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研究:基于多维相对贫困与贫困脆弱性的视角

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研究:基于多维相对贫困与贫困脆弱性的视角

作者:秦升泽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54.4(8.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研究:基于多维相对贫困与贫困脆弱性的视角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845341
  • 条形码:9787521845341 ; 978-7-5218-453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研究:基于多维相对贫困与贫困脆弱性的视角 内容简介

  《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研究:基于多维相对贫困与贫困脆弱性的视角》按照“框架构建-效果评估-政策建议”的逻辑主线展开,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进行评估。首先,基于可行能力剥夺理论、相对贫困理论以及贫困脆弱性等贫困理论构建了精准扶贫政策效果的评估框架,确定了政策效果的评估标准,将政策效果划分为短期广度减贫效果与长期深度减贫效果,通过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改善来衡量政策的短期减贫效果,通过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改善来衡量政策的长期减贫效果。其次,利用2012-2018年的四期CFPS追踪数据,使用A-F双界限法测算我国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并在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探讨了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以期评估政策的短期效果;运用VEP法测算了我国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指数,并在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探讨了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以期评估政策的长期效果。*后总结以上分析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研究:基于多维相对贫困与贫困脆弱性的视角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多维贫困研究进展与综述
2.2 相对贫困研究进展与综述
2.3 贫困脆弱性研究进展与综述
2.4 反贫困相关研究
2.5 研究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精准扶贫概念界定
3.2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进
3.3 贫困理论
3.4 理论分析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与贫困脆弱性的测度
4.1 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测度及地区比较分析
4.2 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测度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评估
5.1 研究方法
5.2 实证估计结果
5.3 中介效应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评估
6.1 变量界定
6.2 实证估计结果
6.3 中介效应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建档立卡流程图
附录2:贫困户申请书

后记
展开全部

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研究:基于多维相对贫困与贫困脆弱性的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秦升泽,1991年生,湖北恩施人,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贫困与发展经济学。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数据库论文6篇。现任教于武汉商学旅游管理学院,主讲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李谷成,1982年生,湖南长沙人,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生产、油菜产业经济和农产品国际贸易。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0余项;在《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Food Policy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等,人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现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油菜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院长,主讲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