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东方绘画审美论

东方绘画审美论

作者:彭修银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7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2.0(3.8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东方绘画审美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690724
  • 条形码:9787533690724 ; 978-7-5336-907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东方绘画审美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东方绘画”的概念、地位和特征入手,对代表东方绘画的三大画体——中国的文人画、日本的浮世绘和印度的细密画,在表现主题、创作手法与传统、历史发展均作出概要而精炼的介绍,重点阐述了三大画体的审美特征与美学传统,比较了三大画体的异与同,得出中国绘画*能代表东方绘画审美特性这一结论。本书精选东方经典绘画近150幅,图文并茂,直观展现了东方三大画体的衍变脉络,是了解与研究东方绘画艺术的佳作。

东方绘画审美论 目录

**章 概述
**节 “东方绘画”概念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绘画在东方绘画审美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代表东方绘画的三大画体

第二章 “逸笔”——中国文人画之写意美学传统
**节 “逸”字的语义转换
第二节 “逸”的美学内涵
第三节 文人画写意美学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写意美学的总结

第三章 “顿悟”——文人画之体验美学传统
**节 禅宗顿悟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禅之“顿悟”向审美“顿悟”的转化
第三节 审美顿悟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 “抒发自我,张扬个性”——文人画之浪漫主义美学传统
**节 禅宗的叛逆精神对文人士大夫异端思想的启迪
第二节 文入画浪漫主义美学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天地造化为师”——文人画之现实主义美学传统
**节 文人画后变——写意向写境的运动
第二节 文人画现实主义美学传统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墨戏”——中国文人画艺术本体论之传统
**节 “墨戏”的浪漫历程
第二节 “墨戏”:表现超越与和谐

第七章 “吐墨”——文人画表现论之美学传统
**节 吐墨即表现
第二节 中国古代表现美学的发展
第三节 中西表现美学及其影响下的绘画

第八章 “移情与抽象”——文人画创作论之美学传统
**节 移情与抽象的现代阐释
第二节 中国式的移情与抽象

第九章 “养气”——文人画创作主体论之美学传统
**节 “养气”从哲学范畴转化为美学范畴
第二节 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美学的重要命题“气韵生动”
第三节 “气韵”的历史发展及其含义的演变
第四节 “养气”——文人画家创作主体心理的建构
……

第十章 中国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第十一章 日本浮世绘——作为东方艺术的日本绘画
第十二章 浮世绘美人画的审美特征
第十三章 浮世绘役者绘的审美特征
第十四章 浮世绘风景画的审美特征
第十五章 印度细密画——作为东方艺术的印度绘画
第十六章 莫卧儿细密画的审美特征
第十七章 拉杰普特细密画的审美特征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东方绘画审美论 作者简介

彭修银,文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美学、东方美学、东方艺术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十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1项。著有《东方美学》《中国绘画艺术论》《中国画美学探骊》《中国的绘画——谱系与鉴赏》《日本近现代绘画史》《近代中日文艺学话语的转型及其关系之研究》《中国现代文艺学概念的“日本因素”》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