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荀彧(上、下)

荀彧(上、下)

作者:唐佳新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76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54.9(5.5折) 定价  ¥9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荀彧(上、下)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5105679
  • 条形码:9787205105679 ; 978-7-205-10567-9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荀彧(上、下) 本书特色

《荀彧》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小说,很适合各类版权开发,在本部作品中,荀彧从王佐之才,到居中持重、未能其志,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将东汉末年的动荡,曹操与袁绍、董卓、吕布争权夺势,以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突出了荀彧在其中不可多得的政治形象,塑造出一个果敢、坚韧、心存正义、不屈不挠的人物形象,弘扬了中华精神、传播了中华文化。

荀彧(上、下) 内容简介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朝廷政治腐败,外戚宦官干政,国家动荡不安。荀彧在乱世中脱颖而出,被人称为“王佐之才”。荀彧年少有为,又得名士推举,于永汉元年(189)被举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从此,这位荀子的后代,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辅佐曹操,同谋大业,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宏图伟业,成为了当时卓有名望的政治家、谋略家。

荀彧(上、下) 目录

**章 唐秀娘芳心暗许 荀文若初露锋芒/ 001
第二章 举孝廉任守宫令 弃官位为颍川人/ 008
第三章 避战祸举家迁离 荀友若说客冀州/ 015
第四章 摆宴席待为上宾 早断言不成大事/ 022
第五章 奔曹操得封司马 颍川人遭遇战祸/ 029
第六章 黄巾军势力大盛 曹孟德初败菏泽/ 036
第七章 荀司马巧提妙计 黄巾军溃败青州/ 043
第八章 求贤士招揽程昱 曹族人殒命琅琊/ 050
第九章 卞夫人激发斗志 报父仇血洗徐州/ 057
第十章 昔好友密谋背叛 谋先机鄄城布防/ 064
第十一章 吕温侯入主兖州 夏侯惇星夜驰援/ 071
第十二章 唐秀娘明义自尽 义为先单骑赴约/ 078
第十三章 无惧意舌退郭贡 说靳允范县平安/ 085
第十四章 平原战骑兵冲阵 青州兵溃不成军/ 092
第十五章 曹孟德偷袭得胜 吕温侯反围曹军/ 099
第十六章 猛典韦矛戟冲阵 荀司马妙计救援/ 106
第十七章 探伤兵击节感叹 望星空夜半情伤/ 113
第十八章 曹家军兵临城下 吕温侯被困濮阳/ 120
第十九章 濮阳城诱敌设计 断退路火烧东城/ 127
第二十章 曹孟德败走城东 程县令为女求媒/ 134
第二十一章 花园内荀彧思妻 家宴上程氏生情/ 141
第二十二章 兖州内秋日蝗灾 吕温侯濮阳退兵/ 148
