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水稻形态建成与高产技术

水稻形态建成与高产技术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2-01
开本: 29cm 页数: 12,531页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142.6(7.2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水稻形态建成与高产技术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586983
  • 条形码:9787561586983 ; 978-7-5615-869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水稻形态建成与高产技术 本书特色

水稻的器官建成具有其生物自身的遗传发育规律和特点,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水稻器官建成是产量形成的基础。本书是作者几十年来在水稻器官建成、福建水稻气候生态以及水稻高产技术等几方面的研究成果汇编,共分四章。**章研究水稻器官发育形态解剖、水稻幼穗发育进程以及水稻高节位腋芽萌发发育进程和幼穗发育的相互关系。第二章研究福建省的自然生态气候特点,周年变化规律,水稻分布与适宜种植时期,*佳生育期调节等。第三章介绍了有关水稻生理生态及高产技术研究。第四章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水稻再生栽培技术研究。

水稻形态建成与高产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来在水稻器官建成、福建水稻气候生态以及水稻高产技术等几方面的研究成果汇编。本书分为:水稻形态建成、福建水稻气候生态、杂交稻产量构成与高产技术、再生稻产量构成与高产技术、稻作发展的综合分析,共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水稻器官的相关生长和形态诊断、水稻再生分糵的叶原基和幼穗分化发育及与茎叶的同步生长、水稻幼苗根叶伸长动态观察等。

水稻形态建成与高产技术 目录

**章水稻形态建成 一、水稻器官的相关生长和形态诊断· 二、水稻再生分蘖的叶原基和幼穗分化发育及与茎叶的同步生长 三、水稻幼苗根叶伸长动态观察 四、水稻花粉发程与冠层茎生器官的同步生长 五、水稻各节位节根及各级侧根的萌发特 六、水稻根系在土壤中的伸展、分布和形态状 七、超高产水稻根系发育形态和机能· 八、再生稻根系形态和机能及与产量的关联 九、水稻不同土壤生态的根系形态和机能 十、水稻不同养分生态的根系形态和机能 第二章福建水稻气候生态 一、早稻品种“倒种春”生育特及气候生态适应观察 二、水稻“矮脚南特”在高山区早季栽培的生育特和气候生态适应观察 三、福建山区双季稻冷害的调查研究 四、龙海县稻稻麦三熟气候资源及合理利用…五、龙海县双季稻生育期的合理调整 六、福建龙海太阳辐射与粮食作物光合生产关系研究七、福建亚热带山区水稻生态和丰产技术体系 八、闽恢3301配制的4个杂交稻品种的光温特研究九、福建省气温变化规律及与稻作的关系十、福建省日长及与稻作的关系· 第三章杂交稻产量构成与高产技术 一、杂交稻高产攻关田的产量构成和调控技术二、杂交稻高产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三、杂交稻茎蘖成穗规律观察… 四、杂交稻高产群体干物质及贮藏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运转五、杂交稻高产群体的氮、磷、钾素积累运转· 六、杂交稻施氮水平效应研究· 七、杂交稻氮、钾肥的吸收积累特和合理施用八、超高产水稻生理生态特与栽培技术研究 九、每公顷17~18t超高产水稻的生理生态特观察十、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群体结构及其生态关联… 第四章再生稻产量构成与高产技术 一、再生稻产量构成及丰产综合技术研究 二、再生稻稻桩对再生季产量的形态生理学效应…三、再生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及产量效应 四、再生稻再生季碳水化合物及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运转规律 五、再生稻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生产… 六、再生稻茎生腋芽的生育特观察…七、再生稻气候生态及播种齐穗期· 建山区单季稻和再生稻早播气候效应观察· 九、南方再生稻高产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 十、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超高产特及调控技术 十一、再生稻超高产结构及其调控· 辐占作再生稻机械化生产的形态状和高产栽培技术十三、甬优2640再生季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第五章稻作发展的综合分析 一、中国稻作超高产的追求与实践 二、闽台稻作生产及科步比较与评述· 三、福建省中低产区稻作现状和增产途径·四、闽南粮食三熟超高产研究初报· 五、福建龙海稻菇生产系统的养分循环和有机质平衡·六、冷烂田的稻根发育和排渍调根增产效应·七、杂交稻制种母本机插技术研究… 附录本课题组已发表研究论文列表
展开全部

水稻形态建成与高产技术 作者简介

黄育民,1956年8月生,研究员、厦门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2年福建农学院本科毕业,1987年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89年与1991年先后两次赴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和日本东北大学农学部进修,1996年福建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从事水稻形态建成、高产技术与遗传育种研究40多年,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委、市等重点研究课题30多项,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参与《中国水稻》福建部分的编写工作。先后获得国家星火科技三等奖、农业部丰收一等奖、福建省星火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1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学奖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