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五辑)/尚永亮,谭新红主编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五辑)/尚永亮,谭新红主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3-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11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1.0(7.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五辑)/尚永亮,谭新红主编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1161762
  • 条形码:9787101161762 ; 978-7-101-1617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五辑)/尚永亮,谭新红主编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文学传播与接受理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外文学相互传播与接受研究等内容,既有对传播研究的理论思考和整体格局的建构,也有具体的个案分析;既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也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播过程及其规律,同时还研究中外文学的双向互动传播及其影响。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五辑)/尚永亮,谭新红主编 目录

诗国**情歌的审美之旅——《关雎》三千年接受史的审美之旅
经典的沉寂与发现:李白《古风》唐宋接受史论略
《种柳戏题》本事之传播讹变与原初推探
从北宋《白氏文集》准印牒文看宋代文集出版的审查制度
论文学史对词体文学经典的建构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通史中的苏轼词叙述
宋代《赤壁赋》的“自媒体”与“多媒体”传播
杨易霖《周词订律》与词学研究新视野
明词的境外创作及其传播——论朝鲜朝《皇华集》中词
清代书院课艺的编刊与传播
中国新诗起点的历史建构与文学史的接受和认定
新诗发生期诗人评诗之矛盾现象论
基于诗本体观的新诗诗美问题
1950年代文艺论争与苏联文论传播中的《文艺报》
新诗知识生产与经典化功能——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新诗选(1919-1949)》
展开全部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五辑)/尚永亮,谭新红主编 作者简介

尚永亮,1956年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组评审专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以及中国台湾、日本、德国、法国等海内外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汉唐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的教学和研究,在主题学、传播接受学、唐代诗学与文化学、人与自然关系等领域,均有一定突破和建树。已出版《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唐代诗学》《唐代诗歌的多元观照》《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经典解读与文史综论》等专著、译著20余部,主编教材及丛书多种,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译文200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有十余项成果被评为省部级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五个一”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奖励和称号。 谭新红,1970年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词名篇导读》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已出版《清词话考述》《宋词传播方式研究》《词学研究》等个人专著,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数项,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宋诗汇评与考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