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经验集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经验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4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5.0(7.2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经验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25417
  • 条形码:9787030725417 ; 978-7-03-07254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经验集 内容简介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对慢性肾脏病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中叶,高继宁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孙郁芝教授**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在秉承其父(山西中医内科泰斗)高学圣家传的基础上,系统继承和发扬了孙郁芝老师的学术思想,成为了山西中医肾病学派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本书在中医肾病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术传承为脉络,详细介绍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形成、发展及学术特点,分享多位名医的诊治经验,主要内容包括高氏肾病流派的方药、特色疗法、调摄以及名家医案,同时与国家“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建设共同发展,衍生出独有的优势病种及科研成果。本书可以使读者从经典理论、临床诊治及现代科研等方向,形成对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总体细致认识,从而进一步指导个人专业素质提升。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经验集 目录

目录
**辑高氏肾病学术流派概述
**章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2
**节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学术地位3
第二节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发展机遇和挑战8
第二章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学术特点14
**节衷中参西,创新中医理论14
第二节杂病治验,肾病为先18
第三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开治肾先河18
第四节“以肾为主,五脏同调”思想20
第五节调理脾胃,先天后天并重23
第六节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24
第七节细辨风湿热瘀虚,治疗蛋白尿血尿26
第八节“补肾益气,化瘀通络”,再创治肾新观念28
第九节高氏治肾网络体系与中医辨证论治大法30
第二辑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名家经验
第三章三晋名医——高学圣38
第四章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孙郁芝52
第五章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高继宁67
第六章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李红83
第三辑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方药、特色疗法及调摄
第七章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常用中药诠释92
**节高氏从虚论治用药92
第二节高氏从湿论治用药100
第三节高氏从瘀论治用药107
第四节高氏从毒论治用药115
第八章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名家验方124
**节治疗水肿验方124
第二节治疗蛋白尿验方127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经验集
第三节治疗血尿验方131
第四节治疗尿路感染验方135
第五节治疗尿路结石验方137
第六节治疗慢性肾衰验方140
第七节治疗糖尿病肾病验方146
第八节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验方149
第九章高氏肾病学术流派治疗肾病的特色疗法153
**节中医药内外同治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153
第二节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162
第三节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68
第四节中医药防治肾病综合征174
第五节中医药防治急性肾小球肾炎181
第六节凉血活血治疗紫癜性肾炎185
第十章高氏肾病养生与调摄190
**节高氏肾病养生概述190
第二节水肿患者的饮食调护191
第三节蛋白尿患者的饮食调护194
第四节血尿患者的饮食调护197
第五节少尿、无尿患者的饮食调护199
第六节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201
第四辑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名家医案荟萃
第十一章高学圣医案208
第十二章孙郁芝医案213
第十三章高继宁医案223
第十四章李红医案232
第五辑高氏肾病与国家“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建设
第十五章学科建设240
第十六章研究方向251
第十七章优势病种254
**节慢性肾衰254
第二节劳淋262
第三节消渴病肾病268
第四节慢肾风274
第五节紫癜性肾炎282
附录科研成果290
展开全部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经验集 节选

**辑高氏肾病学术流派概述 **章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山西省名中医高继宁教授秉承其父高学圣老先生家传,沿袭山西肾病名家于家菊、孙郁芝教授治肾经验,在李红教授的主持下,携亲传弟子们总结、整理近百年来的临证经验,逐渐描绘出清晰的高氏肾病学术思想脉络,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氏肾病学术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地域性学术流派。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对慢性肾脏病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高继宁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名老中医孙郁芝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在秉承其父高学圣(山西中医内科泰斗)家传的基础上,系统继承和发扬孙郁芝教授的学术思想,成为高氏肾病学术流派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山西省**代肾病专家于家菊、孙郁芝教授首次提出“瘀血致病”的重要理念,其创立的以活血化瘀为主的益肾汤系列方剂,已为肾脏病界公认。“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在学术上继承了名老中医于家菊、孙郁芝教授提出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疗肾病的思想,并于21世纪初开始了高氏肾病学术思想的整理、研究、创新。