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绿色自然与人类文明

绿色自然与人类文明

作者:郭秋菊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2.4(7.0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绿色自然与人类文明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870686
  • 条形码:9787561870686 ; 978-7-5618-706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绿色自然与人类文明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人类及人类文化文明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与梳理阐明,一方面,自然孕育了人类及人类文化文明,人类文明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大自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的成长发展过程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当人类运用掌握的文化科技干预自然、控制自然时,自然就会以其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制约人类的活动。人类在自然界中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化文明,始终无法摆脱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类的约束。进一步阐明,为了人类及人类文化文明的永续发展,人们必须准确判断人类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必须让人的思想行为规范在自然法则中,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要让自然变得更加美丽,“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共荣共生。

绿色自然与人类文明 目录

上篇 人与自然
**章 关于自然
一、自然,是一个哲学名词
二、自然,又是道家术语
三、自然,又指自然的境界
第二章 自然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一、森林是孕育生命的资源库
二、在森林里栖息的古猿
第三章 自然是社会国家建立的根基
一、关于社会的说法
二、人类社会的诞生
三、原始社会解体,国家建立
四、国家及国家机器
第四章 自然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一、“刀耕火种”的原始文明
二、“以垦草莽”的农业文明
三、文字的诞生
四、“人化自然”的工业文明
五、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第五章 自然是人类衣食的仓廪
一、绿色植物为一切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植物的栽培与种植
三、二十四番花信风
第六章 自然是人类本真的家园
一、道法自然的生活方式
二、“少私寡欲”的生活理念
三、开发有度的绿色生产
四、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
第七章 辅万物之自然的人文关怀
一、“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二、“万物一体”的生态关怀
三、“山林虽广,禁发必有时”
四、“慎独”道德修养珍爱一花一木
下篇 文化与自然
第八章 文化是自然的馈赠
一、“文化”一词的渊源
二、人类“文化”的产生
三、文化与自然的关系
四、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第九章 一花一世界的文化情思
一、以花草树木寄托家国情怀
二、以“梅兰竹菊”表达人格志向
三、以花木为吉祥美好象征
四、花草树木作为爱情信物
五、以花草树木取名
第十章 天蓝地绿的文化城市
一、“因城而市”的聚居地
二、森林城市的由来及标准
三、森林淄博城天蓝地绿水清
第十一章 水清木华的文化圣坛
一、“杏坛”施教,有教无类
二、函谷关著《道德经》
三、鬼谷洞——“天下**军校”
四、稷下学宫开启百家争鸣
五、皇家“赐园”之北大
六、水木清华之清华
第十二章 改造自然的文化力量
一、文化、知识、科技之关系
二、文化转化为改造自然的科技力量
三、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四、文化转化为物质财富和资本
五、文化使个人的能力更加强大
第十三章 旅游休闲的文化盛宴
一、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
二、文化需求是旅游的动因
三、文化交流是旅游的重要功能
四、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
五、文明发掘利用文化资源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绿色自然与人类文明 作者简介

郭秋菊,女,1965年9月生,山东师范大学政法专业毕业,学士学位,淄博职业学院教授。曾担任淄博职业学院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师资科科长,淄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学副院长等职务。相关学术成果主要有:出版学术专著两部,长篇小说一部,主编教材三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二篇;国家、省教科研究课题七项;获国家、省级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五项;获国家、省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六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