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土炮:::

作者:张忠诚著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21cm 页数: 184页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21.0(7.0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土炮:::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6867950
  • 条形码:9787556867950 ; 978-7-5568-6795-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土炮::: 本书特色

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战的主要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张忠诚的新作“东北抗联三部曲”便是聚焦这段历史,以儿童的视角关注东北抗联时期普通人生存命运的历史题材儿童小说。三部作品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不同群体、不同形式的反日斗争,从小角度、小切口出发,以孩子的视角去书写这场战争带给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的苦难,和苦难之下的挣扎与反抗。《土炮》侧重写*民间*个人化的抗战,是“一个人的抗战”。

土炮::: 内容简介

主人公墩儿和父亲暗地里打造了一杆土炮,在山顶击落了一架日机。因为战争,他们一家流离失所:哥哥战死沙场;父亲杳无音信;墩儿和母亲相依为命,躲在深山里逃避日军的追捕,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作者用克制而又充满张力的语言,于细微处传达战争的丑陋与罪恶,再现了战火笼罩下普通民众的困窘与苦涩。

土炮::: 目录

**章 做席面他舅坏名声 志学厨外甥不打铁
第二章 玩土箭屁孩射老鸹 放冷枪双喜打飞机
第三章 柴门悄开无犬吠 浅春夜寒有归人
第四章 老拐炉里两块铁 双喜手上一把刀
第五章 皂荚树下等外甥儿 喜鹊窝里藏油渣儿
第六章 五家村白日躲机枪 胡老拐硝洞磨炮管
第七章 三更夜驴贩还梅刀 香炉山父子放土炮
第八章 五家村平民遭毒手 小鬼子山村酿惨案
第九章 锄刃沟老拐避难 受重伤秀梅得救
第十章 为骨拐墩儿偷土雷 背火勺老拐下荒山
第十一章 报大仇厨子放呲花 拒被俘火勺成英雄
第十二章 感壮举老郝背老霍 葬义士姐姐记弟弟
第十三章 遇吕三老拐去伏击 辞妻儿铁匠离硝洞
第十四章 沙锅屯小儿买米 浦酱园墩儿脱险
第十五章 野孩儿寻食胆子壮 娘俩儿猫山日月长
第十六章 挖地窨沈先生藏米 收密信杨先生进山
第十七章 秀梅硝洞种蔷薇 墩儿天窗看月亮
第十八章 讨吃食野孩儿游村 救乡亲饿墩儿夜奔
第十九章 报深恩村人送口粮 献谄媚叛徒告密营
第二十章 胡家儿镇街放臭炮 新猎手山林追兽物
第二十一章 墩儿蒙冤入狱 铁匠硝洞团圆
后记
展开全部

