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基础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程

基础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程

作者:杜英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2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44.7(6.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9.7(7.2折)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基础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程 版权信息

基础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程 内容简介

  《基础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程》是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尤其是基础医学专业入学新生的状况,调研分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多学科教师论证、编写。  《基础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程》共分为7个章节。首章基础医学专业概论,主要对基础医学进行概述,让学生了解基础医学的内涵、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国家标准、医学发展史和发展前景。第二章为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价值观,介绍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思想品质、专业素质、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章为基础医学教学能力培养,让学生了解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等。第四章为基础医学科研能力培养,重点介绍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科研兴趣、课题申报和论文写作等。第五章为现代医学技术与伦理,通过几个生动案例,诠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第六章为我国医学科研人员典范介绍,通过对我国几位著名医学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领悟医学的魅力、探索中的付出和收获的幸福,树立为医学科学事业奋斗的信念。第七章为基础医学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主要阐述学术演讲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及其在职业素质提升中的作用。  《基础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程》是学生了解基础医学专业的一扇窗,可作为基础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生物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以及其他理科、工科学生的通识课教材或课外参考书。书中不仅全面介绍了基础医学专业及其特点以及学生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列举了迄今为止所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主要成就,并配以医学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生动案例和动人的事迹,既增添了《基础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基础医学专业的内涵,产生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树立牢固的专业信念和远大理想。

基础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程 目录

**章 基础医学概论
**节 学科与专业
第二节 基础医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价值观
**节 基础医学专业思想
第二节 医学与生命价值观
第三节 基础医学专业课程思政

第三章 基础医学教学能力培养
**节 基础医学的知识体系
第二节 基础医学实验技能与方法
第三节 基础医学教学方法
第四节 著名医学教育家介绍

第四章 基础医学科研能力培养
**节 基础医学科研概述
第二节 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科研素养
第三节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第四节 国际化标准与国际交流
第五节 科研诚信与医学科研伦理
第六节 科研论文与学术报告

第五章 现代医学技术与伦理
**节 克隆技术
第二节 基因编辑技术
第三节 转基因技术
第四节 干细胞技术
第五节 组织工程技术
第六节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第六章 我国医学科研人员典范介绍
**节 现代典范人物介绍
第二节 当代典范人物介绍

第七章 基础医学职业素质能力培养
**节 职业素质概述
第二节 学术演讲
第三节 沟通能力
展开全部

基础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程 节选

  《基础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程》:  (2)职业素养、道德伦理在完成政治引导、人文培养的基础上,同时需要加强基础医学学生的职业精神和道德伦理的培养。职业素养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寓爱心和责任心教育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利用专业课课堂加强对医学生道德伦理的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异常,知识经济浪潮汹涌,给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勇于正视职业世界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大学生就业形势,了解职业发展的趋势,为选择并迈向正确的职业发展道路奠定牢固的基础。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改进大学课堂的学习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职业规划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职业发展观,提高职业素质,增强求职就业的竞争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顺利就业,融入社会,实现人生职业理想,走向成功做有效的铺垫。  作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这正是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的调查研究数据表明认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中国社会调查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其次,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作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再次,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  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教育,它根据医学生所处阶段不同,侧重不同。首先,大一、大二年级是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阶段。该阶段正是开设《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课的阶段,思政课堂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应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主。除了理论上的讲授,还可通过志愿者、献爱心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医学生产生同情、分享、捐献、合作、抚慰、关爱、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医德情感的目标。  大三、大四年级是医学生学习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等桥梁学科的阶段,这是医德信念确立阶段,而这一时期的思政课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政课教学正好利用该门课程鲜明的时效性特征,紧紧结合当下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卫生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这也是医德行为的根本目的和方向。医学生一旦牢固树立了医德信念,就能依据自己确定的信念来鉴定自己行为和他人行为的善恶,自觉地依照自己确定的信念去选择行为,所以,确立医德信念是医德教育中的中心环节。确立医德信念后,引导医学生遵守医学道德规范,知道能做什么,什么时间该做什么非常重要。医学道德规范是指,依据一定的医学道德理论和原则而定的,用以调整医疗工作中各种复杂的医疗人际关系、评价医学行为善恶的准则。医学道德规范作为医德意识和行为标准,是医务人员在医学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社会对医务人员的基本道德要求,医学道德规范不仅包括医疗、护理、药剂、检验等临床方面的规范,而且包括科研、预防等领域的规范。  医学中的道德伦理源于人性,孟子说人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只要力所能及,治病救人都是发自内心*朴素的情感,而学医恰恰是让人遵从本性,让人在遇到生命骤然流逝时,能够少一些无奈,多一些践行本性的从容。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说明医学不但是践行本性的而且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大道通途,“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是医学生的精神,医学是人文的!如果把医学比作一个鲜活的人的话,道德伦理就是这个人的主要生命征象,有了道德伦理,医学才有温度,才是能够温暖人心给人带来福音的神圣事业。  (3)科研精神、科研诚信科学态度是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核心。科学态度就是要在探索知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目前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实施早科研、早进实验室开展科研活动,实行导师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导师不仅要规范自身还要耐心教导,确保学生严谨认真地完成操作,并做好实验过程记录。实验完成后,还应教会学生保留原始结果和记录。论文撰写时的署名原则和引用他人学术观点必须标注参考文献的指导,是培养学生学术规范的极好机会。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规则规范意识、强化学术诚信底线、提升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增强战胜失败的勇气和毅力、激发未来从事科研的志趣等,尤其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可积极发挥立德树人的引领作用。因此,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的严格要求,加之导师本人严谨治学的表率作用,将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培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