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国外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

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国外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668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99.6(8.3折) 定价  ¥1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国外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 版权信息

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国外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国外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是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20年感官评价教学与实践总结,同时也是康奈尔大学感官评价课程指定参考书。

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国外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 内容简介

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国外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

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国外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 目录

1 概论 1引言 1定义 1检验方法 1历史的里程碑及三类检验方法 1差别检验 1描述性分析 1喜好检验 1中心法则———分析性检验与喜好检验的比较 1应用: 为何收集感官信息 1与市场调研方法的不同 1与传统的产品分级系统的不同 1结论 参考文献 2 感觉功能的心理生理学基础 2引言 2经典的感官评价和心理生理学方法 2早期心理生理学 2经典的心理生理学方法 2标度和量值估计 2对 Stevens 标度理论的批判 2经验与理论驱动函数 2心理生理学和感官评价的相似之处 2味觉的解剖学、 生理学及功能 2解剖学和生理学 2味觉感知: 特性 2味觉感知: 适应性和混合相互作用 2个体差异性和味觉遗传学 2嗅觉的解剖学、 生理学及功能 2解剖学和细胞功能 2鼻后嗅闻 2嗅觉灵敏性和嗅觉缺失 2气味特性: 实用系统 2功能特性: 适应、 混合抑制和抑制解除 2化学感觉 2化学感觉体验的特性 2化学感觉的生理机制 2化学 “热” 2其他刺激性感觉和化学清凉感 2涩味 2金属味 2多模态感官交互作用 2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 2刺激感和风味 2颜色和风味的相互作用 2结论 参考文献 3 良好实践原则 3引言 3感官评价环境 3评价场所 3环境控制 3评价方案注意事项 3样品呈送程序 3样品大小 3样品呈送温度 3呈送容器 3载体 3味觉清洗 3吞咽和吐出 3对评价员的指令 3随机化和盲标 3感官实验设计 3设计一项研究 3实验设计和处理结构 3评价员因素 3激励方法 3人类受试者 3评价员招募 3评价员筛查和选拔 3制表和分析 3结论 参考文献 4 差别检验 4差别检验 4差别检验的种类 4成对比较检验 4三点检验 4二-三点检验 4n-选项必选法 (n-AFC) 4非 “A” 检验 4分类法 4差别检验 4双标准检验 4差别检验方法的优缺点 4数据分析 4二项分布与表格 4校正的卡方 ( χ2 ) 检验 4正态分布和比例 Z 检验 4要点 4统计检验的检验效力 4重复评价 4预实验效果 4差别检验解释中的常见错误 参考文献 5 相似性、 等价性检验和辨别理论 5引言 5用常识方法判断是否等价 5样本量和检验效?的估算 5多大的差别是重要的? 辨别者理论 5显著相似性检验 5双单边检验 (TOST) 和区间检验 5声明证实 5差别模型: 信号检测理论 5问题 5实验设置 5假设和理论 5案例 5曲线和成对比较结果的关联 5瑟斯通标度 5理论和公式 5瑟斯通模型在其他选择检验中的延伸 5瑟斯通模型的延伸, R 指数 5简捷信号检测方法 5案例 5结论 附: 标度等同数据的非中心 t 检验 参考文献 6 感觉阈值的测定 6引言: 阈值概念 6阈值的类型: 定义 6实践方法: 升序强迫选择法 6推荐的滋味、 气味和风味阈值的测定方法 6递增强迫选择极值法 6测定目的 6初测步骤 6实验步骤 6数据分析 6备选图解法 6程序选择 6案例分析 6递增强制选择法 6概率单位分析法 6感官适应、 顺序效应和可变性 6其他方法: 额定差异法、 适应性程序、 标度法 6额定差异法 6适应性程序 6标度法———感官灵敏度的另一种测定方法 6稀释至阈值 6气味单位和气相色谱嗅闻 6斯科维尔单位 6结论 附: MTBE 阈值数据举例 参考文献 7 标度 7引言 7概述 7常用标度类型 7分类标度 7直线标度 7量值估计 7推荐操作和实践指南 7规则 1: 提供足够的选择 7规则 2: 属性必须被理解 7规则 3: 参比词应该有意义 7校准与否 7警告: 评级和评分不是标度 7相关变化形式———其他标度技术 7交叉模态匹配与量值估计标度的变化 7分类-比例 (标记量值) 标度 7可调整的评分技术: 相对标度 7排序法 7间接标度 7方法比较: 什么是良好的标度? 