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证明评价论:基于证明责任功能异化的思考

证明评价论:基于证明责任功能异化的思考

作者:张锦著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54.6(7.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证明评价论:基于证明责任功能异化的思考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455290
  • 条形码:9787550455290 ; 978-7-5504-552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证明评价论:基于证明责任功能异化的思考 本书特色

事实认定方法、 证明责任等一直是诉讼法学领域老生常谈的话题。2021 年 9 月*高人民法院出台的 《*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审民事案件标准的通知》, 将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提至 5 亿元、 1 亿元, 意味着基层人民法院将管辖大部分**审民事案件, 也即大部分民事案件的事实应交由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审理查明。同时发布的 《关于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的实施办法》提出, 基层人民法院重在 “准确查明事实、 实质化解纠纷”。 可以预见, 未来基层法官势必面临案件数量增加和审理难度增大的巨大压力,法官查明事实的活动需要更简洁、 有力的理论支持。

证明评价论:基于证明责任功能异化的思考 内容简介

2021年9月*高人民法院出台《*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审民事案件标准的通知》将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提至5亿元、1亿元,意味着基层人民法院将管辖大部分**审民事案件,也即大部分民事案件的事实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审理查明。同时发布的《关于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四级法院的职能定位,为实现审判重心进一步下移,明确基层人民法院重在“准确查明事实、实质化解纠纷”。可以预见,未来基层法官的案件压力势必大幅增长,基层法官审理查明事实的能力需要有力的理论支持。 由于种种偏见,学界对证明责任非常重视,对抽象的理论关注得多,而对法官职权活动以及具体证明过程的研究则少有人问津。实践中,证明责任理论与实践隔阂十分严重。法官动辄以证明责任作为结论,并未督促当事人积极举证,降低了证据的价值,证明责任掩盖了法官履行查明事实的职责的诸多问题。确立一个专门的概念,围绕法官查明事实的职权活动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这无疑既因应司法实践难题,又具有理论创新的成果。

证明评价论:基于证明责任功能异化的思考 目录

1 导论 / 1

1. 1 问题由来: 证明责任流行与证明评价缺失 / 1

1. 2 文献综述 / 4

1. 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0

2 实证分析与折射的问题 / 13

2. 1 样本选择 / 13

2. 2 三地判决结果和理由的数据分析 / 14

2. 2. 1 三地胜诉比例差异的初步分析 / 14

2. 2. 2 判决常用理由的数据分析 / 15

2. 3 案例折射的双重问题 / 18

2. 3. 1 证明责任分配的乱象 / 19

2. 3. 2 法官心证的问题 / 21

2. 3. 3 结论 / 28

3 问题的根源 / 30

3. 1 证明责任功能异化 / 30

3. 1. 1 实务走入简单的主观证明责任误区 / 30

3. 1. 2 未真正发挥证明责任的脊梁作用 / 39

3. 1. 3 进口理论的消化不良兼论英美的启示 / 432 . 证明评价论———基于证明责任功能异化的思考

3. 2 证明评价的失位与失范 / 48

3. 2. 1 法官职权活动的相关理论不足 / 49

3. 2. 2 一个深层因素———自由心证受抑制 / 55

4 解决路径: 正确理解和运用证明评价 / 64

4. 1 证明评价的理论概述 / 65

4. 1. 1 重构证明评价概念 / 65

4. 1. 2 证明评价的理论基础———真实完全义务 / 68

4. 1. 3 诉讼合作主义运行的重要制度: 释明权 / 77

4. 1. 4 证明评价内容、 范畴、 体系 / 81

4. 2 证明评价主体、 依据与标准 / 85

4. 2. 1 证明评价的主体 / 85

4. 2. 2 证明评价的依据: 经验法则 / 87

4. 2. 3 证明评价的标准: 证明度 / 92

4. 3 诉讼实践中证明评价的运行 / 95

4. 3. 1 证明评价的关键: 提取要件事实 / 95

4. 3. 2 证明评价边界: 合理配置证明评价与证明责任功能 / 103

5 结语 / 117

参考文献 / 120

附录 1 三地判决裁判理由摘要 / 128

附录 2 文书提出义务的规定 / 174

附录 3 我国关于虚假诉讼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 / 176

附录 4 我国关于释明权的法律规定 / 178

致谢 / 180


展开全部

证明评价论:基于证明责任功能异化的思考 作者简介

张锦,女,41岁,四川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诉讼法研究。现已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在国内法学、综合类社会科学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12年中级法院工作经历,担任法官审理了上千件民商事诉讼案件。2014年4月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从事民事诉讼教学科研工作,同时从事兼职律师。张锦老师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学术成果对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意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