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农业起源和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

农业起源和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88.0(7.9折) 定价  ¥2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农业起源和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34778
  • 条形码:9787030734778 ; 978-7-03-07347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农业起源和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可供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地球科学及植物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农业起源和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总结了早期农作物遗存鉴定的新技术、新方法,包括植物大遗存、微体遗存和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研究的新成果,介绍了早期农业起源、发展和传播的部分新证据,以及气候环境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农业起源研究的前沿方向进行了展望。此外,本书以郑州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13处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的植物考古分析和14C年代测定,揭示了全新世中期中原古代农业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炭化模拟实验,确定了粟和黍种子炭化的温度区间,为旱作农业粟、黍比例的解释提供了新的埋藏学依据;通过中国考古学14C年代数据库和植物考古数据库的建设及数据分析,探讨了长时间尺度上农业、人口与气候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本书可供考古学、文学与博物馆学、历史学、地球科学及植物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农业起源和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 目录

目录总序前言第1章 中国农业起源演化研究新方法与新进展 11.1 引言 11.2 农业起源、演化研究的农作物分析鉴定新方法 31.2.1 植物大化石鉴定标志的新进展 31.2.2 植物微体化石鉴定标志的新进展 61.2.3 生物标志物新进展 131.3 中国农业起源、演化研究的新进展 171.3.1 中国稻作、旱作农业考古遗存分布 171.3.2 中国稻作、旱作农业起源、演化过程初步研究 191.3.3 中国稻作、旱作农业传播过程初步研究 211.4 中国农业起源、演化研究的问题与机遇 23第2章 全新世中期中原地区古代农业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252.1 引言 252.1.1 早期农业研究的主要理论和现状 302.1.2 早期农业形成和发展的气候环境背景 352.1.3 植硅体及其在考古学中应用的研究概况 412.1.4 植物种子炭化过程研究现状 462.2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和考古学文化背景 492.2.1 研究区域概况 492.2.2 研究区域地质、地貌和水文特征 492.2.3 研究区域气候、土壤和植被特征 522.2.4 研究区域考古学文化演变序列 542.3 材料与方法 592.3.1 现代粟、黍样品的采集 592.3.2 考古样品的采集 602.3.3 粟、黍炭化模拟实验方法 772.3.4 考古样品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782.3.5 数据分析和处理 822.4 粟、黍炭化实验及考古样品分析结果 842.4.1 粟、黍炭化模拟实验结果 842.4.2 考古样品测年结果 872.4.3 考古样品分析结果 912.5 粟、黍炭化模拟实验结果探讨 1222.5.1 粟、黍炭化温度区间的植物考古学意义 1222.5.2 粟、黍炭化差异性的原因探讨 1242.6 中原地区早期植物利用与全新世中期农业特征 1272.6.1 中原地区早期植物利用概况 1272.6.2 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农业特征 1292.6.3 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时期农业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