7问题 7人们做出相应的判断” 是否应该看到以前的评级? 7分类标度应在数据制表中分配为整数吗? 它们是定距标度吗? 7量值估计是比例标度, 还是简单的含有比例指令的标度? 7什么是 “有效” 标度? 7结论 附 1: 9 分标度的瑟斯通标度值的推导 附 2: 带标记的量值标度的构建 参考文献 8 时间-强度方法 8引言 8概述 8方法的变化 8离散或间断取样 8连续” 跟踪 8瞬时感官主导分析 8推荐试验流程 8时间-强度方法研究步骤 8方法流程 8推荐分析流程 8数据分析的选择 8常用方法 8平均值曲线的构建和描述方法 8案例分析: 简单几何描述 8主成分分析 8应用实例 8滋味及风味追踪 8三叉神经和化学/ 触觉感知 8味觉和嗅味适应 8质地和相变 8风味释放 8愉悦感的时间属性 8问题 8结论 参考文献 9 感官评价中的情境效应和偏差 9引言: 人类感官评价的相对特点 9简单的对比效应 9原理: 适应性水平 9强度偏移 9属性偏移 9喜好偏移 9对比效应的解释 9范围和频率效应 9范围频率和理论 9范围效应 9频率效应 9偏差 9特殊标度使用和数字偏差 9分类 9响应范围的影响 9中心偏差 9响应相关性和响应限制 9响应相关性 9倾倒” 效应: 感官剖析中由于响应限制导致的响应放大 9过度分割 9经典心理学误差和其他偏差 9结构序列中的误差: 期望与习惯 9刺激物误差 9位置或序列偏差 9校正方法 9避免或减小 9随机与对称平衡 9稳定性与校准 9解释 9结论 参考文献 10 描述性分析 10引言 10描述性分析的使用 10语言和描述性分析 10描述性分析技术 10风味剖析法 10定量描述分析 10质地剖析 10广谱分析法 10典型描述性分析 10通过三个简单的步骤进行描述性分析 10不同传统描述性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10主题的变化 10利用特征引用频率代替特征强度 10偏离参比法 10强度变化描述法 10描述性分析和时间相关强度组合法 10自由选择剖析法 10闪光 (flash) 分析 参考文献 11 质地评价 11质地的定义 11视觉、 听觉、 触觉质地 11视觉质地 11听觉质地 11触觉质地 11触觉手感 11感官质地的检验 11质地剖析法 11其他感官质地评价技术 11仪器质地检测与感官的相关性 11结论 参考文献 12 颜色和外观 12颜色和外观 12什么是颜色? 12视觉 12正常的人类色彩视觉变化 12人类色盲 12外观和颜色属性的测量 12外观 12视觉颜色测量 12仪器颜色测量 12孟塞尔色立体 12数学颜色系统 12结论 参考文献 13 偏好检验 13引言: 消费者感官评价 13偏好检验: 概述 13基本比较 13变异版本 13注意事项 13简单成对偏好检验 13推荐程序 13统计学基础 13范例 13实用的统计学近似法 13等价检验的特例 13非强制性偏好检验 13重复偏好检验 13重复非强制性偏好检验 13其他相关方法 13排序 13排序数据的分析 13*好-*坏标度法 13偏好程度评价和其他选项 13结论 附 1: ?括无偏好选项的重复偏好检验的 Ferris k-visit 实例 附 2: “无效对照” 偏好检验 附 3: 无偏好选项数据的多项式分析法实例 参考文献 14 接受度检验 14引言: 喜好标度 VS 选择法 14快感标度: 接受度的量化 14推荐检验程序 14步骤 14数据分析 14重复 14其他类型的接受度标度 14直线标度 14量值估计法 14带标记的量值标度 14图片标度和儿童测试 14可调整的标度 14恰好标度 (JAR 标度) 14简介 14局限性 14恰好标度的变异版本 14恰好标度数据分析 14损失分析或 “平均下降” 14恰好标度的其他问题 14行为学及情境相关的方法 14食品行为评分标度 (FACT) 14适宜标度 14产品接受者规模 14交易标度 14结论 参考文献 15 消费者现场检验和问卷设计 15感官检验与概念检验 15检验场景: 集中地点、 家庭使用 15检验的目的 15消费者模型 15集中地点检验 15家庭使用检验 (HUT) 15开展消费者现场检验的实际问题 15任务和检验设计 15样本量和分层 15检验设计 15与现场服务机构的互动 15选择机构, 通信和检验规范 15发生率、 成本和招聘 15一些提示: 要与不要 15与研究供应商进行检验的步骤 15问题设计 15采访的形式 15问卷流程: 提问顺序 15面谈 15构建问题的经验法则 15总则 15简洁 15使用清晰的语言 15信息的可访问性 15避免模糊的问题 15检查重叠和完整性 15不要引导受调查者 15避免含糊不清和双重问题 15谨慎措辞: 列出所有的选项 15注意光环效应和尖角效应 15预检验 15其他有用的问题: 满意度、 