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如何读懂大孩子的心:12至18岁家庭育儿指南

如何读懂大孩子的心:12至18岁家庭育儿指南

作者:叶如风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85
本类榜单:家庭教育销量榜
中 图 价:¥33.6(7.0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如何读懂大孩子的心:12至18岁家庭育儿指南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618738
  • 条形码:9787547618738 ; 978-7-5476-187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如何读懂大孩子的心:12至18岁家庭育儿指南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亲子关系是*重要的人际关系。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的转弯处,我们突然发现,在如何处理亲子关系这个问题上,从来没有哪一代父母像今天的父母这样焦虑和窘迫。 “亲子关系指导丛书”共5册:《好关系成就好孩子———0至6岁亲子互 动中的关键密码》《更 好 的 关 系,更 轻 松 的 教 育———小学阶段家庭陪伴成长指南》《如何读懂大孩子的心———12至18岁 家庭育儿指南》《两代人的碰撞与沟 通———18至28岁青年与父母间的相处之道》《拯救准妈妈的未来焦虑———走出原生 家庭束缚找到自己的角色》。“亲子关系指导丛书”5册书的逻辑结构是按照人生发展关键期来编排,根据人生成长阶段划分为婴幼儿阶段(0至6 岁)、小学阶段(7至12岁)、中学阶段(12至18岁)、大学及就 业阶段(18至28岁)、准父母阶段(备孕备产阶段)的亲子关系。 这套书以生活现象和典型问题导入,对一个个案例进行深度的精细化解析,并为家长提供了具体的行动建议。丛书根据“好看、实用、深刻”的编写要求,尽可能做到育儿理念科学化、亲子案例故事化、语言风格口语化、对策建议实操化。希望不同年龄段的家长都能够在本套丛书中看见时代、看见孩子、看见自己,*重要的是,看见亲子之光,在我们陪伴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生命播下幸福的种子。

如何读懂大孩子的心:12至18岁家庭育儿指南 内容简介

12~18岁这个年龄段,我们的孩子迎来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青春期。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将面对巨大的挑战。家长们突然发现,原本小学阶段的那个“乖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怪孩子”——动不动就关门、动不动就顶嘴、动不动就情绪低落,或者情绪暴躁……青春期的大孩子到底有哪些特征?我们在养育上有哪些难点和痛点?如何赢得大孩子的心?在这本书里都会有答案。

如何读懂大孩子的心:12至18岁家庭育儿指南 目录

目 录

总序

序言

●**篇 激发自信

一、 如何减缓青春期孩子的容貌压力

二、 如何面对孩子的突发奇想

三、 孩子学业压力大,父母怎么做

四、 看到孩子成绩下降背后的秘密

五、 如何缓解孩子的考试焦虑

六、 如何看见“慢孩子”的潜力

●第二篇 生命教育

一、 警惕网络游戏中的“暗网”

二、 提高生存技能,助人助己

三、 如何应对电梯险境

四、 怎样让青春期孩子热爱生命

●第三篇 性教育

一、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互联网防骗意识

二、 在封闭环境中如何保护自己

三、 警惕男孩被侵犯

四、 小心熟人之间的“不怀好意”

●第四篇 金钱观引导

一、 培养孩子对金钱的延迟满足能力

二、 涉世未深,心有贪念易被骗

三、 家长一味送钱,是爱还是害

四、 错误的消费观害人不浅

●第五篇 避免“控制养育”

一、 控制性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危害

二、 切忌“我说了算”

