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至味清欢

作者:朱敏江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0.8(5.5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至味清欢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8160740
  • 条形码:9787218160740 ; 978-7-218-1607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至味清欢 本书特色

本书以作者个人生活经历为经线,以身边的人、事、物、景等为纬线,向读者展开一幅充满烟火味的小城小事画轴,呈现诗意般的水墨江南,抒发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是一部充满阳光,催人上进,正能量满满的好作品。

至味清欢 内容简介

《至味清欢》是一本散文集。本书由五辑组成,**辑“人间烟火”,记录捉鱼、采茶、种田、碾米等生活小事,寻找那些清澈、明朗、温暖的人间真情;第二辑“山水如画”,找寻奇峰怪石、水系支流、蜿蜒绿道,记录看得见的风景和不为人知的美景;第三辑“风物印记”,挖掘蕴含的即将消逝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以及附着于其中的美好情感;第四辑“草木葳蕤”,描写独有的珍果野菜和抬眼可见的物种,展示趣闻趣事;第五辑为“心灵美景”,寻找涌动心底的温暖、感动和感恩,构筑一片如水般的心灵净土。

至味清欢 目录

**辑 人间烟火
风车里的故事
米花的力量
枇杷黄
母亲与樱桃树
消逝的晒谷场
心头的刻度
脱玉米
捉鱼记
浇秧记忆
萤火虫
蝉鸣
悠悠茶香
小电珠的光芒
麦脸中的时代印痕
乡村夏夜交响曲
野胡葱
晒冬
成鸭蛋
第二辑 草木葳蕤
青门绿玉房
金黄的稻秆
笋的力量
金瓜
乌桕树
顺风生长的水栀花
龙爪槐的转身
主角与配角
蓝蓝的山果
玉米秆·甘蔗
狗牙草
桑葚
番薯变形记
箬叶飘香
藤梨
刺儿果
红妙果
第三辑 风物印记
老台门
家乡的索面
米筛上的舞蹈
陀螺·打不死
水磨坊
铅坠子
露天电影
悠悠棕榈情
高跷记忆
消逝的笊篱头
横溪泡鲞
鸡毛掸子的故事
仁庄板凳龙
麻车坑舞狮
爆竹印象
第四辑 山水如画
那一抹金黄
绿莹莹的永安溪
人生浮桥
樱花大道
神仙湾绿道
鸟鸣时相伴
绿道音乐会
下各赏花行
山后秘境
仙梅红了
江南悬空寺
隐仙庵寻仙
第五辑 心灵美景
心的方向
海芙蓉
西潭听瀑
郭渔翁
田径队的“应爸爸”
乒乓教头老项
闪亮的军装
作文课上纸船漂
班里有个孩子叫“小胖”
汨罗悲歌回响
一晃就老了
展开全部