一致性和开放式的问题 15满意度 15标度 (同意-不同意) 15开放式问题 15结论 参考文献 16 定性的消费者研究方法 16引言 16资源、 定义和目的 16定性研究的模式 16其他定性方法 16焦点小组的特征 16优点 16关键要求 16可靠性和有效性 16焦点小组在感官评价中的应用 16案例分析 16案例分析 1: 在新产品开发中联合测量之前的定性研究 16案例分析 2: 关于盐的营养和健康的看法 16实施焦点小组研究 16概述 16关键要求: 提出好的问题 16讨论指南和小组座谈阶段 16参与者要求、 时间、 记录 16主持的问题 16主持技巧 16基本原则: 非定向、 完全参与并涉及所有问题 16助理主持人和合作主持人 16任务汇报: 避免选择性地倾听和过早下结论 16分析与报告 16总则 16建议方法 ( “归类/ 聚类方法” ), 又称经典转录分析 16报告格式 16其他程序和小组座谈的变化形式 16儿童小组, 电话访谈, 基于互联网的小组 16传统提问的变式 16结论 附: 报告样本, 小组报告 参考文献 17 质量控制和保质期 (稳定性) 检验 17引言: 目标和挑战 17传统质量控制速览 17感官质量控制方法 17剪辑: 一个不好的例子 17选择-淘汰 (合格/ 不合格) 的评判系统 17与参比评分的差异 17带有诊断的质量评分 17描述性分析 17方法借鉴: 带有诊断的质量评分 17多重标准差别检验 17推荐检验过程: 关键感官特性标度的不同评分法 17良好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17历史脚注: 专家评价组和质量评分 17标准化商品 17案例 1: 乳制品质量评价 17案例 2: 酒的评分 17质量评价程序的要求和发展 17感官质量控制系统的期望特征 17质量评价的发展和管理问题 17低发生率问题 17保质期检验 17基本注意事项 17分界点 17实验设计 17生存分析和危险函数 17加速储存实验 17总结和结论 附 1: 感官质量评价筛选检验样本 附 2: 根据已知失效次数的一系列产品批次进行生存/ 失败分析 附 3: 阿仑尼乌斯方程和 Q10建模 参考文献 18 数据关系和多元统计分析的应用 18引言 18多元统计技术综述 18主成分分析 18多元方差分析 18辨别分析 (又称经典变量分析) 18广义普鲁克氏分析 18利用偏好映射联系消费者数据和描述性数据 18内部偏好映射 18外部偏好映射 18结论 参考文献 19 战略研究 19引言 19战略研究的途径 19消费者联络 19竞争监测 19分类概述 19感知图 19多元方法: 主成分分析 (PCA) 19多维标度 19高效的数据收集方法: 归类法 19向量投影 19高效的数据收集方法: 投影映射 19属性识别和分类 19喜好的驱动力 19卡诺 (Kano) 模型 19偏好映射的重新审视 19偏好映射图的类型 19偏好模型: 向量与理想点 19消费者细分 19声明证实的重新审核 19结论 19盲测, 新可乐和维也纳爱乐乐团 19感官评价的贡? 参考文献 附录 A 感官评价的基本统计概念 附录 B 基于非参数和二项式的统计方法 附录 C 方差分析 附录 D 相关性, 回归和相关度量 附录 E 统计的检验力和检验的敏感性 附录 F 统计表
展开全部

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国外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 作者简介

[美]哈里·T.劳利斯(Harry T.Lawless),先后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布朗大学硕士学位和布朗大学博士学位,为康奈尔大学食品学院名誉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以及心理学,一直致力于食品感官评价的研究,主要教授感官评价及风味感知课程,经验丰富,萌已发表论文150余篇;在食品行业内为多个知名食品和消费品公司提供有关感官测试方法的技术支持并对消费者数据统计评估做专业培训和更新,是快消品行业感官评价及风味科学领域的高级研究学者及培训专家。他于2011年获得欧洲感官科学学会颁发的“Established Researcher”奖项,该奖项授予毕生致力于感官科学或消费科学工作,并做出重大贡献的研究人员。 [美]希尔德加德·海曼(Hildegarde Heymann),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杰出教授,2004年被美国酿酒与葡萄栽培学会授予“荣誉研究员讲师”(Honorary Researcher Lecturer)称号,并于2020年被该学会授予优异奖获得者(Merit Award Recipient)。Heymann教授在感官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研究,重点研究感官描述性分析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并对许多食品和非食品产品进行了感官评估,包括葡萄酒、肉类、冰淇淋、谷物、果汁、肥皂和牙膏。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