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世纪以来出土简帛文献美学思想研究

20世纪以来出土简帛文献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谭玉龙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2.3(5.5折) 定价  ¥9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世纪以来出土简帛文献美学思想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664155
  • 条形码:9787516664155 ; 978-7-5166-641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世纪以来出土简帛文献美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三编,**编主要关注简帛文献中的儒家美学思想,通过对《性自命出》《五行》《保训》《孔子诗论》等的考察,论述了早期儒家美学彰显出的“尚情”、“乐感”、“贵中”、“崇德”等精神特质;第二编主要关注简帛文献中的道家美学思想,不仅通过对不同版本的《老子》的研究,勾勒出先秦两汉老子美学的嬗变轨迹,又分析了《黄帝四经》反映出的黄老道家美学思想,重新审视了早期儒道美学的关系;第三编通过对银雀山汉简、王家台奏简、西北简牍等秦汉简帛中的美学思想的分析,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秦汉美学思想的研究。研究旨在在出土简帛文献美学思想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简帛美学”这一简帛学的分支学科和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方向,让出土文献美学思想研究与传世文献美学思想研究之道,推动中国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育精神”的弘扬提供更多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原初话语。

20世纪以来出土简帛文献美学思想研究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海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编 出土简帛文献中的儒家美学思想研究
**章 战国竹简与先秦儒家美学之“美”论
一、“逸者不美”:清华简《芮良夫毖》与前儒家时期的“美”论
二、“里仁为美”:孔子与儒家“美”论思想的创立
三、竹简文献与战国儒家美学之“关”论的多元化发展
四、结语
第二章 战国楚简与儒家美学之“尚情”论
一、“性自命出,命从天降”:儒家美学尚情论的哲学始基
二、“情生于性”“情出于性”:儒家美学之尚情论
三、从“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到“言以词,情以久”:儒家审美诉求的另一面
四、结语
第三章 简帛《五行》与儒家美学之“乐感”精神
一、“有德者,必有言”:先秦儒家美学之“德”观念的生成
二、“不乐无德”:简帛《五行》与先秦儒家“乐感”美学
三、“乐”:君子之“天人合一”境界
四、结语
第四章 清华简与先秦美学之“贵中”精神
一、“度至于极”:清华简《命训》中的“中”观念
二、“敬哉!勿淫!”:清华简《保训》中的“中”思想
三、“从容中道”:先秦儒家美学之“贵中”精神
四、结语
第五章 上博简《孔子诗论》与先秦儒家诗歌美学思想
一、“志-情-意”:诗歌本质论
二、“譬”“拟”“喻”:诗歌创作论
三、“童而偕”:诗歌品评论
四、结语
第六章 战国竹简与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新论
一、“性一情”: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本体论
二、“徇句遏淫,宣仪和乐”: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教化论
三、“无声之乐,无体之礼”:先秦儒家音乐美学境界论
四、结语
第二编 出土简帛文献中的道家美学思想研究
第七章 多种版本《老子》的发现与出土
一、郭店楚墓竹简《老子》
二、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
三、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
四、结语
第八章 郭店楚简《老子》的美学思想
一、“道”之一无所限与“大音希声,天象无形”
二、“道”之浑然整全与“关与恶,相去何若”
三、“道”之自然无为与“大巧若拙”
四、“道”之囊括万有与“故大道废,安有仁义”
五、结语
第九章 简帛文献与先秦《老子》美学思想的拓展
一、本体之“道”向本体宇宙论之“道”的演进
二、“道”之性质的丰富
三、“上善若水”,“故几于道矣”
四、对“仁”“义”“礼”“智”等的否定
五、其他美学观念和命题的提出
六、结语
第十章 帛书《黄帝四经》与先秦黄老道家的美学思想
一、“道有原而无端”,“合之而涅于美”
二、“华之属,必有核,核中必有意”
三、“唯圣人能尽天极,能用天当”
四、结语
第十一章 其他道家简帛文献中的美学思想
一、上博简《恒先》中的文艺发生论和本质论
二、清华简《汤处于汤丘》中的关学思想
三、定州汉简《文子》中的美学思想
四、结语
第十二章 简帛文献与早期儒道美学之关系
一、以“仁”为关与以“道”为美
二、“好美如好缁衣”与“关与恶,相去何若”
三、“无声之乐”与“大音希声”
四、以“水”比德与以“水”显道
五、结享吾
第三编 出土简帛文献中的其他美学思想
第十三章 银雀山汉墓竹简中的审美观念
一、以音乐、文采等为“末作”
二、崇尚“无形”
三、“恬淡随意”
四、结语
第十四章 出土秦简中的美学思想
一、“为吏之道”与伦理一政治美学
二、“善女子之方”与女性的人格之美
三、“天下之物,无不用数者”与“数”本论美学
四、结语
第十五章 西北简牍文献中的审美观念
一、“背人(仁)忘义,唯色是存”
二、“官兴礼乐,以风天下”
三、“利善剑”与“币剑”
四、结-语
第十六章 出土易学简帛文献的审美阐释
一、帛书《二三子问》以龙为“大”的审美观念
二、帛书《二三子问》对“圣人之言”“内大美”和“鼓乐”的态度
三、秦简《归藏》以“燕”为美的审美观念
四、结语
余论 关于构建“简帛美学”的初步设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20世纪以来出土简帛文献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谭玉龙,1986年生,四川乐山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艺美学博士后。现任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编辑,兼任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文艺专家、重庆市第三批社会科学普及专家、重庆市艺术美学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委会副秘书长等职,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宗教学研究》《音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6项,其他项目5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