三、 “完美养育”会害惨孩子


●第六篇 亲子沟通技巧

一、 停止唠叨,赢得孩子的心

二、 父母适当“示弱”,孩子善解人意

三、 怎样让孩子愿意和你说心里话

四、 如何跟家里的“网瘾少年”有效沟通

后记


展开全部

如何读懂大孩子的心:12至18岁家庭育儿指南 节选

**篇 激发自信 一、 如何减缓青春期孩子的容貌压力 导言 一个读者跟我说,女儿进入初中后,开始越来越在乎自己的容貌,有时还会拿自己的容貌跟其他同学作对比,听起来好像对自己不太自信。 这个读者问:怎样跟处在青春期的女儿沟通,让她能够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能够变得更自信更大方? 案例 婷婷(化名)和芳芳(化名)从小都住在一个小区,她们是无话不谈的闺蜜。这两年,两个女孩都进入了青春期,出落得亭亭玉立,青春逼人。 一天,婷婷问妈妈:“妈妈,你觉得是芳芳好看还是我好看?” 妈妈白了她一眼说:“我觉得我姑娘挺好看哪。” “妈妈你骗人。芳芳皮肤比我白,人比我瘦,很多同学都觉得她漂亮。”婷婷越说情绪越低落,*后干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了容貌焦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就看怎么去引导。晚上婷婷妈妈和婷婷爸爸一起认真地讨论了这件事。怎样才能找回那个自信大方的女儿呢?正好再过几天就是婷婷14周岁的生日了,夫妻俩决定分头行动,帮女儿找回自信。 爸爸负责把婷婷从小到大获得的奖状、发表的文章、绘画的作品、录制的歌曲等有纪念价值的成长资料都整理出来,然后拍照、归类。 而妈妈呢?她从自己的几个旧手机、移动网盘里面,把女儿出生以来各个节点的珍贵照片一张一张地筛选出来整整100张,然后再把这些照片做成了PPT,并且把爸爸找到的各种资料也都插入到了PPT当中。 这14年来,婷婷的照片“散落”在各处,找起来实在是有点困难。爸爸妈妈也不是特别擅长做PPT,两个人连续三个晚上都忙到半夜。*后,做好的PPT配上女儿*喜欢的钢琴曲《天空之城》,终于大功告成啦! 婷婷生日这天晚上,吃完生日蛋糕之后,爸爸妈妈宣布:我们还有一个生日礼物要送给你。爸爸打开了投影仪,妈妈把装着PPT的U盘插了上去,雪白的墙上显现出一句话:给我们*美的女儿。 伴随着《天空之城》的美妙音乐,PPT画面里展示了婷婷从一个小婴儿长到14岁大姑娘的一个个精彩瞬间,以及她从小到大取得的各种进步、荣誉。 妈妈*后总结说:“婷婷,你不用和任何人比。外表美是好事,但是一个人真正的持久的美,来自他的学识、修养和善良的心,而这些,你都拥有哇。” 婷婷的眼睛亮晶晶的,久违的自信又回来了:“妈妈,原来我有这么多优点!你们是怎么找到这么多珍贵的照片的呀……” 解析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的身心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所以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 上述案例中,进入初中的女儿开始关注自己的容貌,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青春期是孩子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又一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中,很多孩子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自卑、迷茫、惶恐、不安这些心理变化。 面对身体的变化,女孩,尤其是心思细腻的女孩,会有较为明显的心理波动。 一些不健康的审美,在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容貌不自信,甚至厌恶、焦虑。 中学时期是孩子受到外貌嘲讽的高发时期。如果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频繁地遭到外貌羞辱,这完全可以摧毁一个孩子的自信。 在外貌羞辱当中,占比*大的是体型羞辱。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中学生想通过节食拥有更好的形体,甚至会导致一部分人出现厌食症或者进食困难。 在我看来,面对孩子轻微的容貌焦虑,家长不用过于在意或者放大。但是如果在跟孩子的沟通当中,发现孩子有过度的容貌焦虑,这个就要引起家长的警惕了。 案例中的婷婷,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容貌和闺蜜作比较,流露出容貌焦虑的思想。其本源,是“比较”。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会不自觉地拿自己和他人作比较。我们做父母的,要引导孩子“向内看”——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确立自己的价值系统,而不是“向外看”——只看到别人的优点以及自己的缺点,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心理偏盲”。长期“心理偏盲”的话,孩子会越来越自卑。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儿童天生有自卑感,因为他们还未成年,所以养育者给予的指导非常重要。婷婷父母的后续做法非常好。他们用充满爱意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人的价值不是通过与他人相比才能体现出来;人的成就不是来自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我。 婷婷的故事让我想起我儿子米奇的故事。17岁的他,个子有183厘米,但体重不到60千克。一些长辈出于善意,经常说他太瘦,要他多吃点饭。但对于青春期的大孩子来说,其实是比较反感别人这样说他的,有段时间他有点“身材焦虑”。 当我观察到这个现象之后,跟他进行了一次谈心。我做了两方面的努力。 **,引导他“向内看”。我告诉他,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爸爸妈妈都看到你有很多内在的美好,比如你的善良(经常去福利院为老人演出),你对音乐的执着热爱(从来不用大人催促,自己每天主动练琴),你对文学的钻研(自己坚持创作小说好几年)。用实实在在的评价,不断增强他内在美的信心。 第二,增加体能训练,和“自己”比较。跟他商量之后,我给他请了一个私人教练,每周到健身房,在教练的带领下,科学健身,提高体能。他还做了健身记录,每周和上周作对比。每当看到自己比上周有进步,他都会欣喜万分。 “双管齐下”之后,米奇有了不小的变化,不但身体变得越来越结实,而且走路有风、眼睛放光。自信就像一种营养素,在他体内油然而生。同时,他与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因为他觉得我们信任他,支持他,给他力量。 各位家长,请让我们的孩子和“与他人比较”保持一定的距离。要让孩子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的自信力、价值感和成就感,都应该建立在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上,而不是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中。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孩子才会拥有自信的力量,才能悠然地拥抱人生。 对于青春期有一些容貌焦虑的孩子,家长这样做,能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 1. 多给青春期的孩子写纸条(或信件) 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来自父母的小纸条。你可以把你的爱和要求化作无声的语言传递给孩子。 在我们家,我和孩子爸爸经常会给儿子米奇写纸条,而且我们*喜欢把纸条从他的门缝里塞进去。有的时候他也会回纸条给我们,也是从我们卧室的门缝里塞进来。我们心照不宣地保持着这种很有意思的沟通活动。父母给予孩子稳固的爱和支持,这是孩子自信力的源泉。

如何读懂大孩子的心:12至18岁家庭育儿指南 作者简介

叶如风,本名李玮,中国心理学会APPC少儿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曾任新民晚报资深记者,小记者学校校长,青少年社会情商教练,《新民晚报社区版》社长助理。现任上海绘本学堂青少年发展中心主任。15年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发展和培养”,发表近百篇相关热点稿件,全网阅读超过1000万次,引发家长、孩子强烈共鸣。长期担任上海书城、东方网教育频道、上海家长学校以及上海多所小学、中学的特聘专家讲师。2020年至2022年,相继出版三本家教畅销书《培养孩子的社会情商·家长版》《培养孩子的社会情商·小学生版》《青少年社会情商课》。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