高继宁教授提倡“以肾为主,五脏同调”的诊疗思路,提出“守方、圆机、活法”的中医治肾理念;根据“阴虚湿热”的理论,开创了“滋阴通淋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之先河;提出了“对法治肾,内外并施”的扶正祛邪理论,运用内外同治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李红教授勤求典籍,继承创新,确立了以“补肾益气,化瘀通络”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观点,并在临证中使用益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本流派着力于系统研究和传承孙郁芝教授、高继宁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技术专长,并将其推广应用于临床,对研究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形成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及特色诊疗技术。本流派学术研究方向如下:①中医药内外同治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研究;②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③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研究。本流派对各类肾脏病,特别是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慢性尿路感染、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有独到疗效,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在山西省有很高的影响力,在全国肾病领域享有一定的声誉。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国传统医学特有的智能资源,名家经验是流派实践与智慧的结晶,将流派集大成者的临床经验系统化、规范化、体系化,是继承和发扬学术流派经验的重要特点。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保护政策。三晋大地,历史文化底蕴悠久,贤杰人才辈出,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形成、发展,并不断走向壮大。有鉴于此,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传承人,勇攀医学高峰,多年来深入发掘中医药以及本流派的精华,致力于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方法、方案、规律及作用原理的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独*优势,推进流派思想现代化,切实把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打造“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节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学术地位 凡能创造学派者,必有领军人物和若干代表人物,还要有一定的理论论著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缺一不可,这是流派形成的要素。 —高继宁教授 一、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形成的过程 20世纪中叶,三晋名医高学圣老先生在内、外、妇、儿等杂病的治疗方面享誉乡里,尤擅长肾病的治疗。在临证过程中高老先生形成了自己独*的诊疗风格,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使“山西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初具雏形。后继肾病名家于家菊、孙郁芝教授提出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疗肾病的思想,奠定了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学术基础。高继宁教授是高氏肾病学术流派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秉承先父高学圣家传、传承名老中医孙郁芝教授学术思想,于21世纪初在他的带领下,拉开了高氏肾病学术思想的整理、研究、创新的序幕;高继宁教授创立了“以肾为主,五脏同调”的诊疗思路,提出“守方、圆机、活法”的中医治肾理念;经过40余年的临床实践,高继宁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技术专长已广泛服务于患者。 随着“国家*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高继宁传承工作室”、“山西省肾病研究室”的先后成立,高继宁教授带领科室医生及研究生在收治肾病患者过程中,逐渐总结经验,形成以中西并重、中医治疗为主的现代学术流派;治疗各类肾病,特别是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慢性尿路感染、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有独*疗效,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在山西省有很高的辐射影响力,同时在全国肾病领域享有一定的声誉。传承高氏肾病学术流派文化,进一步满足大众对优质中医药服务的迫切需求。 2021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在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开展了山西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并给予了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高氏肾病学术流派以此为契机,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伟力。 二、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形成的条件 1.源流方面 流派源远流长,拥有影响力的创始人。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组建、后逐渐发展而成。山西省**代肾病专家于家菊、孙郁芝教授有感于当时中医肾病学界对肾脏病从虚论治为主的局限性,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对肾脏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再认识,首次大胆提出“瘀血致病”的重要理念;创立的以活血化瘀为主的益肾汤为全国多个版本的肾病学专著和教科书所转载。目前,活血化瘀法已为肾脏病界公认。高继宁教授是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名老中医孙郁芝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之一;又是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高继宁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在继承孙老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整体观念理论,辨证地提出了“以肾为主,五脏同调”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确立了“守方、圆机、活法”的中医治肾理念。“守方”所守者乃肾之病机;“圆机”即治肾之机要通权达变,而不拘泥于肾;“活法”在于灵活施辨,随证而治。 2.学术思想 完整的学术体系是流派形成的土壤。 高继宁教授开创了以“滋阴通淋法”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之先河。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常见于绝经后更年期妇女,患者雌激素水平降低,免疫力功能减退,尿道微生态紊乱。