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跨国政治协作空间及其建构——以欧亚一体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互关系为例

跨国政治协作空间及其建构——以欧亚一体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互关系为例

作者:万青松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68.6(7.0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跨国政治协作空间及其建构——以欧亚一体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互关系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6034110
  • 条形码:9787576034110 ; 978-7-5760-341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跨国政治协作空间及其建构——以欧亚一体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互关系为例 本书特色

针对西方传统 关系理论研究的空间缺席现象,以及我国 关系理论研究创新不足、理论与政策研究脱节等问题,本书提出将“空间”范畴引入 关系研究,尝试为观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世界政治万象提供一种新视角。作者首先对“政治空间”“跨国政治协作空间”“空间再生产”“欧亚空间”等关键范畴进行理论阐述与实证,重点阐释“跨国政治协作空间”是决定区域一体化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 直接和 关键因素之一。然后将这一空间作为理解欧亚一体化过程中呈现出松散、停滞、断断续续、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的分析视角并指出:欧亚一体化面临的诸多制约性因素主要是由空间生产机制的缺陷造成的;解决的 方式就是进行跨国政治协作空间再生产;中国与欧亚 正在推进的“一带一盟”对接,可作为一种再生产新路径。

跨国政治协作空间及其建构——以欧亚一体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互关系为例 内容简介

针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空间缺席现象,以及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创新不足、理论与政策研究脱节等问题,本书提出将“空间”范畴引入国际关系研究,尝试为观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世界政治万象提供一种新视角。作者首先对“政治空间”“跨国政治协作空间”“空间再生产”“欧亚空间”等关键范畴进行理论阐述与实证,重点阐释“跨国政治协作空间”是决定区域一体化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直接和*关键因素之一。然后将这一空间作为理解欧亚一体化过程中呈现出松散、停滞、断断续续、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的分析视角并指出:欧亚一体化面临的诸多制约性因素主要是由空间生产机制的缺陷造成的;解决的很好方式就是进行跨国政治协作空间再生产;中国与欧亚国家正在推进的“一带一盟”对接,可作为一种再生产新路径。

跨国政治协作空间及其建构——以欧亚一体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互关系为例 目录

导论1
**节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第二节探讨中的欧亚一体化问题6
第三节研究目标、方法与理论探索37

**章空间理论的探讨40
**节空间的缘起
——早期经典理论的阐释41
第二节空间的转向
——当代研究的空间潮流43
第三节空间的失语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空间缺席51
第四节空间的在场
——国际政治研究的空间视域54

第二章跨国政治协作空间——理解国际关系的新路径61
**节作为人类特殊活动领域的政治空间61
第二节政治空间的理论来源及其界定63
第三节跨国政治协作空间及其建构逻辑75

第三章区域一体化与跨国政治协作空间建构83
**节国际关系中的区域层次与国际区域83
第二节区域一体化及其理论演进87
第三节区域一体化与跨国政治协作空间的建构逻辑和实证94

第四章为何要用空间理论透视欧亚地区106
**节“欧亚”认知的演进及其寓意106
第二节空间理论透视欧亚地区的出发点153
第三节欧亚空间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当代启示161

第五章欧亚一体化的空间构建进程概述168
**节模仿与惯性引导下的松散空间探索性整合170
第二节有选择、多层次地打造欧亚经济与安全空间180
第三节重塑新的欧亚一体化空间187

第六章跨国政治协作空间视域下的欧亚一体化195
**节金融危机前的欧亚一体化
——跨国政治协作空间的缺失195
第二节金融危机后的欧亚一体化
——跨国政治协作空间的构建209

第七章继续构建欧亚政治协作空间的制约因素225
**节区域发展具体安排尚不完善225
第二节参与主体多元化与互动关系不足228
第三节组织决策、机制运行效率欠佳234
第四节来自区域外部因素的影响236

第八章“一带一盟”对接与欧亚政治协作空间再生产242
**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内涵242
第二节欧亚政治协作空间再生产的新路径
——“一带一盟”对接250
第三节欧亚政治协作空间再生产的未来愿景262
第四节欧亚政治协作空间再生产面临的困难与挑战266

结语272
主要参考文献276
后记299

表目录
表51独联体主要组织机构设置173
表61欧亚经济共同体各成员国占该组织GDP总量比例198
表622007年世界主要一体化组织的经济密度210
表632009年世界各主要地区的出口比重210
表64独联体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指数排行榜211
展开全部

跨国政治协作空间及其建构——以欧亚一体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互关系为例 作者简介

万青松,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兼任上海市高校智库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主管;主要从事当代大国关系、俄罗斯内政外交、欧亚地区国际关系等研究与教学工作。 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上海市政府重点决策咨询等多项课题。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Россия в г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1部译著《俄罗斯与中国:共建新世界》(人民出版社,2019)。入选2016年度上海市“晨光计划”人才项目。曾于2014-2015年在莫斯科国立大学访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