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破局思维

作者:来源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42
本类榜单:成功/励志销量榜
中 图 价:¥35.0(7.0折) 定价  ¥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破局思维 版权信息

破局思维 本书特色

叔本华说: 人生&大的樊笼,就是人的思维意识。 曾国藩说: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 之可冀。 爱因斯坦说: 这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 稻盛和夫说: 越难,越要拥有破局思维!

破局思维 内容简介

人生就是一次次破局。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你破局的能力。 本书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际,以抽丝剥茧的方式,为你总结归纳出一套无数高手解决麻烦问题的思维方法论。这是战胜困境走出低谷的行之有效的践行方法,帮助你克服恐慌、抱怨、迷茫、绝望等负面情绪,满怀信心地去思考、去行动、去坚持,从而打破现有的“局”,走到更广更顺意的世界。

破局思维 目录

**章 困境的产生
**节 内因 … 003
第二节 外因 … 015
第二章 正视困境
**节 陷入困境是常态 … 031
第二节 走出困境是必然 … 042
第三章 破局一:改变现状
**节 改变思维 … 057
第二节 改变性格 … 069
第三节 改变习惯 … 082
第四节 改变环境 … 097
第五节 由量变到质变 … 109
第四章 破局二:走出困境
**节 清晰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 … 125
第二节 坚定的决心 … 138
第三节 正确的方法 … 150
第四节 严格的执行 … 164
第五节 不懈的坚持和耐心的等待 … 177
第五章 破局三:战略和战术
**节 高屋建瓴 … 193
第二节 提纲挈领 … 205
第三节 刀过竹解 … 219
第四节 总结归纳 … 231
结语 … 243
展开全部

破局思维 节选

节选 内因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我们自身因素而产生的困境不胜枚举。这其中又可以大致分为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两种。 首先是消极的内因所产生的困境,诸如懈怠、懒惰、荒废、逃避、投机取巧等。人们往往选择一时的轻松,或者用看似更为简单取巧的方法来处理生活、工作、婚姻家庭中出现的问题。殊不知,在日积月累下,这种态度往往*终导致更大的困境。我们都听说过《寒号鸟》的寓言故事。寒号鸟的懒惰、懈怠让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虽然这是一则寓言,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经常因为一时的懒惰或者贪图安逸而导致此后面对难以克服的困境呢?小到厨房里堆叠的脏碗筷、卧室里随手丢放的脏衣服,大到临近考试还一直没有开始的复习准备、领导一催再催却始终没有开始的工作。所有这些问题都不会因为我们的懒惰、逃避而消失,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酿成苦果,然后在终点等着我们自己吞下。 有一个靠运输货物维持生活的人养了两匹马。一天,这个人分别将两匹马各拉的马车装满了货物。途中,一匹马走走停停,慢慢地就落在了后面。主人便把后面一辆马车上的货物全放到了前面那辆马车上。 后面那匹马看到自己车上的东西都没有了,便开始轻快地前进,并且揶揄地对前面那匹马说:“嘿!你有能耐吧,你受苦受累活该,你越是努力干,主人就越要折磨你。”前面那匹马听了一言不发,继续努力向前奔跑。 偷懒耍滑头的马见状,就越来越得意,继续不停地讽刺挖苦那匹任劳任怨的马,但对方始终没有搭理它。 到达终点后,有人对马的主人说:“既然你只需要一匹马拉车,干吗还养两匹马呢?这不是在浪费吗?不如好好喂一匹,把那匹不干活的马杀了卖掉。这样既可以卖些钱,又可以节省不少草料。” 主人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听从了。 那匹喜欢偷懒的马见势不妙,想挣脱缰绳逃跑,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马主人抓住它的辔头,将它卖给了杀马的人。 在这则寓言故事中,偷懒的马因为自己的投机取巧丢掉了性命。它以为自己是聪明的,实际上却是愚蠢的。对于它的主人而言,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主人运输货物。一旦不再具备这个条件,它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 我们由此推之,那些在工作中面对任务推三阻四,能躲就躲、能逃就逃的员工,当你不能再为企业创造任何价值,而只提供负担的时候,等待你的命运又将是什么样子的呢?同样,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当你发现自己的员工无法再为企业创造任何有形或者无形的价值时,是否应该当机立断做出抉择呢?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位著名的政治家。但他年轻时由于学问不精,曾到好多地方做事,却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瞧不起他,对他也很冷漠。于是苏秦决心要发奋学习。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困怠时,就拿着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的疼痛可以使自己清醒,再继续读书。 后来苏秦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而后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终组建合纵联盟,担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苏秦挂印》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故事。殊不知苏秦在挂六国相印之前,他曾付出了锥刺股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倦怠的时候,这种倦怠会让我们松懈,然后放弃,*终一事无成。胸怀大志且意志坚定的人,则会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终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目标。 公元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郑和率领由240多艘海船、27000多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开始远航。一直到1433年,郑和率领的这批船队一共远航了七次之多,访问了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位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这一系列的航海壮举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明宣德八年(1433年),在*后一次远航的归途中,郑和在船上因病逝世。 郑和下西洋航路之遥远、之繁复,在世界航海史上是划时代的。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各种局限性,地理大发现的历史使命未能由郑和船队来完成,但因为他们所经历的航路,以及在航路中的所作所为,从而发展起了亚非各个沿海国家和地区之间纵横交错的海上交通,沟通并加强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各国之间的联系,从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我们当代普通人的一生中,经历过一次数日的海上旅行就足以自豪。我们也从影视作品、书籍和新闻报道中看到过海洋的喜怒无常。然而数百年前的郑和以及他的团队——两万多有志之士,就组成了庞大的船队,在变幻莫测的大海上先后航行了七次之多。 这中间经历的苦难困境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缺水、缺粮、缺蔬菜、飓风、海啸、意志消沉、不友好的国家等。这些困难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摧毁这支船队。他们可以在这些困难和挫折面前选择退却,选择放弃,但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一一克服了所有的困境。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给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人民带去了友谊、和平。郑和和其他的无名英雄们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这一场壮举,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大国风范。

破局思维 作者简介

来源,金融学专业,留学澳洲昆士兰大学,获得商业学硕士学位。之后在多家企业任职,涉猎行业包括国际贸易、互联网科技等。每一次职业的历练背后,都是一种积累与突破的尝试。 作者自幼喜欢读书和文学创作。“面壁十年图破壁”,十多年来,渐学渐积渐有所得,遂成此书,期待与读者分享个人的感悟与经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