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流散汉语新诗的跨界艺术研究

流散汉语新诗的跨界艺术研究

作者:亚思明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9.0(7.2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流散汉语新诗的跨界艺术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8229999
  • 条形码:9787308229999 ; 978-7-308-22999-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流散汉语新诗的跨界艺术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主要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汉语“流散诗人”为例,在“世界诗歌”已然构成全球共享文化资源的时代背景之下,探讨“流散写作”对汉语语言文学变革的影响。所择选的七位代表性诗人分别为北岛、多多、张枣、犁青、木心、梁秉钧和严力,共同的特征是其文学启蒙阶段曾深受西方现代诗歌的影响,八十年代前后陆续流寓海外,并在跨国迁徙和国际漂流中逐渐获得一种反观中西的双重视野及“对位”整合的创新机遇。其近期写作由此而呈现出心史追寻和传统回归的整体性变异。本书也旨在追踪个人、群体及其带动下的文学变革的一段生动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将中国文学问题与世界文学趋势互引为鉴,尝试去做一种跨地域、跨语际、跨文化的新型人文社科研究。

流散汉语新诗的跨界艺术研究 目录

引言 **章 “世界文学”与汉语新诗 **节 “世界文学”的同与异 第二节 作为“世界文学”指标的诺贝尔奖 第三节 关于汉语新诗的“去中国化”误读 第二章 先锋诗歌与“流散美学” **节 “流散”的历史 第二节 “流散”是一种美学 第三节 “流散”是一个语言事件 第三章 北岛:“纯诗”写作与文化记忆 **节 “纯诗”的美学理念及“元诗”结构的涌现 第二节 “莫若以明”:找回民族传统的文化记忆 第四章 多多:“中间状态”和“复调”结构 **节 新环境与旧回忆之间的“中间状态” 第二节 多重性声音的“复调”结构 第五章 张枣:“元诗”理论及诗学实践 **节 语言本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纯诗”与政治的融合 第六章 犁青:“流散写作”与“立体诗学” **节 “图像诗”与“立体主义”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从感官交融的“立体主义”到形神合一的“图像诗” 第三节 语言“越界”与创新型的“立体主义” 第七章 木心:传统余脉与现代心智 **节 “多脉相承”的美学意义上的完成 第二节 感性直觉与智性思辨的微妙平衡 第八章 梁秉钧:全球化背景下“发现的诗学” **节 从容的观看 第二节 变化的音步 第三节 食事的滋味 结语 第九章 木心和严力:现代汉语诗画的异质同构 **节 内心的风景 第二节 诗画异质 第三节 诗画同构 第四节 “在纽约,我的创作更中国” 附录:严力访谈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流散汉语新诗的跨界艺术研究 作者简介

亚思明,本名崔春,德国基尔大学(Uni-Kiel)社会经济学院本科和硕士毕业,山东大学文学博士毕业。曾旅居德国十二载,担任德国之声中文部记者。现任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全球胜任力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新诗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迄今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史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代表性成果包括专著《大海深处放飞的翅膀——北岛与〈今天〉的文学流变》(秀威资讯有限公司,2020年6月)、译著《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四川文艺出版社,2020年8月)。曾荣获山东大学shou届人文社科青年成果奖、山东省第三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er等奖、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yu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汉语译诗与译者写诗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