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走出大山的人

走出大山的人

作者:揭光保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0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48.0(4.9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走出大山的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1628093
  • 条形码:9787571628093 ; 978-7-5716-280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走出大山的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很好看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在聆听作者讲述一件件往事的同时,思绪又不可避免地被拉向已经渐行渐远的奋斗岁月。那字里行间再现的真实故事情节与秉持的客观分析态度,分明是在冷静而生动地记载近七十年穿越时空的峥嵘岁月。本书中主人公饶贵生实际是在对这一重大题材做历史细节的“补充作业”——书中既描写了“事”,也塑造了“人”,里面有许多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也从一个侧面衬托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鲜明特征,通过其个人经历中的鲜活事例,见微知著,讴歌新时代,展示新变化,反映新进步。

走出大山的人 内容简介

本书为人物纪实文集,介绍原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饶贵生同志自幼至今勤奋学习、艰苦创业、拼搏奋斗的主要经历和业绩。他出生在贫困山区南丰县太和乡康都村农村,由于自己的发奋努力,在高中毕业四年之后,欣逢国家恢复高考,他以优异成绩考上江西财经学院,从此走出山区农村,走上工作岗位。大学毕业以后,毅然选择回家乡南丰工作,回报桑梓,从此一步步走向领导岗位。他先后在十个岗位工作,每次调动和提拔,都是组织上考察安排的,他本人从未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而且,每到一个工作岗位,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严格自律,忘我奋斗,以出色的成绩回报组织对他的培养,回报社会。

走出大山的人 目录

**章 寒门生孺子康都育新苗
一、出生康都
二、贫寒家世
三、父亲取名
四、童心好奇
五、上山砍柴
六、山野放牛
七、砻谷舂米
八、水沟捉鱼
九、观看跳傩
十、寻找乐趣
第二章 矢志学文化发奋苦读书
十一、启蒙上学
十二、老家做客
十三、寻根问祖
十四、转学樟坊
十五、抄写字典
十六、复学付坊
十七、攻读高中
第三章 欣逢好时机喜圆大学梦
十八、高中毕业
十九、留校代课
二十、初上讲台
二十一、业余学艺
二十二、恋爱结婚
二十三、报考波折
二十四、录取财院
二十五、大学苦读
第四章 赤心报桑梓老区治贫穷
二十六、选择回乡
二十七、初显身手
二十八、任职供销
二十九、支老扶贫
三十、主政三溪
三十一、修路种橘
三十二、为民排忧
三十三、父亲仙逝
三十四、通电通水
三十五、军峰登高
第五章 外贸搭平台创业显身手
三十六、调往抚州
三十七、入行外贸
三十八、崇仁蹲点
三十九、担纲当家
四十、拓展业务
四十一、招商引资
四十二、创办公司
第六章 商海搏风浪足迹遍五洲
四十三、进入南昌
四十四、领衔纺织
四十五、三赴美国
四十六、巩固周边
四十七、挺进欧盟
四十八、开拓非洲
四十九、主攻美洲
五十、迪拜参展
五十一、抢占中东
五十二、打入澳洲
第七章 潜心办教育创建新学院
五十三、投身教育
五十四、创新办学
五十五、学校升格
五十六、准确定位
五十七、描绘蓝图
五十八、筹资征地
五十九、艰辛建校
六十、校园竣工
第八章 特色铸校魂悉心育英才
六十一、特色立校
六十二、招生工作
六十三、师资建设
六十四、育人管理
六十五、教学改革
六十六、学生就业
六十七、校园文化
六十八、服务社会
六十九、对外合作
七十、春华秋实
第九章 退休不停步杏坛献余热
七十一、退休离岗
七十二、重返杏坛
七十三、领导力荐
七十四、受聘南职
七十五、转聘泰豪
七十六、真抓实干
第十章 好风凭借力迈步再向前
七十七、学而不厌
七十八、宣传中国
七十九、指导办学
八十、当好参谋
八十一、爱国爱家
八十二、诗和远方