至味清欢 节选

风车里的故事 一家人驱车至农家乐游玩。儿子远远看见立于大厅的风车,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箭一般地冲过去围着它转来转去。一饱眼福之后,他伸出右手握住把手,兴奋地摇动风叶,还不停地招呼我们一块儿来玩。 都说云是风的故事,山是水的故事,而风车就是我的故事。风车对于儿子意味着好玩,而之于我则是无尽的情思。时光可以冲淡我对童年的记忆,却无法带走我对风车的感怀,因为我始终将风车印象藏在左心房*柔软之处。 风车,有些地方又叫风簸箕、风斗、扇柜。它可以分离秕谷、稻草,吹走麦壳,扇去糠和碎米。因此,对农家来说,风车必不可少。 木头制成的风车造型优美。顶上是一个方形的漏斗,车身有一根竹片与漏斗尾部相连,用来控制进量。抽屉形的出口呈四十五度角斜伸于外,麦子和稻谷等就从此处流出。风车口呈斗状,圆形的后半部中容纳着一片片风车叶,摇动近似“Z”字形的把手,风车就会飞快地转动。 小的时候,当我们想要伸手触碰风车时,大人就会一本正经地说:“小孩子不能转风车,会肚子疼的。”因此一般的小孩都轻易不敢转动风车。但总有一些淘气哥偏不信邪,会勇敢地去转动风车.而我则悄悄地躲在旁边观察。只见他们起劲地摇动把手,而且越摇越快,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但捂住肚子蹲在地上的情景却始终没有出现,让人少了幸灾乐祸的机会。 稍大一些,我便有了和风车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年农忙时节.从田里收割来的稻谷中有一些秕谷,还夹杂着稻草丝,这时就轮到风车登场了。 摇风车是父亲的专属。等到风车顶的漏斗装满稻谷,父亲就开始摇动把手转动风车,瞬间就有一股风从风车口冲出。他瞅准时机,轻轻将连着闸门的竹片下移一到两格。漏斗中的稻谷慢慢掉入风车肚,饱满的谷粒坚强地经受住风力吹动,从抽屉形出口源源不断地流出掉入箩筐。那些秕谷就像调皮的孩子,纷纷从风车口腾跃而出,划过一道漂亮的抛物线后,落于地面之上。而那些体量较轻的稻草丝则如皮影中的孙悟空,在空中闪转腾挪,翻越几个跟斗之后才心有不甘地降落地面。 渐渐地,父亲身前的谷粒越积越多,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圆锥形。他不时伸出左手轻轻将锥顶推翻,并用手转几圈,谷堆上留下几道圆形的波痕,而流出的谷粒随即又将波痕淹没。 漏斗中的稻谷从中间往下漏,留下一个漩涡状的浅坑。当稻谷慢慢浅下去时,我马上用畚斗到谷堆盛取稻谷,抱到风车边。母亲则接过我手中的畚斗,双手擎起举到风车顶,一粒粒金子般的稻子纷纷从畚斗跃入漏斗中。 当稻谷快要漫过箩筐时,父亲就停下手招呼母亲一起将箩筐抬走。这时,我抓住干载难逢的机会小心翼翼地转动起了风车,不过.转了几圈好像肚子也没有疼的迹象。这时父亲拿着空箩筐回来了,我马上停下来,他则伸出大手抚摩着我的脑袋,露出慈祥的笑容。 风车扇麦子的情景就更美妙了!大力转动风车,白色的麦壳仿佛一个个穿着白衣的精灵,迈着轻盈的舞步,纷纷从风车口飞跃而出,又如满天飞起的玉蝶,扭动婀娜的身姿慢慢飘落地面。邻家的小妹妹看见了,拍着手大声欢呼:“下雪啦!下雪啦!”是啊!远远望去,风车口处仿佛雪花飞舞,正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不一会儿地面就变成银白一片,犹如进入银装素裹的世界。如果有时风车口正巧朝向翠竹丛,就会生动演绎一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的景象。 正因为风车的不可或缺,人们对它也分外爱惜,每次使用完毕.马上将它抬回屋中,绝不会让它遭受一丁点的风吹雨淋。一些人家在不用时还会用蛇皮袋、塑料布等盖在风车上,以免积上厚厚的尘垢。 无论多么美妙的东西,都难抵挡时代变迁的消磨。随着水稻产量大幅增长,人们不再为粮食而发愁。一批批的人带上曾经和风车一起劳作的勤劳品质,告别了土地,告别了风车,开启了外出谋生之路,风车也因此而渐受冷落。 土地承包流转渐渐推广,农村种粮大户不断涌现,收割机随之异军突起。也许荷兰风车可以打败堂吉诃德,但在与现代化机器的碰撞中,我们的风车却有如堂吉诃德一般败下阵来。风车心不甘情不愿地退居幕后,默默地立于房檐之下,在风吹日晒中,逐渐褪去光泽,即使积上厚厚的尘垢,也没有人去擦洗。 P2-4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