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文明的交汇

作者:周欣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2-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5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9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明的交汇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12885
  • 条形码:9787100212885 ; 978-7-100-21288-5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明的交汇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传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明的冲突与交汇同时存在,但文明的交汇才是不同文明能够并存和延续的主旋律。本书作者试图深入探讨不同的文明,主要是东西方文明如何交流融合并成为人类世界繁荣与发展的基石。作者跨越东西方学术界,亲身经历了两种文明的不同和相互影响,并且能够利用大学图书馆的稀见的珍贵特藏来作为论述的起点和依据,使其观点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极有特色的大量珍贵照片也为本书生色不少。

文明的交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关于东西方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思考的总结。作者认为,世界上有多种文明,其中区别优选、影响*深远的当属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多种文明各自发展并延续的过程中伴随着文明的冲突与交汇。文明之间的冲突是短暂的,而交汇与融合则是永恒的。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文明交汇的力量更为持久和强大。本书将从书籍文献的流传、作为文化传播践行者的学者和平民、数字时代的文化交流与延续三个方面深入展开对东西文明交汇这一宏大课题的探讨。

文明的交汇 目录

自 序

学术篇 东学西渐,百年书缘

中美百年书缘

东学西渐与海外中国学

《西文汉学书目》

汉字罗马化在西方

文明的印记

嘉业堂珍本流散美国始末

中国学术的话语权

人物篇 文明交汇的行者

赵元任的学术生涯

1957年甄选台湾“中研院”院长风波——从赵元任的几封信说起

《文汇报》2016年6月17日有关赵元任的访谈选录

傅兰雅与时新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起源

方保罗与民国电影史料研究

史海钩沉——美国华人移民与致公堂档案

时代篇 数字时代文明的延续

永恒的敦煌

文明的数字传承

文史哲中的大数据

网络时代的学习

文明交汇的基石——平等与多元文化

两个世界,三个故事

“点起光亮”

后记


展开全部

文明的交汇 节选

赵元任祖籍江苏常州,1892年出生于天津。他极具语言天赋,幼年在随家人搬迁的过程中就学会了常州话、保定话、北京话等,对各地方言的差异非常敏感。1910年,赵元任在清华庚款赴美留学考试中获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9月进入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同时学习哲学、语音学、物理学等课程,并自修法文等其他语言,尤其是戴维森教授的语音学课程,让他大开眼界,增强了对语言学的兴趣。1915年9月,赵元任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同时继续修习语言学课程。此时的赵元任已经萌生了以语言学为主业的念头,在1916年的日记里他多次提到自己对语言学的兴趣。1916年6月,他在给教科学史课程的萨顿教授的信中写道:“我特别地喜欢学和说各种语言、方言,而且还对语音学做过大量研究”,可见他用力所在。 从赵元任早年的学习经历可以看到,他对语言学的兴趣一开始就是在现代的学术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这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传统语文学的学者很不一样。传统学者主要以历史文献为研究对象,而赵元任感兴趣的始终是人们口头说的活生生的汉语,现代的科学方法才是研究这种活的语言的得力工具。除了语音学和语言学方面的训练,赵元任哲学、物理学等多方面的素养,也对他日后的语言学研究助力甚多。1918年完成博士论文后,赵元任曾回到康奈尔大学教过一年的物理。《好玩儿的大师》一书中收录了一张他在康奈尔大学当物理教师时的照片,照片里他将电池正负极放在舌头上来品尝“电伏特”的滋味的情景,可见他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精神。赵元任当时就对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味,这门新兴的学问在他后来的语音学研究、方言调查及音乐创作等活动中都派上了用场。 1920年7月,赵元任回国到清华任教,并陪同罗素到各地讲学,担任罗素的翻译。他把罗素的讲演翻译成当地听众听得懂的方言,充分展现了他过人的语言能力。陪伴罗素的旅途上,赵元任一路拍下各地景物,这些珍贵的旅行记录都收录在了《好玩儿的大师》里,为我们留下那时中国社会生活的珍贵照片。这段时间赵元任还与杨步伟结为终身伴侣,两人也经常在家中说各地方言。1921年,赵氏夫妇回到美国,赵元任在哈佛大学一边教哲学和中文,一边继续进修语言学。到1925年回国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的时候,赵元任正式决定以中国语言学及语音学作为自己学术上的主攻方向。 作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赵元任的指导范围包括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和普通语言学。1927年10月至12月,他在江浙一带对吴语展开实地调查,他一边进行着语言调研,一边也用相机记录下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和风土民情。这次调查的成果于次年以《现代吴语的研究》为题出版,这是中国**部应用现代语言学方法对方言进行调查研究的著作。语言学家张世禄指出:“《现代吴语的研究》是现代汉语方言学正式诞生的标志。赵先生的实践,奠定了汉语方言学发展的基础”。 1928年,赵元任加入刚刚成立的史语所,主持语言组的工作。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特别提出“汉语将来之大成全靠各种方言之研究”,赵元任在史语所的学术工作,主要围绕方言调查展开。他先后到广东、广西、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进行方言调查,整理发表了一系列成果。仅从《好玩儿的大师》一书中收录的1935年江西方言调查的照片就可以看出,当时舟车之劳顿与工作之艰苦。在史语所工作期间,赵元任还购置并运用*先进的语言记录和分析的仪器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方言调查的科学性与准确性。1934年,他将新的录音设备**次运用于安徽方言的调查中,当时拍摄的照片为我们记录了他与助手工作时的情景。与此同时,赵元任还创造了一套为调查汉语方言而设计的记录、整理、归纳与分析方言调查材料的科学方法,他创制的《方音调查表格》,虽经过多次修订,但至今仍在方言调查工作中使用。 在后半生旅居美国期间,赵元任的研究方向主要转向汉语语法和普通语言学领域。1968年出版的《中国话的文法》被誉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扛鼎之作,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年出版的《语言与符号系统》一书,则系统阐述了语言学的各种基本理论问题,曾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出版。这两部著作进一步确立了赵元任作为世界一流语言学家的地位。 纵观赵元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一个突出的特点便是现代科学方法的自觉运用。陈原先生特别指出:“元任先生作为20世纪一个伟大的人文学者,他非常敏感地接受了新的科学理论,并且很快将这些理论导入或应用到他所致力的语言学中”,这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取向。美国语言学家玛丽??哈斯也对科学与人文在赵元任身上的有机融合赞誉有加:“据我所知,没有别人能如此自如地投身于两种文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两种文化在20世纪中叶促成了人们生活和思想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而赵元任在这两个方面却游刃有余并且富有创见”。在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今天,赵元任所指示的学术路径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

文明的交汇 作者简介

周欣平,湖北武汉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语言学博士和图书馆学及信息学硕士,曾任美国衣阿华大学、匹兹堡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副馆长兼东亚图书馆馆长,主要从事文献学、图书情报学、语言学等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