第二十三章 逢大灾战事暂停 筹粮草初定屯田/ 155
第二十四章 众将军质疑军屯 荀司马答疑解惑/ 162
第二十五章 解纷说众人折服 微服访酒楼闲话/ 169
第二十六章 品屯田心有无奈 诉衷肠两情相依/ 176
第二十七章 接任命鞠躬尽瘁 众将军携手支持/ 182
第二十八章 忆少年风华正茂 赶寒潮人定胜天/ 189
第二十九章 荀文若提亲程氏 曹孟德亲为媒人/ 196
第三十章 送聘礼吉祥如意 迎粮队锦上添花/ 203
第三十一章 思秀娘义庄探望 披红袍再做新郎/ 210
第三十二章 红烛夜新婚燕尔 付真心城门赈粥/ 217
第三十三章 到义庄拜见原配 自荐报知遇之恩/ 224
第三十四章 施妙计不惧人言 占吉卦困龙得水/ 231
第三十五章 曹孟德意图徐州 荀司马推心置腹/ 238
第三十六章 抢麦收许都定计 吕温侯败走徐州/ 244
第三十七章 平兖州百废待兴 丰收年程氏有喜/ 250
第三十八章 占先机书信董昭 得商道提点许氏/ 257
第三十九章 得提点广开私塾 寒风起再行赈粥/ 264
第四十章 开商路交易匈奴 得封号建德将军/ 271
第四十一章 落许县荀彧选址 荀三兄千里来投/ 277
第四十二章 筑基业杀伐果断 再得封镇东将军/ 285
第四十三章 上中梁家财兴旺 程文倩喜得贵子/ 291
第四十四章 袁本初痛失良机 曹孟德进京勤王/ 297
第四十五章 入洛阳觐见天子 护圣驾迁都许县/ 304
第四十六章 汉天子心怀忧虑 定计策二虎竞食/ 311
第四十七章 曹孟德右臂中箭 袁公路称帝建号/ 318
第四十八章 寿春城兵败袁术 伐张绣无功而返/ 325
第四十九章 定大计品评袁绍 试董承天子明言/ 332
第五十章 尚书令一锤定音 曹孟德斩杀吕陈/ 338
第五十一章 展武力田间围猎 大将军箭拔头筹/ 345
第五十二章 袁本初掌控四州 荀令君谋划从容/ 351
第五十三章 惜英雄曹操重义 朝堂上挥斥方遒/ 358
第五十四章 衣带诏董承受命 夷三族怒震朝纲/ 365
第五十五章 述往事明晓大义 袁本初犹豫不决/ 372
第五十六章 退刘备张绣归降 郭奉孝十胜十败/ 379
第五十七章 关云长阵斩颜良 观跷板触类旁通/ 386
第五十八章 稳军心力守官渡 袁本初内论不一/ 392
第五十九章 得先机乌巢烧粮 败袁绍官渡大胜/ 399
第六十章 年关至皇后有孕 尝疾苦后继有人/ 405
第六十一章 贺新年普天同庆 度关山心系黎民/ 412
第六十二章 再出兵收复仓亭 程文倩进宫伴后/ 419
第六十三章 为家业明哲保身 细剖析君忧臣患/ 426
第六十四章 汉天子喜迎麟儿 程文倩伴后有功/ 433
第六十五章 军谯令百年之后 袁本初病逝冀州/ 440
第六十六章 请表封万岁亭侯 循古制欲复九州/ 447
第六十七章 荀令君表冀州牧 留许县持重居中/ 453
第六十八章 观时势举荐贤才 忆往昔哭诉求助/ 460
第六十九章 拒试探留下隐患 闲谈中定下乾坤/ 467
第七十章 兴水利重视海运 重情义抵足而眠/ 473
第七十一章 定四州请封三公 力推辞忠义难全/ 479
第七十二章 信天命生不逢时 顺时局远征乌桓/ 485
第七十三章 郭奉孝病逝乌桓 曹孟德怒免赵温/ 492
第七十四章 复丞相废除三公 失权力意终难平/ 498
第七十五章 战孙权赤壁落败 心依旧志在千里/ 505
第七十六章 曹丞相下求贤令 提声望收复关中/ 511
第七十七章 得封赏赞拜不名 察神色董昭进言/ 518
第七十八章 拒九锡义正词严 曹丞相心不能平/ 525
第七十九章 商大计再伐江东 荀令君拜别圣上/ 532
第八十章 程文倩依依惜别 到谯郡以为劳军/ 539
第八十一章 离别前旧事重提 空食盒恩断义绝/ 546
第八十二章 为家国舍生殉节 情已断人过留痕/ 553
第八十三章 叹敬侯恪守誓言 荀令君名垂千古/ 560


