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红楼人物心理探真

红楼人物心理探真

作者:仲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32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红楼人物心理探真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808093
  • 条形码:9787522808093 ; 978-7-5228-080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红楼人物心理探真 内容简介

本书从西方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探求红楼人物刻画的深刻性,从而证明了曹雪芹的创作天才是世界性的。书中的论证中西互参,同力协契,做到深入浅出,在融合哲学与文学之不同方式写作的方法中,呈现红楼人物心理及人格的真实性,即呈现《红楼梦》创作的纯洁性。作者借鉴了潘光旦、张爱玲、余英时等学术前辈的指导思想,并以本书纪念优秀的人类学学者邢海宁先生,以彪炳人文社会科学的智育与良心。

红楼人物心理探真 目录

一 觉来似梦还非梦:《红楼梦》纵谈

1.从“梦”说起

2.情与淫

3.天才论

4.研究《红楼梦》的方法

5.先驱者

二 奇情幻化应难拟:贾宝玉的人格

1.所谓男风

2.女儿意象

3.太虚一梦

4.意淫之评

5.爱欲死欲

三 情天色界两茫茫:其他三位主要男性的性情

1.贾瑞之迷恋

2.薛蟠之小我

3.贾琏之婚姻

四 休将雏凤便轻删:王熙凤的人格

1.英雄

2.母性

3.恶

4.人格之成立

五 瑶天星月入红楼:袭人与薛、林的真情实性

1.袭人之分

2.宝钗之实

3.黛玉之真

六 缠绵谁说梦中因:论曹雪芹


展开全部

红楼人物心理探真 节选

序 本书并非一次红学上的努力,而是长年以来对阅读《红楼梦》文本所积累的问题意识的一次诠释学澄清,在我看来,可以算作从心理学与哲学方面对于曹雪芹创作的一次考据。文学有对文字的考据,历史学有对史实的考据,哲学理应也有对真情的考据。如在红学方面,人们尽可以讨论《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而本书研究的却是贾宝玉,换言之,假使若干年后有充分的历史文献佐证作者另有其人,但贾宝玉不会变,书中这个角色永远是这个名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贾宝玉将在历史的现实空间中现其原型,而是以贾宝玉为代表的人物心理将在任一时间中充盈,即使未来的读者也可以从自己或者他人身上找到贾宝玉的人格特征,因之成为一种真实的人之属性。 我自幼喜读《红楼梦》,虽不能像张爱玲自称“我惟一的资格是实在熟读《红楼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儿的字自会蹦出来”,然亦每隔两三年必将八十回本《红楼梦》通读一遍,好似寻找精神家园,贾宝玉、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这些人物早已成为我的朋友和知己,我自己的喜怒哀怨也都在书里了。喜爱这部伟大作品的人或许都会有相似的感受。 有件趣事,为吴组缃所记:他给学生分享经验说,《红楼梦》必须读三遍,才能看懂一些,“不料这句话一说,每次批评运动都把我拽出来批一通。那些人认为《红楼梦》是黄色小说,贾宝玉是‘坏分子',认为我让青年读三遍《红楼梦》是犯了方向性错误。后来毛主席老人家发表了一个言论:‘《红楼梦》必须读五遍。'比我的要求还要多出两遍,这才救了我,以后再没人批我了”。而今,红学研究已十分独立了,但关于这部作品是否写情而涉淫的争辩仍属一个学术问题,亦即如何还原作者曹雪芹本人的视角,找到诠释作品之关键,我在本书中也尝试回答。如吴组缃在小说情节与明清社会环境等文化史内部分析了主要人物的艺术特色,本书避免重复,而从单纯的创作视角去看主要人物身上深刻的哲学内涵与存在命题,并将曹雪芹与其他拥......

红楼人物心理探真 作者简介

作者仲辉,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从事外国哲学研究,专业领域为古希腊哲学、康德哲学、现象学。讲授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研究、康德研究、海德格尔研究等课程。发表《康德与海德格尔论先验想象力》《康德图式法初探》《时间性与中庸》《对海德格尔“纳托普报告”的再“观看”》等论文多篇,出版有《图式法与形而上学奠基》《里赫特》等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