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不完美的理性人:公司金融通识课

不完美的理性人:公司金融通识课

作者:田轩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60.5(6.8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不完美的理性人:公司金融通识课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1726999
  • 条形码:9787111726999 ; 978-7-111-72699-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不完美的理性人:公司金融通识课 本书特色

中国商学院十大受欢迎教授田轩的“公司金融通识课” 以“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三大写作目的为原则,十五年对“资本运作”“创新的资本逻辑”思考沉淀之作, 从中国视角、大众通识的维度,通过:树立金融大局观,构建金融方法论 洞悉商业社会资本运作的真实逻辑讲述“不完美的理性人”如何用经济金融学的思维,思考金融行为背后的逻辑变迁,从而:打开观察商业世界的新图景 成为商业世界里的“局中人”全书以企业全生命周期为逻辑主线,构建四大模块:企业融资:资金从哪儿来 企业投资:资金向哪儿去 公司治理:不完美的商业世界 企业创新:创新的资本逻辑运用经济、金融的逻辑与方式阐述:对于企业而言,如何筹集资金、如何高效投资、如何分配利润、如何管理资金、如何调节资本结构,如何用金融的风向标指引企业的管理,化企业的价值  对于个人而言,如何用经济思维、金融直觉指导生活中的财务决策,成为“完美的理性人”

不完美的理性人:公司金融通识课 内容简介

中国商学院十大zui受欢迎教授田轩的“公司金融通识课”全书以“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三大写作目的为原则,融合创新“公司金融”领域经典教学内容: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得到”数十万人订阅的视频大课;殿堂级教科书罗斯的《公司理财》,从中国视角、大众通识的维度,通过树立金融大局观,构建金融方法论;洞悉商业社会资本运作的真实逻辑,讲述“不完美的理性人”如何用经济金融学的思维,思考金融行为背后的逻辑变迁,从而打开观察商业世界的新图景,成为商业世界里的“局中人”。本书以企业全生命周期为逻辑主线,构建四大模块:企业融资:资金从哪儿来;企业投资:资金向哪儿去;公司治理:不完美的商业世界;企业创新:创新的资本逻辑,运用经济、金融的逻辑与方式阐述于企业而言,如何筹集资金、如何高效投资、如何分配利润、如何管理资金、如何调节资本结构,如何用金融的风向标指引企业的管理,zui大化企业的价值;于个人而言,如何用经济思维、金融直觉指导生活中的财务决策,成为“完美的理性人”。

不完美的理性人:公司金融通识课 目录

目录 序言 构建经济直觉,感受金融之美 模块 企业融资:资金从哪儿来 ︱讲︱协作网络:什么是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能带来什么 不完美的朋友:风险投资 ︱第二讲︱动态博弈:风险投资如何影响企业的价值 棋逢对手 谈判策略 选择时机 ︱第三讲︱利好和利空:企业到底要不要上市 上市的底层逻辑 上市有哪些成本 用哪种方式上市合适 ︱第四讲︱IPO 抑价:“留在桌子上的钱”是坏事吗 IPO 抑价知多少 IPO 抑价之谜 ︱第五讲︱上市制度:科创板究竟带来了什么 注册制和核准制的本质区别 资本市场之变:科创板和北交所 如何看待科创板的未来 ︱第六讲︱债券融资:企业应该如何发债 债券的本质是什么 企业应该什么时候发债券 如何给债券定价 ︱第七讲︱违约风险:如何读懂债券的条款和评级 债券的合规条款会让谁受益 债券的可转换条款和可赎回条款 债券的信用评级代表什么 ︱第八讲︱税盾的秘密:怎样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 什么是企业的资本结构 MM 定理为什么伟大 税收如何影响企业的价值 ︱第九讲︱财务困境:财务杠杆的成本有多高 什么是财务困境的成本 财务杠杆的代理成本有多高 “杠杆率”真的存在吗 ︱第十讲︱分红:怎么分,才能让企业更值钱 常见的分红方式有哪些 股票回购为什么受欢迎 什么样的分红方式好 第二模块 企业投资:资金向哪儿去 ︱第十一讲︱投资决策(上):如何判断一项投资好不好 企业投资决策的四大重要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说投资回收期法简单粗暴 净现值法是科学的吗 ︱第十二讲︱投资决策(下):投资决策相冲突怎么办 内部收益率法怎么用 内部收益率法有什么缺点 怎样使用实物期权法 ︱第十三讲︱并购重组(上):怎样发挥协同效应 兼并收购有哪些方式 协同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如何分配协同效应的收益 ︱第十四讲︱并购重组(中):并购方用现金买还是用股票买 用现金买和用股票买有什么区别 哪种收购方式更合理 收购方式为什么会影响股价 ︱第十五讲︱并购重组(下):并购方自己出钱买还是加杠杆买 什么是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是完美的吗 该用自己的钱还是他人的钱来完成并购 第三模块公司治理:不完美的商业世界 ︱第十六讲︱信号传递: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 什么是逆向选择 什么样的信号更可信 企业如何传递有效的信号 ︱第十七讲︱机制设计:如何让人说真话 好机制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设计一个好机制 如何用好机制来治理公司 ︱第十八讲︱代理问题:负债为何能让高管更“规矩” 委托代理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解决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如何解决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第十九讲︱内部治理:怎样设计监督和激励机制 中国的“独董”为什么作用有限 公司如何设计激励机制 如何选择的公司治理模式 ︱第二十讲︱外部治理:宝万之争,争的是什么 “门口的野蛮人”有什么用 机构投资者如何干预公司治理 监管部门如何影响公司治理 第四模块企业创新:资本创新的逻辑 ︱第二十一讲︱未知路径:创新为什么那么难 什么是创新 创新为什么那么难 如何激励创新 ︱第二十二讲︱企业风险投资:腾讯真的没有梦想了吗 什么是 CVC 企业为什么要开展 CVC CVC 为什么能激励创新 企业应该如何进行 CVC ︱第二十三讲︱反敌意收购:如何抵挡“门口的野蛮人” 什么是反敌意收购 毒丸计划 双重股权结构 “交错董事会”制度 ︱第二十四讲︱人力资本:CEO 要不要过度自信 人力资本对创新的贡献有多大 美国工会制度为什么不利于创新 如何用制度激发人的作用 ︱第二十五讲︱交易成本:股票流动性高是好还是坏 股票流动性的优势和劣势 为什么股票流动性高不利于创新 为什么中国的资本市场应该提高股票流动性 ︱第二十六讲︱信息中介:金融分析师到底有什么用 金融分析师到底有什么用 金融分析师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创新 中国的资本市场应该重视金融分析师吗 ︱第二十七讲︱机构投资者:为什么要拥抱“大玩家” 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 机构投资者如何干预企业的创新 如何应对机构投资者的干预 ︱第二十八讲︱放眼未来:股权市场更能激励中国企业的创新 股权比债权更能激励创新吗 一个国家的股权市场有多重要 为什么应该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 结束语成为更聪明的帆
展开全部

