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临床前庭医学

临床前庭医学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88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86.0(7.5折) 定价  ¥2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临床前庭医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7334488
  • 条形码:9787117334488 ; 978-7-117-3344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临床前庭医学 本书特色

·全面:33项前庭与平衡功能检查,及*新内耳影像学检查技术 ·系统:疾病篇涵盖4大类、45个病种。 ·权威:眩晕领域的耳鼻咽喉科专家和神经内科专家强强联手。

临床前庭医学 内容简介

1.全书分基础篇、临床总论篇、临床各论篇和前庭康复篇四篇编写,共19章。本书内容实用,分为基础与临床两部分,系统阐述眩晕相关的解剖生理、病史采集,以及涉及眩晕症状的诸多疾病诊疗。2.各论中各疾病内容重点阐述了眩晕相关疾病见的鉴别诊断。3.附查体视频、前庭功能检查视频、前庭康复相关视频。为耳鼻咽喉科和神经内科医生和研究生提供眩晕诊疗的案头书。通过本书可帮助从事眩晕诊疗的医务人员掌握眩晕相关的基础与临床,为耳鼻咽喉科和神经内科医生和研究生提供眩晕诊疗的案头书。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临床前庭医学 目录

**篇基础篇/1
**章平衡与前庭系统发育/2
**节概述/2
第二节胚胎发育/3
一、内耳的胚胎发育/3
二、前庭感受器的胚胎发育/3
三、前庭通路的胚胎发育/4
第三节前庭反射的发育/4
一、原始反射/4
二、前庭诱发反射的发育/5
(一)前庭-眼反射/5
(二)前庭-颈反射/5
(三)前庭-脊髓反射/6
第四节平衡系统的发育/6
第二章前庭应用解剖与生理/9
**节外周前庭应用解剖与生理/9
一、外周前庭应用解剖/9
(一)骨迷路/10
(二)膜迷路/10
(三)感受器/11
二、外周前庭生理/16
(一)半规管生理/16
(二)半规管反应的钟摆模型/17
(三)耳石器感受线加速度的作用原理/19
第二节中枢前庭应用解剖与生理/21
一、中枢前庭应用解剖/21
(一)脑干水平/21
(二)小脑水平/29
(三)丘脑/32
(四)大脑水平/32
(五)重要的纤维束/35
二、中枢前庭生理/37
(一)前庭-眼反射机制/37
(二)速度储存机制/39
(三)眼偏斜反应机制/41
(四)视动性眼动机制/42
(五)前庭-脊髓反射和前庭自主神经反射机制/45
三、临床应用/45
(一)眼球震颤/45
(二)视跟踪异常/51
(三)扫视异常/52
(四)视动性眼震异常/52
第三章姿势-步态与平衡/55
**节姿势与步态的生物力学原理/55
一、直立位的生物力学原理/55
二、步态的生物力学原理/58
第二节姿势与步态的神经调控机制/61
一、额叶运动皮层对姿势与步态的调控/63
(一)额叶运动皮层/63
(二)额叶运动皮层与其他结构的相互作用/65
二、基底节对姿势与步态的调控/65
三、脑干对姿势与步态的调控/67
四、小脑对姿势与步态的调控/72
五、脊髓对姿势与步态的调控/75
六、感觉反馈系统对姿势与步态的调控/76
(一)本体感觉/76
(二)前庭觉/85
(三)视觉/85
(四)多感觉整合/86
第三节姿势和步态异常的表现与诊断/89
一、姿势异常的表现及病因/89
二、步态异常的表现及病因/90
三、姿势障碍及步态异常的诊断/92
第四章中医药诊治眩晕概论/94
一、概述/94
(一)眩晕的定义/94
(二)眩晕的历史沿革/94
二、眩晕的中医病因病机/94
三、眩晕的中药辨证论治/95
(一)风邪侵袭证/95
(二)肝阳上亢证/96
(三)风痰上扰证/97
(四)瘀血阻窍证/97
(五)气血亏虚证/98
(六)肾虚致眩证/99
四、眩晕的中成药辨证施治/99
(一)风邪外袭证/99
(二)肝阳上亢证/100
(三)风痰上扰证/101
(四)肾精亏虚证/102
(五)瘀血阻络证/103
(六)气血亏虚证/104
五、眩晕的中医外治疗法/104
(一)针刺/104
(二)小针刀/105
(三)灸法/105
(四)穴位贴敷/105
(五)推拿手法/105
(六)中药足浴疗法/106
(七)前庭康复的中医传统疗法/106
六、眩晕的中医辨证调护理念/107
(一)调饮食/107
(二)调情志/108
(三)调睡眠/109
七、小结及展望/109
第二篇临床总论篇/111
**章前庭疾病的流行病学/112
一、前庭疾病流行病学概述/112
二、常见前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114
三、小结/115
第二章前庭症状与疾病分类/117
一、前庭症状的定义与分类/117
二、常用的前庭疾病分类/122
(一)按照解剖部位或病变器官分类/122
(二)按照眩晕性质分类/122
(三)国内常用的分类方法/122
(四)国际分类/124
第三章病史采集
一、采集要素/126
二、线索思路/127
三、注意事项/127
四、小结/127
第四章前庭功能及相关检查/129
**节前庭功能检查概述/129
一、简史/129
二、检查项目/130
三、临床意义/130
四、适用范围/131
五、注意事项/131
第二节眼动观察方式与注意事项/131
一、眼动观察方式/132
二、检查前准备/132
第三节眼震的特征参数与临床分类/134
一、眼震的特征参数/135
二、眼震的临床分类/136
(一)生理性眼震/136
(二)病理性眼震/136
第四节视眼动系统检查/139
一、视动性眼震检查/139
二、凝视试验/140
三、平滑跟踪试验/141
四、扫视试验/142
五、固视抑制试验/144
第五节半规管功能检查/144
一、前庭双温试验/144
二、旋转试验/148
(一)正弦谐波加速度测试/148
