秩序 ………………………………… 285 第六章 钱会 …………………………………………………… 287 节 清代乡村的家庭收支与借贷 ……………………… 289 一、清代乡村的家庭收支 ………………………………… 289 二、借贷的类型 …………………………………………… 291 三、乡村家庭的借贷概况 ………………………………… 295 四、借贷之问题 …………………………………………… 305 第二节 钱会的运作规则 …………………………………… 311 一、钱会的类型 …………………………………………… 311 二、轮会的运作规则 ……………………………………… 315 三、摇会的运作规则 ……………………………………… 324 四、标会的运作规则 ……………………………………… 334 第三节 钱会的制度关系 …………………………………… 339 一、会首与会友 …………………………………………… 340 二、与会人员的行为 ……………………………………… 341 三、钱会法律关系的几种说法 …………………………… 342 四、钱会的性质 …………………………………………… 345 第四节 钱会的功能、特征及倒会 ………………………… 347 一、钱会的立会人员、融资额度及用途 …………………… 348 二、钱会的显著特征:利率、分期、效率 …………………… 360 三、倒会 …………………………………………………… 362 小结:钱会与乡村金融秩序 ………………………………… 364 第七章 “会”习惯的机理——比较的视角 ………………… 367 节 各会之间的区别 …………………………………… 367 一、立会目的 ……………………………………………… 367 二、人员构成 ……………………………………………… 369 三、实体与虚体:财产的作用 ……………………………… 370 第二节 各会之间的联系 …………………………………… 371 一、合同设立或合同管理 ………………………………… 371 二、会的经管方式 ………………………………………… 372 三、会的财产性质 ………………………………………… 373 四、会的内外部关系 ……………………………………… 388 第三节 “会”与现代法律制度的关联 ……………………… 395 一、会与合伙 ……………………………………………… 396 二、会与法人 ……………………………………………… 404 三、两点思考 ……………………………………………… 412 小结:“会”的性质及可能的发展 …………………………… 414 第八章 本书结论 ……………………………………………… 417 一、自愿的结社立会有利于乡村秩序的生成 …………… 424 二、“会社自治”与“家族自治”有别 ……………………… 425 三、“合同制”是清代乡村秩序建立的基础 ……………… 427 四、家户联合是清代乡村社会的基本形态 ……………… 429 参考文献 ………………………………………………………… 433 后 记 …………………………………………………………… 451
展开全部

清代的“会”与乡村秩序 作者简介

童旭,男,湖北武汉人。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法律史学、法律社会学。在《安徽史学》《安徽大学学报》《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司法部青年课题、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省人文社科等科研项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