展开全部

荀彧(上、下) 节选

东汉光和二年(179)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春日的颍川郡,十里长堤,柳绿花红。颍阴县城内热闹非凡。因为这一天是县里士族荀家的“小神君”娶亲的好日子。通往荀府的街道两侧,被百姓挤得水泄不通,大家纷纷议论着这场婚礼的男女双方和聘礼嫁妆。只因为这一段姻缘的来龙去脉,早就被好事者打听得清清楚楚。这新嫁娘是当朝的宦官中常侍唐衡的女儿。据说那宦官唐衡本来是要将女儿嫁给汝南傅公明的。那傅公明是什么人?那是殷商时期“圣人”傅说的后人,怎么可能娶宦官之女?唐衡在傅公明那里碰了钉子,转而就打上了颍川荀家的主意。荀家当时是荀绲当家,他忌惮宦官的权势,不得不应了下来,以小儿子荀彧求娶。也幸亏荀彧自小熟读诗文,七八岁就能吟诗作赋,颇有其祖父“神君”荀淑风范,十三四岁竟然就承了其祖父的名号,被尊称为“小神君”。靠着这等才名,大家虽然是议论纷纷,说那唐衡仗势欺人,却不说荀家阿谀逢迎当朝权宦了。此刻,百姓们议论*多的还是那嫁妆。唐家女儿出阁,嫁妆足足陪送满了六十四抬,外加十六只樟木箱子。*前边是一架楠木雕花六柱床,六根立柱落在床沿四角和床前圆形雕花台座上,那台座左麒麟张牙舞爪,右彩凤展翅欲飞,前方挂檐镂空浮雕着人物、花鸟、鱼虫,无不是栩栩如生。跟着梳妆台、红橱、床边柜、卧榻、画桌、琴桌、八仙桌……全都是红木制作,雕刻着精细的花纹,色彩分明,春凳上还放置着大红的被褥,贴着喜花。大件足足走了三十二抬,接着就是八抬的铜器、八抬的银器、八抬的瓷器、八抬的锡器,然后就是十六只樟木箱子。那箱子全都是打开的,露出里面的合欢被、鸳鸯枕、龙凤巾,再就是各色的丝绸布帛,*后两个樟木箱子里竟然是整整两箱子的书,*上面的醒目位置就是儒家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有老子的《道德经》……真真是十里红妆。荀家此刻朱门大开,前来贺喜和观礼的宾客们络绎不绝。荀家族长荀绲官封济南相,济南王刘康虽然没有亲自前来观礼,但是派管家送上了一份厚礼。与荀绲同朝为官的同僚,颍川的乡绅大户,纷纷前来。大门口荀绲的长子并管家亲自迎客,只听着唱喏的声音连绵不断。“南阳何颙,前来给荀相道喜了!”大门口,何颙双手奉上拜帖,管家急忙通报,荀绲亲自到门口相迎。“相国大人,恭喜恭喜。”何颙先是一揖。“见过长史大人。”荀绲急忙还礼道,“长史大人快快请进。”说着亲自挽了何颙的胳膊:“本以为长史大人还在洛阳,赶不及小儿的婚礼。”何颙哈哈笑道:“久闻‘小神君’大名,一直无缘相见,我一听说小郎君好事将近,这不就急忙忙赶回来,幸好这一路车马顺当。”荀绲谦虚道:“小儿顽劣,都是乡邻们抬举。”会客厅内,颍川几大士族的家主和荀绲的同僚都在,又是一场热热闹闹的互相引见,新郎官荀彧也穿着大红的新郎袍从内室出来。荀彧年方十六,正是少年意气风发之时,长眉斜飞入鬓,明眸光彩照人,红袍衬托下玉树临风,进了会客大厅内先缓缓作了一揖,朗声道:“晚生见过各位大人。”人还没有走近,已经带过来一阵香风。却是这荀彧自幼就喜欢熏香,起居所在一日不可无香,久而久之,身上就带了香气,行走坐卧处,余香不绝。众人这才落座,又纷纷站起来还礼,只看着少年意气风发,纷纷赞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小神君颇有乃祖父之风。”荀绲听着这赞许之词,心中很是受用,拉着小儿的手,一一为荀彧介绍这些长辈。到何颙这边时,荀绲含有深意道:“何长史年轻时游学京师,显名于太学。彧儿,你若是得长史一句提点,当受用无穷。”荀彧哪里听不出父亲的深意,立刻躬身长长一揖道:“晚生见过长史大人,晚生曾听家父言明,长史大人渭以泾浊,玉以砾贞。物性既区,嗜恶从形。乃晚辈等楷模。”何颙闻言,心中大喜,他亲自挽了荀彧的手,细细看去。见这少年身形虽然还没有完全长开,眉宇中却已然带着书生气概,眼神清明,言辞恳切,顿时生出了爱才之意,起了提拔之心。从汉武帝时候起,就出现了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这种被推举的人才,必然是要德行、才学和能力兼备,还要有名门望族的名士举荐,此时,正是个好时候。且荀绲也有此意,何不成人之美?何颙再端详片刻,频频点头,赞道:“文若(荀彧的字)少年英才,他日必将是王佐之才啊!”荀绲大喜。他只盼着何颙能看在荀彧大喜之日的面上,给一两句提点,不想,何颙竟然给出了“王佐之才”的评价。这一场婚礼之后,何颙的这句评价将迅速被传播开,荀彧的名声,将如日中天。在座的宾客也都大惊。何颙的这句评价,给了荀彧极高的赞誉,若不是了解何颙的为人,大家当以为这是阿谀逢迎之词。但正如大家对何颙的评价:渭水因为泾水浑浊才显出它的清澈,美玉因处在碎石当中才显出它的坚贞。何颙人品高洁,又怎么会轻易为了一小儿,而失了自己的身份?“吉时到——接新人了——”门外高声唱喏,新娘的六十四抬嫁妆已经抬进了门,整整齐齐地摆在院子的一侧,新娘的花轿也到了门前。鞭炮声声,唢呐阵阵,荀彧此刻是真正的意气风发。他握着牵红的一端,看着牵红另一端从花轿上盈盈走下来的新嫁娘。繁复的嫁衣隐藏不了她婀娜的身段,红盖头遮不住她如凝脂的肌肤。手指纤纤如嫩荑,牵住了牵红的另外一端。

荀彧(上、下) 作者简介

唐佳新,女,职业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有《谜失》《多宝佳人》《桂花飘香夜雨时》《有我在》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