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长篇历史小说:荆楚帝国 (上下卷)

长篇历史小说:荆楚帝国 (上下卷)

作者:严家明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635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53.9(5.5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长篇历史小说:荆楚帝国 (上下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6106177
  • 条形码:9787216106177 ; 978-7-216-1061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长篇历史小说:荆楚帝国 (上下卷) 本书特色

本书既是一部力图还原周秦时期南国社会历史风貌的荆楚帝国史,也是一部力图向电视连续剧靠近的荆楚帝国历史小说。在其写作的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历史著作和资料,主要有《史记》《尚书》《汉书》《左传》《国语》《战国策》《诗经》《楚辞》《禹贡》《诸子散文》《荆楚岁时记》《东周列国志》《前汉演义》,同时也参阅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和众多网友的文章。

长篇历史小说:荆楚帝国 (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楚国历史为主线,反映周秦时期黄淮、长江流域以南的“南国”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风貌的历史小说。从荆楚先民在楚地的劳动奋斗及楚国公族筚路蓝缕的建国经历说起,到对其开拓稳固大后方和勃兴、中败、中兴、鼎盛、沦落、复兴的三起三落的历史事迹的铺陈,再到楚汉一家、统一于汉。以此展示楚人生生不息、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本书的写作以作者的研究累积为基础,注重持之有故,力求做到史料和艺术的有机结合。

长篇历史小说:荆楚帝国 (上下卷) 目录

上卷
一、序幕
二、筚路蓝缕
三、融合江上楚蛮
四、勃兴上
五、勃兴下
六、中败上
七、中败下
下卷
八、中兴
九、鼎盛
十、沦落
十一、复楚兴汉
十二、尾声
后记
展开全部