不完美的理性人:公司金融通识课 相关资料

● 朱 民 IMF 前副总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本书集田轩15年“公司金融”课程的教学体验,把传统公司金融的技术分析提升到金融的广义和一般的框架和思维逻辑,从融资、投资、治理、市场等多维度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易读但又穿透深刻的金融读本。在中国走向高收入国家阶段,居民财富迅速积累的时期,《不完美的理性人》值得一读。
● 吴晓求 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
田轩教授是我国年轻一代金融学的著名学者。他对现代金融有深刻的理解,对科技金融、风险资本、资产定价等资本市场理论都有很深的研究。他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客观理性,学风严谨,在国外著名大学受过严格而系统的金融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训练。田轩教授的《不完美的理性人》一定能够给读者理解金融带来一个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不确定的大时代要求不完美的理性人不仅要把握金融常识,更需要以局中人的角色培养高超的金融直觉,感受金融之美。田轩教授的力作《不完美的理性人》打破了传统通识课的常规,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方法,成功构建了金融通识的新体系,值得大家系统研读。
● 刘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公司金融的书籍汗牛充栋,绝大部分都难以摆脱如下窠臼:过于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洋洋洒洒大几百页,读者认真学完之后仍难以形成完整框架,遑论建立正确的金融思维。
田轩教授的《不完美的理性人》站在读者视角,以企业重要决策为逻辑主线,紧紧抓住企业投融资、资本市场运作、公司治理等公司金融里重要的问题,既有严谨的学理支持,又包含丰富生动的真实案例,读者更易于理解不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此结构和行文使公司金融不再是碎片化知识的集合,而是帮助不完美的理性人决策的思维框架——而这正是通识课应该有的核心之义。强烈推荐!
● 刘二海 愉悦资本 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金融市场是更高级的市场,不像商品市场那样直观。凯恩斯在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的演讲稿底稿中说:“他的卓越要归功于天才人物所禀有的强健经久的直观力量。”牛顿带给我们“万有引力定律”“三大运动定律”和“微积分”,但并未讲解“直观的力量”。田轩教授传授的“魔法”——《不完美的理性人》,让大家“构建经济直觉,感受金融之美”。

不完美的理性人:公司金融通识课 作者简介

田轩,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兼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和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曾长期兼任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审核委员会委员与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和世界银行咨询专家。 加入清华大学前,田轩教授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执教,获聘终身正教授和Mary Jane Geyer Cain讲席教授研究员。田轩于2008年获得波士顿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此前获得华盛顿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四次获得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年度杰出研究奖;2016年获中国管理学青年奖;2020年获中国青年经济学家奖。其论文两次获得金融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詹森论文奖。他的多篇论文蝉联全球前1%高影响力论文;担任多家国际学术期刊编辑。 两次获得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2018年获得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20年入选“中国商学院十大受欢迎教授”,主讲的“公司金融”课程于2019年和2022年两次入选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