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科学方法与美学

作者:张双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3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2.3(7.0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科学方法与美学 版权信息

科学方法与美学 本书特色

★双南老师这本书,以超常的思维密度,亲和又实在地对美学界、“科技艺术”界长期纠结又想累了的两个老课题——科技到底,是在干什么?艺术又是在干什么?——给出了新视角的解答。他从“没缺陷、不常见”的审两要素美学观入手,把人类科学探索与对美追求之关系说通了。而作为我个人读此书的收获,是了解了作者如何工作和想事情的方法。 ——徐冰,著名代艺术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多次获得英美艺术奖 ★深入阅读这本书,将在很短的时间的对科学的起源、宇宙的诞生与演化以及人类哲学观,特别是人类对于美的观念演化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将会是特别好的阅读体验。 ——张文宏,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 ★张双南老师的书总是充满睿智,发人深思。他对科学与美的关系的探讨,在我看来算是科学每人文对话的一种大胆并且勇敢的尝试,极具启发性。除了收获知识,本书带给读者更多的是一次科学的洗礼和对美的思考。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科学方法与美学 内容简介

  张双南教授无疑是公认的富有洞见与科学成就的天体物理学家,他也是少有的能够把黑洞、暗物质、天体起源、宇宙起源和太阳系外生命起源几个问题梳理得很清楚的科学家。我们深知,只有自己明白了才能把事情说清楚。把科学与宇宙起源说清楚,让人听明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并不比从事天体物理研究本身更为容易。这本关于“科学方法与美学”的新书,是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为本科生所开设的公选课记录。这一门课程横跨科学的起源、人类对天体与宇宙的认识,*后更是在哲学高度上对美学进行了讨论。能够将这三方面通过逻辑链连接在一起,正好反映了我们人类在宇宙(天)、自然(地)以及美的认识(人)三方面是如何思考并增进认识的。通过张双南教授层层递进的论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张双南教授在科学史上的洞见,更看到了我们人类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是如何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实现智慧增长并迈向更广阔的世界的。如果深入阅读《科学方法与美学》,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科学的起源、宇宙的诞生与演化以及人类哲学观,特别是人类对于美的观念演化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将会是特别好的阅读体验。

科学方法与美学 目录

**章 科学史概要
**节 科学的起源——古希腊科学
世界古代文明与成就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古希腊的数学
古希腊的物理学
古希腊的天文学
古希腊科学的总结
第二节 人类宇宙观的七次飞跃
**次飞跃: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
第二次飞跃:太阳系不是银河系的中心
第三次飞跃:银河系不是整个宇宙
第四次飞跃:宇宙在膨胀
第五次飞跃:宇宙膨胀的根源是大爆炸
第六次飞跃:宇宙在加速膨胀
第七次飞跃:可能有其他的世界和文明
重大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第三节 从天文学到现代自然科学
伽利略:现代自然科学的鼻祖
牛顿是集大成的理论物理学家
天文学和广义相对论
天文学和量子力学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
100年前物理学大厦上空的两朵乌云
爱因斯坦的奇葩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奖历史上量子力学的辉煌和相对论的尴尬
百年现代物理学终于做了个了断
总结
……

第二章 科学方法的起源和建立
第三章 哲学美学的科学批判
第四章 科学的美学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