长篇历史小说:荆楚帝国 (上下卷) 节选

上卷 一、序幕 这里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江汉、江淮大地,云梦、巢湖之乡,水草茂盛,树高林密,物产丰饶,犀兕麋鹿满之,鱼鳖鼋鼍富之,菱莲瓜果多之,螺蛳蚌蛤丰之。更有那淮盐胜雪,江铜如金。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江南一带的土著先民们,有的在挑野菜,有的在捡地藻皮,有的在挑柴担水,有的在捞鱼摸虾,有的在田地里劳作。 “哎呀!铜草花,铜草花,好多的铜草花!”一位壮实的小伙子欣喜若狂地叫了起来。 “九黎大哥!我们这里漫山遍野都是这样的花花草草,有啥子稀奇的唦?”一位美丽的扬越少女天真地问道。 “小越妹妹,这下面有宝啊!” 九黎大哥来自东土,即来自以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为中心的东夷之地,与其西边以仰韶文化和半坡文化为中心的华夏部落是老邻居。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蚩尤,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都是开通爽快之人,平日里互派信使,你来我往,你好我也好。就是因为这些年各自增加了一些人口,在各自原有的地盘上像以往那样饶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就当时的生产条件,提高单产想都不要想,要想活得好,就要多占一些地盘。双方为此事没少惹争端,华夏族、九黎族,谁都不是省油的灯,斡旋不成只有约架,阪泉之战就这样干开了。九黎凭借着先进的刀矛盔甲装备,旗开得胜,九战九捷,好不威风。但*终还是败在了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联盟的手下。 蚩尤战败后被斩杀于中冀之野,九黎部落如鸟兽散,其中一支善“造冶”的黎人南逃到长江中游的江南地带,与这里的土著鄂人部落、苗蛮部落和巴人部落融合为三苗族群,共同创造了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 三苗部落徘徊在江汉、江淮的江湖陵岗之间,历经数百年的生息繁衍,到尧帝时已达全盛。部落超人驩兜倡议组成一个部落联盟,并被部众推举为三苗蛮王,带领三苗部落向中原挺进,占据了丹淅之地,其前锋甚至逼近了洛邑。 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地势平坦,水草肥美,上古时期就有很多地方开发成了适宜于放牧和浅耕的熟地,这里劳作简便,收成稳定,占据了它就等同于占有了人们生存下去的物质资源。不仅炎黄二帝与蚩尤之间的阪泉之战,是为了此地盘而博弈;之后炎黄二帝之间的涿鹿之战,也是为了此地盘而纠结。 此时的江汉、江淮之地,则是另一番景象:地广人稀、物产极丰,可物产丰饶不等于人们的收成丰厚。当时的两湖平原还是漫天洪荒的云梦大泽,木掀、石铲、石斧和蚌镰之类的原始工具根本就奈何不了它。靠自然采集和捕猎可以使人们免于饥寒,发展生产则比较困难。即便是山川丘陵之地,也是水网密布,把可用作耕地的土地分割成一个个的豆腐块,加之蚊虫肆虐,瘴疠流行,亟待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还是草原放牧,平野浅种更适合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呀! 尧见驩兜执意北上,其部众都人心向北,德行已无法对其起感化作用,便将驩兜定性为“四凶”之徒,向上苍悉数其罪行,起兵与三苗战于“丹水之浦”。苗师败绩,驩兜被俘。尧放驩兜于崇山,将自己的长子朱封到丹水之滨,号“丹朱”,以抚三苗。丹朱却不珍惜这样难得的机会,德行不似人君,爱大言傲下,热衷漫游,喜欢召朋引类,喜爱奢华,用殄厥世。 尧帝年事日高,见丹朱如此不肖,便将其帝位禅让给了一代大贤舜,还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部落臣民个个拍手叫好。 三苗之君丹朱却对此持“非之”的态度,怨尧胳膊肘往外拐,且言辞多有不逊,甚至还想联结三苗反叛舜帝。舜臣大禹摩拳擦掌,力主前往讨之。舜日:“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于是便采取了“先教化,后分流”的策略,即先让丹淅之地的三苗改变自己的风俗,认同“王化”;而后“分北三苗”,将一部分三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之地”,将另一部分三苗赶到江汉、江淮的荒野之冲。对丹朱也做了宽大处理,尊爵厚养。 经过这样的一番神操作,此时的三苗虽然口服心服,但蛮族与华夏族之间的利益矛盾依然存在,只要有了合适的时机,还会爆发出来,再度“作乱”。晚年的舜帝不得不再次南下江汉,御驾亲征,因其事无巨细,劳累过度,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也赴水随之而去。 大禹继位之后,三苗继续北进。适逢其后方发生地震,天崩地裂,老少苗蛮哭天抢地。正值其人心惶惶之际,大禹决定趁势再伐三苗。于是便召开华族首领的誓师大会,祷告上苍日:“三苗屡毁誓言,不敬鬼神,乱杀无辜,天怒人怨,罪在不赦。”随即便亲率大军征讨三苗,历时三年,大小战阵百余次,才告成功。 在与三苗决战的*后一役中,三苗的首领被跟禹随征的东夷头人羿的利箭射于马下,之后禹师的万箭射向苗阵。三苗阵脚大乱,禹师趁势对其进行追杀,其状惨不忍睹。汉北、江北的三苗武装大都被扫荡一空;仗着娴熟的水性,余下的三苗残部纷纷凫江南渡而逃。江北的三苗故地赤地千里,成为北方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的迁徙之地。季连的芈

长篇历史小说:荆楚帝国 (上下卷) 作者简介

严如月,中共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历史学硕士。致力于秦汉史、古籍数字化研究及历史人文方面的普及,在期刊、公众号上发表《里耶秦简所见秦迁陵县官吏体系》《略谈我国古籍数字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等文章逾百篇。主要出版著作:《鹤从云间来——管时敏与他的(蚓窍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版)。参与《左岭区域志》《百年流芳》《拿得起放不下的中国史2》等书的编写。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