后记
展开全部

走出大山的人 节选

**章 寒门生孺子康都育新苗 一、出生康都 初冬时节,广袤的赣东大地,丘陵起伏,阡陌纵横,松竹摇曳,层林尽染。一排排山垄梯田,晚稻收割后的禾蔸齐整,鸟雀飞舞,觅食遗谷。喜获丰收之后的农民在这农闲日子里,有的在种植油菜、萝卜等冬季作物的旱地上锄草、施肥,有的进山砍柴,持弓狩猎。位于武夷山北麓下的江西省南丰县太和镇康都村,排排农舍,袅袅炊烟,整个村庄沉浸在一片祥和、恬静、舒适的氛围之中。 1954年11月23日(农历甲午年十月二十八日),正值小雪节气。虽然时令已经进入冬季,但这天却是风和日丽,令人感觉暖意洋洋。就在正午时分,居住在康都村下街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忽然传出一阵婴儿呱呱坠地的啼哭声…… 这个降生的婴儿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饶贵生。 他刚一出生,父亲饶明裕心里乐开了花,非常喜爱这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视为掌上明珠。因为饶明裕自己是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生活极其贫穷,直到30岁才娶亲成家。这么大的年纪能够找到老婆,结婚后能这么快就顺利生下一个宝贝儿子,正所谓“大龄得子”,怎能不叫他特别喜爱!在儿子出生后的第二天,他便给小宝贝起了个亲昵的乳名“小弟崽”。时至今日,村上的老年人还都习惯称呼饶贵生的乳名“小弟崽”。 饶贵生的出生地名叫康都村,又叫康都堡、康都圩,在太和镇东南7.5公里处,距南丰县县城30公里。全村有200多户人家,1000多人口。据清《南丰县志》记载:康都建村时间为952年,即后周太祖郭威广顺二年。康都村“宋时有银场,是乡试所之一,称看都”,后改称“刊都”,至清末,有人以百姓康泰之意且按谐音改称“康都”,此后“康都”之村名沿用至今。 康都村四面环山,远远近近的丘陵连裙结带,绵亘浪漫;大大小小的峰峦婀娜飘逸,龙飞凤舞。康都村有两条小河,一条名叫横路江,穿村而过,发源地是地处武夷山半山腰的源头自然村。另一条名叫东江,是由康杉古道上的梅水桥和红家湾两股山泉溪水汇集而成。尔后,两条江在大陂脑汇合,一路逶迤,穿过石陂下,流经黄井湾,进入丹阳坪上村,注入九曲河,然后一路向前,横跨桑田镇,汇入南丰人民的母亲河——盱江。美丽的盱江发源于与南丰县相邻的江西广昌县驿前镇血木岭东峦,从广昌由南向北蜿蜒而下,流经南丰县境54公里,从南城县汇入抚河,流进赣江,再注入鄱阳湖,*后进入长江水系,然后奔向大海。康都村外成片的山垄水田环围俯临,形成一个天然的盆地,也可算是群山之中的小平原。 康都村坐落在江西省南丰、黎川与福建省建宁三县交界处。距江西黎川县县城38公里,距福建的建宁县县城35公里。村庄沿河而建,东西走向,主街与河流并列而行,分为上街、中街、下街,另一街跨越河流,称之为岭上,与主街构成一“人”字形,就像一个英俊的少年迈开双腿奔向巍峨的武夷山。康都村房屋毗连,成扇状聚结在层峦起伏的卧牛山下。村内有一条小溪汨汨而过,显示着康都村的俊秀与灵动。 康都村地处丘陵山区,依山傍水,群峰叠嶂,绿林耸翠,天蓝水清,风光旖旎。随着季节的交替更换,这里会出现不同的优美景色,令人赏心悦目,难以忘怀。一年四季,空气清新,氧离子甚多,气候分外宜人。每到春天,万木披绿,百花吐艳,人们挥鞭喝牛,忙着春耕生产,山林里不时传出布谷等各种鸟儿的阵阵欢唱声,夹杂着荷塘、水田里不时响起愉悦的蛙鸣声,就像一曲曲美妙动听的迎春交响乐;进入夏季,虽然南方的气候逐渐炎热,但康都地处山区,大部分日子比较凉爽,尤其在早晨与夜晚,使人感到非常舒适,丘陵树林、田野禾苗,到处绿波荡漾,沁人心脾,在这绿色的世界里很容易让你陶醉;深秋,这里天高云淡,满田满垄一片金黄,成熟的稻子沉灿灿压弯了腰,旱地上的南瓜、红薯等硕果累累,到处呈现丰收的景象,身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隆冬,这里与省城南昌相比,日均温度高出三摄氏度,如果遇上下雪天气,屋檐挂凌,池塘结冰,漫山遍野披上圣洁的白衣,各种树木枝上结满冰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正如毛泽东《清平乐·会昌》诗词中所称赞的那样:“风景这边独好。” 武夷山巍峨挺拔,莽莽苍苍,奇峰突兀,峭壁神飞,好似一匹由东向西奔驰的骏马,腾云驾雾,黛绿缥缈。武夷山位于康都村的地段有紫蜜峰和百丈隘两座山峰,海拔高度678米。由于山势陡峭,丹霞地貌,受东南沿海台风影响,气候特点是“白天风扫地,晚上月点灯”。500米以上的山坡上没有密林大树,只生长茅草灌木。每年到了冬季,漫山遍野的野生毛栗子挂满枝头,引来大批村民上山采摘。饶贵生小时候也曾多次参与其中,一般每天可以采摘到10斤左右,带回家后晾干炒熟,吃起来香甜可口。在那食品短缺的年代是一种难得的山珍果品,深受人们欢迎。 康都村就像一块镶嵌在赣东山岭丛中的晶莹宝石。尤其是康都村与其相邻的福建建宁县杉溪村,虽然隔着雄浑峻峭的武夷山,但是,自唐宋以来,官府在这里修筑了一条车马驿道,名曰“康杉古道”,把武

走出大山的人 作者简介

揭光保:1953年6月生,江西南昌市新建区人。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南昌市作家协会和南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著作有:报告文学集《倚天长剑》《铁警神剑》《乘风扬剑》;文学作品集《潜心铸剑》;理论文集《西昌论剑》;通讯报道集《崇文尚剑》;文史著作《揭姓史话》《中国赣菜新建味道》《大公坛》;传记文学《揭傒斯传》;历史小说《皇姑传奇》《西山剿匪》《揭猛传奇》《揭子演义》;长篇报告文学《匹夫之歌》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