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4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47.6(7.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美术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743053
  • 条形码:9787511743053 ; 978-7-5117-430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美术史 内容简介

本书*初是美术学校所用讲义,整理成书后,于1910年由日本审美书院出版。作者大村西崖,一生研究中国美术,还数次来华考察交流,收藏颇丰,见闻广博。《中国美术史》严谨系统,多有创见,为一时扛鼎之作,堪为中国美术通史奠基之作。全书采用编年体例,从史前史到清朝,论述了中国美术的发展概况,主要讲了中国的绘画、铜器、陶器、玉器、漆工艺术、文房、宗教塑像等。

中国美术史 目录

**章? 太古 001

第二章? 唐虞 002

第三章? 夏 005

第四章? 商 006

第五章? 周 009

绘画 玉器 铜器 陶漆 雕刻 石文

第六章? 秦 018

第七章? 汉 020

前汉之绘画 后汉之绘画 石享堂 石阙及石人

兽 碑 碣 书 及 文 房 庙 像 明 器 瓦 砖 陶 漆 玉

器 铜器 宫苑之装饰

第八章? 三国 042

第九章? 晋 044

书画 文房 雕刻 工艺

第十章? 南北朝 052

书画 文房 南方之佛教像 北方之石窟 造像 道

教像 佛道像以外之雕刻及工艺

第十一章? 隋 071

书画 佛道像 工艺

第十二章? 唐 075

初唐之绘画 盛唐之绘画 中唐之绘画 晚唐之绘

画 壁画 功德幡及移动壁画 屏风 掩障 鉴藏 印

记 装褫 画估 画品 画史 论画书 论书 书品 刻

书 拓摹 文房 佛教像 道教像 庙祠像 陵墓之仪饰

及碑碣 明器及俑 金工 漆工 窑工 织染 螺钿 木

画镂牙 雕石

第十三章? 五代 130

绘画 鉴藏 文房 造像 妆銮 瓷器

第十四章? 宋 136

北宋之院人 专家及佛教画 轩冕岩穴之绘画 翰林

图书院 南宋之院画 南宋之佛教画 书法帖 图章 鉴

藏 装褫 印记 挂轴与壁画之兴废 扇画及小帧 画

史 论 画 画 品 刻 书 文 房 古 玩 佛 道 像 杂 雕

刻 漆工 窑工 锦绫 克丝

第十五章? 元 183

书画 鉴藏 装褫及画传 论书画 文房 造像 窑

工 漆工等 毡蜀及锦绫

第十六章? 明 200

院画 浙派 士夫文人之山水竹石 花卉 人物 折

叠扇 画图之刻本 书 篆刻 鉴藏 册页 画传 论

画 文房 雕刻 金工 漆工 窑工 织绣

第十七章? 清 241

浙派 袁派及清初之南宗 雍正乾隆之绘画 嘉道

间之绘画 晚清之绘画书 篆刻 鉴藏 画传 论画 画

图之刻本 文房 雕刻及玉石 漆工 金工及织绣 窑

工 建筑


展开全部

中国美术史 节选

**章? 太古 中国本为游牧民族,至有巢氏构木为巢,神农氏教民 稼穑,始渐易其俗,集于黄河流域。神农氏又尝百草,制 医药;伏羲氏制网罟,收渔利,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 绳之政。至黄帝轩辕氏,又造舟车;制兵器;兴蚕桑之利; 铭铜铸鼎,开算数之法;观天文而立干支,造历数;定五 音、十二律之音乐。自是而后,始可计年;文化发达,于 是乎见。又有昆吾者,任为陶正,陶器亦因之而起。其时 创造文字与图画者,则有黄帝之臣仓颉与史皇二人。仓颉 造文字,史皇造图画。文字之构造方法,称为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象形字之与图画,在 当时则几相类者也。 第二章? 唐虞 自黄帝以后历四代[少昊金天氏都于青阳(山东交 州府穷桑)八十四年,颛顼高阳氏都于高阳(河南杞县) 七十八年,帝喾高辛氏都于亳(河南偃师)七十年,帝 挚在位九年。