中医学认为,女子七七,天癸渐竭,肾气虚衰,阴液亏虚,水不涵木;患者正气不足,若遇劳累、紧张等因素则极易招致湿热蕴结下焦,发为淋证。湿热更伤阴津,故而反复发作。在此基础上,高氏肾病学术流派传承人根据“阴常不足”、“阴虚湿热”的理论,确立了以滋阴疏肝、利湿通淋为主的“滋阴通淋法”,以一贯煎加减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高继宁教授提出了“对法治肾”的学术思想,“对法”即内治法与外治法两法并用。内治法以口服中药健脾补肾、益气活血为主;外治法以中药机器法高位结肠透析通腑泄浊、清肠排毒为主;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时强调对法应用,内外同治,共奏“扶正祛邪”之功,以期提高临床疗效。经过长期的临证观察,他认为脾肾气虚、湿浊瘀阻是慢性肾衰竭早中期常见证型,应用“对法治肾”,内外皆治,疗效显著。 高继宁教授在治疗多种肾脏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肾为主,五脏同调”的诊疗思路。他认为肾在五脏中居于中心主导地位,倡导“以肾为主”治疗慢性肾脏病,肾为先天之本,诱发肾病的根本在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慢性肾脏病发病总不外乎内、外因两端。内因主要是指人的肾气,外因是指外感诸邪与毒。他认为肾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人的体质,泛指肾的气化功能,也包括免疫调节等功能;若肾气充足,则表现为肾之精气阴阳充盛、气化功能正常;发生肾病与否,决定因素在于肾气的强弱,治肾求本关键在于补益肾气。慢性肾脏病病位在肾,病机根于肾,但与五脏相关,与咽肺、心肝、脾胃、三焦、卫气营血等关系密切,如临床中常见到链球菌感染导致蛋白尿,复杂性尿路感染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肾盂肾炎、类风湿性疾病肾损害等,起病均不在肾,而是随着病情的发展而累及肾,论治当“以肾为主,五脏同调”,确立了“守方、圆机、活法”的中医治肾理念。 三、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传承脉络 “高氏肾病学术流派”对慢性肾脏病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高继宁教授回溯从医经历,在秉承其父高学圣家传的基础上,系统继承和发扬了孙郁芝老师的学术思想,成为高氏肾病学术流派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高学圣为山西省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三晋名医,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引路者,高老自幼学习医学,勤奋不辍,精于义理、学贯中西,内、外、妇、儿皆通而尤擅中医内科,注重肾病,其学术思想主张中西并举,融会贯通。其遣方用药主张以法统方,宜少而精。其学术经验大多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为其子高继宁教授所继承。 于家菊,女,1934年11月生,辽宁沈阳市人。1959年于老毕业于沈阳医学院医疗系,同年被分配到山西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山西医科大学**医院)内科工作。1961年,于老参加了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现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西医学习中医班,虚心向老中医们学习辨证论治的经验,提高治疗疾病的水平。1964年学习结束后,留在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历任内科副主任,肾病科副主任、主任,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研究所所长。 20世纪60年代中期,于老在李翰卿所长、许玉山、高学圣、李克让、张子琳等老师的指导下工作。其对他们运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治病的经验受到很大的启发,她率先将这些治疗经验运用到免疫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中,提出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肾炎,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治疗肾病的理论,而且开创了肾炎治疗的先河。设计了益肾汤加减治疗肾小球肾炎,并进行了严密的临床试验,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后,在全国内科领域引起了很大震动,国内外多家杂志全文转载,其中的重点部分被收录进《实用内科学》、《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肾脏病学卷》及各种版本的“肾脏病学”中。目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作为治疗肾小球肾炎的重要方法被全国同道广泛用于临床。 于家菊、孙郁芝教授为山西省**代中医肾病大家,孙郁芝教授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的重要名老中医,为国内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治疗肾病学术思想的开创者之一,在全国中医肾病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其学术思想弥足珍贵。高继宁教授作为孙郁芝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继承和发扬其学术思想,并领衔整理编著出版《孙郁芝肾病临证经验集》。 高继宁教授是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名老中医孙郁芝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之一;其又是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高继宁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在继承孙老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整体观念理论,辨证地提出了“以肾为主,五脏同调”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开创了以“滋阴通淋法”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之先河;提出了“对法治肾”的学术思想。 李红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系统研究和传承孙郁芝教授、高继宁教授的学术思想,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勤求典籍、临证总结,提出以“补肾益气,化瘀通络”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观点。她认为糖尿病久病及肾,长期肾精亏虚、气阴不足导致瘀血阻络;肾虚瘀血是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肾间质纤维化贯穿于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始终;基于此,确立了补肾益气、化瘀通络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大法,临床收效甚著。 四、高氏肾病学术流派的诊疗特色 通过高继宁教授及其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努力,在理论创新方面,结合自身40余年的临床经验,进一步将治疗肾脏病的方法总结、创新,提出“以肾为本,五脏同调”,“守方、圆机、活法”的肾病治疗方案,高继宁教授秉承其父高学圣家学,勇于创新,担纲省内外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培养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