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一江清水北上

一江清水北上

作者:裔兆宏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5.1(5.5折) 定价  ¥8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一江清水北上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550220
  • 条形码:9787508550220 ; 978-7-5085-502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一江清水北上 本书特色

中国北方缺水,南方水患,世纪工程“南水北调”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不知有多少人,为了这史无前例的“南水北调”,为了这大江清水北上,正在书写着一幅如诗如画的篇章,正在用汗水铸就了一座人类引水工程的丰碑,正在用泪水谱写一首“奉献”的史诗!

一江清水北上 内容简介

《一江清水北上》是“绿色中国梦”系列之一,是作者在真实的采访过程中,对“南水北调”工程从提起的缘由和具体的实施情况的文学再现,是讲述“南水北调”治污的纪实性文学报告。全书共分五章,以时间为主线,以东、中线为出发点,讲述了中国政府和南水北调沿线地区和人民为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辛勤劳动。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任何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经济发展都是得不偿失的,这既是“绿色中国梦”的主旨,也是《一江清水北上》要告诉世人的启示。

一江清水北上 目录

引言
**章 大国行动
第二章 面临向北方送水“大考”
第三章 勇于争先的江苏
第四章 凤凰涅槃的山东
第五章 丹江口拒绝污染
尾篇
展开全部

一江清水北上 节选

大国崛起,需要有使命感,需要责任担当。 大国崛起,需要整体战略,需要有大国行动,以行动诠释大国责任的丰富内涵。 大国崛起,需要共和国领袖们有超前的思维,超前的战略眼光,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 而大国行动,必须谋长远,谋全局,谋未来,用真心、信心和决心,向国家人民传递战胜危机的希望。 南水北调从梦想蓝图描绘到开工建设,正是适应了人民的愿望,迎合了时代的要求,诠释了实现大国崛起的历史使命。 干渴的北方 偌大的中国,一面是连年洪涝不断,一面又经常闹“水荒”。 特别是在中国的北方,缺水的日子越来越让人感受到了水的危机! 你若从南方的广州或者厦门坐上列车,沿铁道线一路呼啸北上,穿越一条条河流,你就会发现:南方河网密布,河流水量丰沛,不乏大江大河;越往北行,河水越少,许多河道都成了灌木丛和树林,只剩下那些依旧宽阔的河床,还在向人们昭示着它们当年的风姿。 越往北,越缺水。 按照公认的国际标准:世界上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的,就是缺水国;人均水量不足1000立方米的,即是严重缺水国;人均等于或小于500立方米的,则为生存极限性缺水。 中国不仅水资源总量不足,而且空间分布严重失衡。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却极度贫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水资源总量占全国7大流域总量的84%,而北方的黄淮流域只占9%。北方人均水资源不足1000立方米,仅为南方人均量的1/3,是全国平均水量的15%,是世界平均水量的1/16。 北方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为突出的地区。该地区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均约占全国的35%,人口密度大,大中城市多,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水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7.2%,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50立方米,只占全国人均水平的22%。 其中,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72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1/8,是我国水资源*为短缺的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淮海平原发生持续干旱,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持续减少。黄淮海地区缺水量达313亿立方米。其中: 黄河流域:缺水94亿立方米。 淮河流域:缺水95亿立方米。 海河流域:缺水124亿立方米。 中国地下水超采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河北省的面积。 北方生态的恶化,水资源的匮乏,我们自然无法苛求先祖的蒙昧与野蛮,但现实的境况却是严峻而残酷的! 特别令人不安的是,在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困扰,普遍存在水资源超负荷运行。为满足维持增长的水需求,不仅严重超采地下水,地表水即河川的径流也几乎是竭泽而渔。国际上对于地表水的开发利用有个公认标准,即开发利用率不能超过40%,否则地下水便因得不到补充而发生恶性循环。而眼下: 黄河流域径流利用率已达67%! 淮河流域已达60%,! 北京、天津、河北所在的海河流域已达90%! 中国缺水,华北尤其严重。黄河、淮河和海河,是华北的3条主要河流,黄淮海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华北缺水,又以京津地区为甚。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足全国的l/7,甚至不如处于中东沙漠地区的以色列。 恶化的生态环境,枯竭的水源地,不断攀升的用水量,使得华北的许多大小河流,早已成了流干眼泪的泪痕。 首先是黄河断流了。 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曾经被炎黄子孙们糟蹋得惨不忍睹,从1972至1998年的27年中,共断流21年,累计1050天。 特别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黄河年年春季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一年比一年提前。1995年,下游的东营比1994年提前42天断流;而1996年又比1995年提前72天。 断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1995年是180天,断流的距离为622公里;1996年洛阳以下全部断流;*严重的是1997年,断流13次,其中有一次断流河段长达700多公里!该年有330天滴水未能入海! 滔滔万里的江河,竟然到了滴水全无的地步,这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1996年5月,山东滨州、东营市一带所有的自来水龙头前,都排起了长队。人们忽然感受到黄河真是太重要了!浑浊无比的黄河水太可爱了!那时,黄河大堤上,时而会见到翘首以待的老乡,面对黄河呼喊着:“黄河啊,你咋就不来水了呢?” 首都北京严重缺水。 P8-10

一江清水北上 作者简介

裔兆宏,笔名金陵栖、照泓,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华西大学路遥文学院教授,《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编委。先后发表和出版过散文、杂文、小说、电视剧本、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其500万多字。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