(二)速度阶跃测试/150
三、视频头脉冲试验/154
四、眼偏斜试验/156
五、前庭自旋转试验/158
第六节耳石器功能检查/160
一、VEMP的解剖与生理基础/160
二、气导VEMP检查/161
三、骨导VEMP检查/163
四、气导与骨导刺激模式的选择/163
五、VEMP的结果分析/164
六、临床应用/164
第七节前庭感知觉检查/167
一、主观垂直视觉检查/167
二、动态视敏度检查/168
三、前庭自主神经检查/168
第八节平衡功能检查/169
一、床旁平衡功能检查/169
(一)床旁静态平衡功能检查/169
(二)床旁动态平衡功能检查/171
二、平衡功能实验室检查法/172
(一)静态姿势描记法/172
(二)动态姿势描记法/172
第九节其他相关检查法/180
一、立卧位血压测定/180
二、过度换气试验/181
三、摇头眼震/181
四、振动眼震/182
五、瘘管试验/182
六、Valsalva试验/183
第十节特殊人群的前庭功能检查/183
一、儿童的前庭功能检查/183
二、老年人的前庭功能检查/186
第五章影像学检查/188
**节概述/188
一、CT检查/188
二、MRI检查/190
第二节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影像检查及其应用价值/199
第三节发作性前庭综合征的影像检查及其应用价值/205
(一)梅尼埃病/205
(二)内耳第三窗病变/205
第四节慢性前庭综合征的影像学
检查及其应用价值/209
(一)慢性前庭病/209
(二)正常压力脑积水/209
(三)颈性眩晕/211
第三篇临床各论篇/213
**章急性前庭综合征/214
**节前庭神经炎/214
第二节血管源性眩晕/217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220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225
(三)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226
(四)其他少见病因所致血管源性眩晕/头晕/227
第三节突发性聋伴眩晕/232
第四节中枢炎症性眩晕/237
一、免疫性脑干和/或小脑炎症/237
(一)多发性硬化/237
(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243
(三)副肿瘤性脑干和/或小脑炎症/248
二、感染性脑干和/或小脑炎症/250
第五节迷路炎/252
第六节RamsayHunt综合征/260
第七节迷路震荡/263
第八节药源性眩晕/266
一、周围性药源性眩晕/266
二、中枢性药源性眩晕/275
第二章发作性前庭综合征/279
**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79
第二节前庭性偏头痛/290
第三节梅尼埃病/297
第四节迟发性膜迷路积水/314
第五节前庭阵发症/317
第六节内耳第三窗病变与眩晕/323
一、大前庭水管综合征/323
二、前半规管裂和外淋巴漏/330
(一)前半规管裂/330
(二)外淋巴漏/338
第七节发作性中枢性眩晕/344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44
二、发作性共济失调/348
(一)发作性共济失调1型/348
(二)发作性共济失调2型/350
三、癫痫性眩晕/354
第三章慢性前庭综合征/359
**节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359
第二节眩晕的社会心理因素评估和干预/363
第三节慢性单侧前庭病/365
第四节慢性双侧前庭病/369
第五节共济失调/376
一、小脑性共济失调/376
(一)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376
(二)散发性共济失调/382
二、帕金森综合征相关性平衡障碍/386
三、正常压力脑积水与额叶性共济失调/399
四、后索病变及感觉性周围神经病/401
(一)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402
(二)感觉性周围神经病/404
第六节颅颈交界区畸形/409
第七节平衡障碍及步态异常——跌倒与跌倒发作412
第四章眩晕相关综合征/418
**节运动病/418
第二节登陆综合征/423
第三节良性复发性眩晕/426
第四节颈性眩晕/429
第五节可引起头晕的内科常见疾病/434
一、概述/434
二、血压异常对内耳功能的影响/435
三、糖尿病与头晕/437
第四篇前庭康复篇/441
**章前庭康复的基础理论/442
一、概述/442
二、原理/442
(一)静态症状的改善/443
(二)动态症状的改善/444
(三)静态与动态症状的比较/444
第二章前庭康复的临床实践/446
一、前庭康复的临床决策/446
二、前庭康复的技术方法/448
三、常见前庭疾病的康复方案/451
四、动态姿势图在前庭康复中的应用/453
附录/459
附录1ICD-11中有关前庭系统疾病的细则/459
附录2Berg平衡量表及其评分标准/465
汉英索引/469

展开全部

临床前庭医学 作者简介

吴子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诊疗中心主任 刘博:原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长,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耳鼻咽喉科教研室主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行政主任、老年医学科主任 韩军良: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眩晕中心副主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