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验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验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76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9.0(7.2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425473
  • 条形码:9787516425473 ; 978-7-5164-254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验 内容简介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商品和服务质量普遍、持续提高的发展,是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发展,是新动能不断替换旧动能的发展,是创新作为**动力的发展,是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的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是高水平开放的发展,是共建共享的发展,是企业家市场高度成熟的发展。本书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潍坊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典型做法为核心内容,构建了围绕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国内外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对比分析了典型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经验做法及发展模式。研究成果对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验 目录

目 录

**章 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1

**节 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日渐成熟……………………………… 3

第二节 区域发展规划更加注重中长远性………………………… 5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均衡性…………………………… 7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 9

第五节 区域发展更加注重提质增效……………………………… 11

第六节 区域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13

第二章 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15

**节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17

第二节 高质量发展需要系统发展观做指导……………………… 19

第三节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旧动能的适时转换…………………… 21

第四节 高质量发展应当是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24

第五节 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内外双循环…………………………… 27

第六节 高质量发展需要经济新业态支撑………………………… 31

第三章 区域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比较…………… 37

**节 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39

第二节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

第三节 新评价体系下的典型区域高质量发展比较……………… 52

第四节 国内典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经验对比……………………… 62

第四章 潍坊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基础……………… 69

**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 71

第二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78

第三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 82

第五章 潍坊打造创新型城市布局区域高质量发展……… 87

**节 依托政策优势打造洼地效应,形成创新要素凝聚力…… 89

第二节 搭建创新服务体系平台,强化主体创新活动支撑力…… 97

第三节 搭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强化资源高效配置支撑力……101

第四节 立足产业比较优势,接续转换创新驱动力………………107

第五节 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高质量发展管控力………117

第六节 正视齐鲁文化传承,培育文化创新内生力………………121

第六章 潍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创新……………………… 125

**节 营造有利于高端要素凝聚的区域创新环境………………127

第二节 搭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政务体系………………………130

第三节 依托数字化管理支撑高质量发展…………………………139

第四节 立足产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43

第五节 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管控力…………………………………150

第六节 实施文化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力……………………155

参考文献……………………………………………………… 163



展开全部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验 节选

第二章 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第四节 高质量发展应当是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术语,原意是指在*大限度地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产品的产出和要素的投入具有一定的影射关系,不同要素的组合会对应着同一组产品产出,在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上,集约化对应的要素组合比粗放式对应的要素组合具有集结、协调和优化效应;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前者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要求的“内涵增长”,后者是“外延扩张”。 一、高质量发展遵循经济活动追求社会福利*大化 从社会福利经济学角度来看,高质量发展就是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通过合理的配置,实现社会福利*大化的状态,而衡量产业集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整个社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是否已达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集约化,就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尽量进行产业组织变革,按照福利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优”的观点,产业集约化要通过在竞争领域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在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还要防止因出现过强的市场势力导致的垄断。在产业结构方面,产业集约化要求做到不同产业间形成步调一致、强弱对等、互为补充、紧密衔接的关联关系,使得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能够达到采用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方式取得同样的社会产出的目标。在产业布局方面,产业集约化可以通过单位平均产出指标进行衡量。在区域布局方面,产业集约化*好的呈现形式就是产业的集群发展,利用产业集群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集聚和高效利用。 二、高质量发展遵循产业化模式追求规模结构效益 产业集约化能够实现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益的机理是:产业集约化要求产业内的企业做到分工协作,既有横向分工协作,又有纵向垂直一体化匹配。这种在一定生产技术支撑下的高度社会化组织,从微观层面上,可以实现单个企业在社会化分工中围绕着单个产品或每个部件的生产达到利润*大化的目标,企业之间由于分工明确,形成了确定的投入产出关系,使得分工协作的水平和效率大大提高,这也就是产业规模结构效益体现的既与产业内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也反映出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水平的程度和效率;从中观层面来看,产业集约化实现的规模结构效益,体现在一个呈现集约化的产业中,市场结构既不能是完全竞争的也不能是完全垄断的,即呈现出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较高的比例特征,产业具有较高的专业化分工水平,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的产量占流程各阶段产量的比例分布合理,不要出现过度集中的问题。这种产业集约化发展模式,既可以减少企业规模过大导致的X非效率,也可以避免垄断企业的市场行为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同时,围绕消费者效应*大化和企业效益*大化的目标进行高度社会化分工的市场交易体系,可以*大限度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高质量发展要实现产品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统一 产品供应链是指从初级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和操作顺序,涉及产品及辅料的生产、加工、分销、储存和处理,其范围涉及原料生产者、转包商、零售商和产品服务环节及相关的组织。产业链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经济技术关联,并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形成的链条式关系形态。产业链是基于地区差异、着眼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专业化分工和多维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价值链是指一个企业在一个特定的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它反映的是企业从事的各项活动的方式、经营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及企业各项活动本身的经济效益。产业集约化发展,在物质形态上表现的是产品的生产、加工、分销、储存和消费等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围绕某一产业(或某类资源)在相对的区域内由众多企业共生于一个生产体系中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共同发展,促进产业不断衍生的生态综合体;在价值形态上体现于通过产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渠道载体和便捷的营销环境,实现价值链的统一。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验 作者简介

郑明亮,潍坊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库专家,省软科学项目评审库专家,市人大理论研究委员会理事成员,潍坊市拔尖人才。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在纵向科研成果方面,主持国*级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社科规划项目3项;在横向科研成果方面,主持完成多项市厅级课题,部分研究报告获得市级主要领导签批。发表SSCI及CSSCI学术论文7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陈祥义,副教授,工商管理硕士。有企业工作经历19年,曾担任技术员、工程师、进出口公司经理、项目经理、企业策划总监等;教育教学经历12年,讲授过“管理学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供应链管理”等课程,2012年省级精品课程“运输管理实务”的负责人,物流管理专业省级教学团队成员。2014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