西历纪元前 2597 年至前 2358 年],文化已 渐次发达。至帝尧陶唐氏[都于平阳(山西临汾县)百 年,西历纪元前 2357 年至前 2256 年],帝舜有虞氏[都于 虞(山西平陆县虞城)五十年,西历纪元前 2255 年至前 2206 年],承其遗业,更发挥而光大之,于是渐脱茫昧时 代之习,而进于宗法社会之域。其尤有关于工艺品之进步 者,厥为制定氏姓,及祖宗之庙祀,起后世宗庙明堂之制; 序爵位礼制,以祭天地神祇;造五瑞五器之玉物,以序尊 卑;成五彩之绘,以明服章。五瑞者,即五等之圭璧;五 器者,即用于祭祀之物。在昔石器时代之雷斧石槌,已笨 重不适用;虽各种礼器,至周始更完备,而为六瑞(王之 镇圭、公之桓圭、侯之信圭、伯之躬圭、子之穀璧、男之 蒲璧)、六器[苍璧(天)、黄琮(地)、青圭(东)、赤璋 (南)、白琥(西)、玄璜(北)]等物;然追其创制之原, 则帝舜时代已有琢饰之雕碾。服章之彩绘,即后世所谓之 兖冕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 藻、粉米、黼、黻)。可见文物之渐进于粲然矣。陶器为舜 在河滨所制者,皆非陋寙;礼器制成泰尊、虎彝、蜼彝数 种。尊为盛酒之器,彝裸酒之器,其虎蜼二彝,即所以绘 服章之宗彝。陶器及木制之器,外绘以虎蜼之形。考有虞 之世,所以有如此之进步者,以能创造祭祀礼仪,故各种 器物,亦因之而发明。乐器在上古时虽已发明,然至唐虞 之时,而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始完 备。其后共工(官名)作钟,因有柷、敔(皆木制之乐器。 敔,形伏如虎,背有 铻)之音乐。故音乐及铸铜刻木之 技,亦渐有进步,特以钟为金属乐器之大宗。周代之遗品, 至今尚可考见。鼎亦为观察古代艺术*切要之宝器;想自 有虞之世,曾有铸成干虫篆带之文饰,亦未可定。黑漆之 食器,亦虞舜时所成也。 第三章? 夏 至于三代(夏、商、周),文化又大发达。夏[都于 河南阳翟(禹县)四百二十二年,西历纪元前 2205 年至前 1784 年]禹之时始以文饰铸之于鼎,图成山川奇怪,魑魅 魍魉。古铜器之文,与使用*广之云雷文,及罍之制,皆 创于夏时。考罍字之缶(陶制之乐器),即雷之重文之省 画,便可知雕刻文样于大陶器矣。鸡彝与黄彝,亦为夏之 创制,饰于瓦木之器,足以考见者:鸡彝以鸡之形,黄彝 以龟之目,饰以黄金者也。或黄彝其初为铜器;其龟目, 用金错镶嵌或涂金,亦未可知。斯时之织物,亦大进步。 所织之物,以锦文为多,亦有织成贝文者。漆器亦为夏禹 所造,其造成之祭器,外施黑漆,而以朱色画于其内云。 第四章? 商 及至于商[初都于亳(河南归德府商丘县),既而徙 于相(河南彰德府),国号曰殷,后又徙于亳(河南卫辉府 洪县),六百四十九年,西历纪元前 1783 年至前 1350 年]。 工艺既兴,分类益繁,六工各有专职。所谓六工,即土 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是也。土工为陶瓦之 器,金工则冶铸铜器,石工、木工、兽工则各为石作、木 作,及皮革细工之事。祭祀所用之礼器,至是亦新有创制。 其较著者,则斝与著尊。著尊不加文饰,而斝则饰以禾稼。 又此外之食器,虽杯觞之微,亦施以刻镂,当时所作之铜 器,雅有文饰,即其鼎彝,随处可以考见,制造虽不及周 代之多;然今所存之鼎、尊、彝、卣、觚、爵、盘等古 器,文字漫漶,故周器商器,至易混淆,虽鉴别名家,亦 难辨认。但其文饰,雅有古朴之趣,而铭文亦可识别:大 抵款识悉为古文,无有用籀文者;且字数极少,不若《春 秋》所载周器铭文之长。若一字铭,则几限于商器,古人 曾有言之矣。即如庚、辛、癸、子、孙、举、木、田、中、 非等字,或为当时帝王之名,或纪年代先后之序。更有立 戈、横戈、禾、斧、矢、车、兕(雌犀,一角)、龙、虎兽 之形,及人之持戈、戟、旗、刀、干等之款识,殆为商器

中国美术史 作者简介

[日]大村西崖(1868—1927年) 日本美术史家、美术批评家,原名盐泽峰吉,别号无记庵。著有《中国美术史》《密教研究法》《吴郡奇迹塑壁残影》《文人画之复兴》等专著。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