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文化政治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73.5(7.5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化政治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810287
  • 条形码:9787522810287 ; 978-7-5228-102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化政治学 内容简介

《文化政治学》主要围绕文化政治学这一全新研究领域,对文化政治学的学科定位、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的政治学意义进行探究。文化政治学是对文化现象进行政治学研究的学问,它基于政治学研究的立场,运用政治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文化现象进行探究,着重研究文化现象背后的政治学意义。本书主要围绕物质文化与政治、制度文化与政治、精神文化与政治、思想道德建设与政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政治、文化事业产业与政治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全面梳理了文化范式对政治学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文化政治学 目录

导论何为文化政治学/001

一文化政治学的研究对象/002

二文化政治学的学科定位/008

三文化政治学的研究意义/011

**章建筑与政治/014

一建筑与政治的关系/014

二当代中国建筑风格与政治/017

三中国建筑风格的发展/022

第二章语言与政治/026

一语言的政治属性/027

二话语与霸权/035

三声入心通:现代中国的国语构造/039

第三章科技与政治/046

一科学与科学文化的定义/047

二科学与科学文化的政治价值/053

三政治生活的科学化与反思技术政治/060

第四章艺术与政治/068

一戏剧与公民教育/069

二绘画的两种政治功能/075

第五章经济制度与政治/086

一经济制度及其文化要素/086

二土地制度与农耕文化的叠合/093

三经济制度中的文化认同及构建/100

第六章政治制度与政治/104

一政治制度及其文化规约性/104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对民主制度的文化塑造/110

三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与政党制度文化建设/115

第七章文化制度与政治/120

一制度文化与文化制度/120

二文化制度与政治/126

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文化制度/132

第八章社会制度与政治/137

一制度文化中的社会制度/137

二社会制度与政治的关系/143

三中国社会制度建设的现实实践/148

第九章生态文明制度与政治/152

一生态文明制度内涵及其有机构成/152

二生态文明制度的环境政治学溯源/154

三生态文明制度的政治哲学理路/160

四生态文明制度的中国政治实践/165

第十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政治/17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17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起/17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181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意涵/183

第十一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政治/191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观念/191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92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基层社区治理创新/194

第十二章对外文化交流与政治/198

一对外文化交流概述/198

二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点工作/208

三中外人文交流的方法和路径/216

后记/218


展开全部

文化政治学 节选

  《文化政治学》:除了推动社会政治文化的进步以外,科学和科学成果还在政治事务的各个具体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政治日益理性化、科学化。首先,近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不仅仅是启蒙意义上的,而且还通过科学的具体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模式,促进了公民之间的平等交流,从而创造出民主制度赖以有效运转的政治文化。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其名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所分析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播技术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兴起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技术为媒介的公共领域是代议民主制度的公共文化基础。计算机和互联网兴起以来,大众沟通方式又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递演变为社交媒体的双向互动,冲击了媒体寡头对信息的单向控制,信息传播进一步扁平化和瞬时化,深刻改变了现代民主社会的运作方式。当然,从反面而言,社交媒体的一些弊病也大大刺激了部分国家民粹主义的兴起,也是部分国家政治动荡甚至陷入内战的催化剂。早在20年多前,后来才声名卓著的美国宪法学家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中就预言了信息茧房和虚拟串联将可能会带来的群体极化现象,他担忧公共媒体的衰落、网络空间的群体极化会严重威胁民主制度所赖以生存的慎思明辨。事实证明,近些年来欧美国家极右翼势力的抬头,无疑与当时极端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高度相关。其次,科学技术促进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近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为“民族一国家”(Nation-State)、官僚机构等现代政治建制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在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产生之前,传统国家机器缺乏相应的国家统治技术,中央政府甚至只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只能依赖于军事、附庸、羁縻和分封等封建统治方式对松散的领地进行较为间接的统治。直到工业革命以来,铁路、公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达才为近代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央政令和基层状况两方面信息的不断上传下达才成为可能。例如,依赖于发达的统计和计算能力,依赖于准确的数字化管理手段,现代国家才拥有了强大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能力,并日益渗透到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方方面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是与现代国家统计与各种数据普查的需求直接相关的。著名的计算机巨头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由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尔瑞斯建立,其*初的业务就是为美国人口调查局生产机械式计算机。在198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中,统计学家借助机械式计算机,仅用6周就完成了以前需要很多年才能整理完毕的工作。可以说,没有统计与计算机学科的进步,就没有强有力的现代国家统治能力。再次,现代政府已经不再是古典的司法型政府,而是从“守夜人国家”转变成了身兼监管和服务双重职能的现代政府。其监管与服务的领域遍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在1926年,美国早期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莱昂纳多·怀特(Leonard White)就揭示了当时美国政府对技术专家的仰赖:“我们可以发现在行政服务部门中,有了解所有关于控制水传播疾病知识的官员,也有对小麦锈病现有资料了如指掌的官员,还有不会被为国家公园服务拨款而‘难倒’的官员。这些官员不仅仅对那些淹没在提案中的立法委员是有用的,他们简直就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就是政府。”在许多年后的今天,政府的公共行政领域进一步扩展,专业技术部门本身就成了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职能履行所涉及的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等行业监管和产业政策问题都依赖于大量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细节。实际上,在现代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科学家本身就是重要的政策制定者,其角色绝不仅是政府的顾问。例如,在我国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但我们在进行基建项目时仅环境评价一项就涉及地质、大气、水文等多个不同的专门学科。在我国日益重视生态环境发展的背景下,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格和规模都不断提升,并且涌现出一批有深厚环境科学学术背景的专家型官员、学者型官员。*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与演变,也导致了全球化的兴起,全球同此凉热。从发现新大陆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的早期全球化,再到反殖民主义运动的兴起和亚非拉现代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再到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都是由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成的。人类跨国交往经历了轮船、飞机到互联网的不断迭代升级,民族主义和世界公民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思想意识在人类思想中不断碰撞。此外,一方面人类战争手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升级,另一方面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发明根本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的运行逻辑,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尽管地区冲突延绵不断,甚至爆发大国操纵下的代理人战争,但是大国为了避免走向全面冲突和核战争而避免直接下场,尽量以各种政治与外交手段管控分歧、相互妥协,大国之间的核平衡反而导致了“刺刀之下的和平”。二战结束以来的时期仍然是近代以来相对和平的时期。当然,核不扩散也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话题,国际社会中的有识之士主张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早在1955年,以爱因斯坦为首的11位著名的科学家(其中10位都是诺贝尔奖得主)就公开发表宣言:“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他们寻求和平的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这份宣言充分体现了科学共同体中的和平精神和公共关怀。……

文化政治学 作者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历史悠久。1980年,我校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参加中国政治学会筹备及成立大会。1984年,开始招收政治学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连续获评重庆市重点学科(2011、2017),在教.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C+、重庆第1位。政治学学科组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拥有一支团结创新、踏实稳健、优势突出、潜力巨大的团队,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人,博士人,海归博士人,博士生导师12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