土炮::: 节选

**章 做席面他舅坏名声 志学厨外甥不打铁 墩儿想跟他舅学厨子。他舅姓霍,“霍”在缸窑镇念“火”音,他舅又是个灶上掌勺的厨子,缸窑人都叫他舅大火勺,后来“大”字省去只叫火勺。 这火勺父母早亡,世上只有姐姐秀梅一个亲人。他随姐姐嫁人来到缸窑镇,十三岁在黄家缸窑里当小伙计,跟着老周赶大马车四处送缸送罐。十六岁那年冬天,火勺夜里随老周从县城回缸窑镇,走到洞子沟,赶上有个叫三只狼的人困在土坎下。火勺血气方刚,抄起一杆扎枪,跳下大马车救了那人。那人名叫曾武全,在盛京将军府当过厨子,家传手艺满汉席面。曾武全感激火勺的救命之恩,便收了火勺在身边学灶上手艺。可惜没过两年,曾武全染病死了,火勺又回到了缸窑镇,在得味楼炒菜。 火勺没成家,也没有儿女,所以稀罕墩儿,把他当半个儿子疼。厨子白天离不了灶,火勺没多少闲空儿来墩儿家。他想墩儿了,便夜里走五里半路来五家子,给墩儿送些灶上熬油剩下的猪油渣儿。 墩儿也隔一阵儿自个儿溜达去镇上找他舅。他舅在得味楼人缘好,伙计们将墩儿带到小仓房,他舅借口上茅房,来小仓房给墩儿送口吃的。夜里得味楼吃客散了落幌关门,他舅就拉上墩儿回后街他赁的一问半房。 有一回他舅对墩儿说:“将来跟舅学厨子吧。”墩儿还不大懂学手艺的事。他舅也只是一说,学厨子也得等墩儿再长大些。尽管墩儿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当个厨子,却真想跟他舅学厨子。当厨子好啊,能尝遍好吃的,尤其有猪油渣儿吃。镇上人说他舅:“满大街的人都面黄肌瘦的,连得味楼吴掌柜也不胖。你再看大火勺,胖得滚圆,太阳底下泛油光,抹一把他的脸,手指肚能刮下二两油来。他咋胖起来的,还不是在灶上偷嘴偷出来的?” 都说厨子偷嘴,墩儿没见过他舅偷,但他舅胖却是真胖。和他舅一个被窝睡,墩儿老爱摸他舅肚子,还偷偷把他舅的手指放到舌尖上舔,也没舔下一丝油花来。再摸自己塌瘪的小肚子,一根一根的肋条骨硌手,他对自己说:“等我当了厨子,很快也会有我舅这么胖的肚子。”后来他舅带他到后厨看过一两回后,墩儿觉得当个厨子也很好。这样一来墩儿学厨子不再单单为了吃,他打心眼里喜欢上了厨子这行。 好景总不长。墩儿十岁这年的春天,他爹胡老拐不让他来找他舅了,原因是他舅去宪兵队给日本人做了回生日席面。宪兵队队长叫啥不知道,他嘴唇上有一撮黑胡子,缸窑人背地里叫他疙瘩胡。副队长叫井上正光,还有十来个日本兵,十几个给日本人扛枪的汉奸。疙瘩胡爱吃中国菜,常带着朋友来得昧楼解馋。 这个春天赶上疙瘩胡过生日,老鬼子突发奇想,要在宪兵队做个流水席面,把缸窑的头面人物都找来给他祝寿。疙瘩胡指名道姓点了得味楼的厨子。火勺本来不想给日本人去做席面,但吴掌柜经不住日本人吓唬,一个劲给火勺作揖,就差下跪哀求磕头如捣蒜了。火勺心疼吴掌柜,便不得不答应去宪兵队。 宪兵队驻在隋家大院。隋家大院一溜五间正房,东西偏房,后院还有马棚、灶房,临街门房住下人。疙瘩胡和井上正光来了缸窑镇后,赶出隋家人强占了大院,逼得隋家举家迁进了关里。疙瘩胡和井上正光分着东西两间住,正中一间用作待客议事;东西厢房住日本兵,临街八间门房住汉奸伪军;后院马棚养着东洋马和骡子,灶房还是灶房。 做完席面,疙瘩胡给了火勺一双翻毛皮鞋。火勺不肯要,他不知道眼前这个杀人如麻的小个子日本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疙瘩胡硬把皮鞋塞给火勺,用另一只手摸了摸他的小黑胡子说:“下个月你还要来,你会得到一双皮马靴。”火勺一听下个月还要来,心凉下去了半截儿,头皮发麻地出了宪兵队,抱着皮鞋头没敢抬地回了后街。进门后,他把鞋塞到了柜橱底下,一身棉衣棉裤都让汗浸透了。 火勺纳闷儿,疙瘩胡咋一个月过一回生日呀?日本人也忒各色了。说来其实不是疙瘩胡一个月过一回生日,他是要做出一副“日满亲善”的面孔来:用搜刮来的财物做大席面,宴请缸窑镇上各业头面人物。果然还没到一个月,疙瘩胡又派鬼子兵找火勺,还要他穿上疙瘩胡赏的翻毛皮鞋。 缸窑镇穿翻毛皮鞋的都是鬼子兵。火勺穿着翻毛皮鞋跟着鬼子兵穿街过巷,在缸窑人眼里就成了汉奸。这话传到五家子胡老拐耳朵里,老拐气得抡起铁锤咣当咣当砸铁砧子。在铁砧子上撒完气,头一件事就是扯着墩儿的耳朵说:“再去找那个没骨头没脸皮的吃猪油渣儿,我先打断你的腿,再敲碎你的牙!”墩儿吓得脸糊窗纸似的白:“是哪个没骨头没脸皮的呀?”他爹说:“还有哪个?得味楼的厨子。” 墩儿也不是天天去找他舅,十天半月才去上一回,平时不去镇上也不怎么想他舅。他爹不让墩儿去见他舅,墩儿反而特想见他舅。这时见他舅不为吃一口猪油渣儿了,墩儿就想看看他舅,摸摸他舅的胳膊腿:“舅得了啥病,咋就没骨头了呀?”很快,他听五家子人说,不是他舅得了没骨头病,是他舅贱皮骨去给疙瘩胡做席面,还穿着翻毛皮鞋招摇过市,名声臭了大街。 P1-4

土炮::: 作者简介

张忠诚,1982年生于辽宁葫芦岛。辽宁文学院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出版或发表小说作品近百万字,中短篇小说集《翠衣》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部分中短篇小说被《小说月报》等选刊转载。鲁迅文学院第30期高研班学员。曾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辽宁文学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