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尤昭玲妇科临证用方

尤昭玲妇科临证用方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24cm 页数: 12,556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00.5(6.7折) 定价  ¥1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尤昭玲妇科临证用方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5224831
  • 条形码:9787515224831 ; 978-7-5152-248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尤昭玲妇科临证用方 内容简介

本书共7章。**章除简要介绍妇科方剂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外,着重探讨了妇科临床组方思路、方剂与病症、治法、中药之间的关系。第二至六章按传统中医妇科经、带、胎、产、杂分类方剂,第七章按现代临床常见疾病与病理现象分类方剂。在探讨每一类疾病的组方配伍规律、用药特色的基础上,每一首方剂均从组成用法、功效主治、运用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以“编者按语”形式明确方剂来源、异名,阐述制方原理、配伍意义,并且附有便于记忆的汤头歌诀。

尤昭玲妇科临证用方 目录

**章 妇科临床用方概述
**节 绪论
一、妇科方剂的概念
二、妇科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肇源于商周,独立于秦汉
(二)积累于晋唐,拓展于宋金
(三)完善于明清,振拔于现代
三、提高辨证用方技能的方法
(一)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本功,博览勤思
(二)拥有坚实的中药学基础,把握妇科特色
(三)全面学习,抓住重点
(四)注意比较,联系实践
第二节 妇科临床组方思路与方法
一、组方目的
(一)增强药力
(二)全面兼顾
(三)变生新效
(四)解毒除弊
二、组方原则
三、组方思路
(一)因病遣药组方
(二)因证遣药组方
(三)因症遣药组方
(四)因时遣药组方
四、组方变化
(一)药味加减变化
(二)药量加减变化
(三)剂型更换变化
第三节 妇科临床辨证用方
一、方剂与病、证、症的关系
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一)治法的形成与发展
(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三)妇科治法特点
三、方剂与中药的关系

第二章 月经病组方规律与辨证用方
**节 月经病组方规律
一、补肾治其根本
二、健脾资其化源
三、调肝和其气血
第二节 月经先期辨证用方
一、气虚证
(一)脾气虚
补中益气汤
归脾汤
平补心脾汤
加味四君子汤
(二)肾气虚
固阴煎
归肾丸
安冲调经汤
二、血热证
(一)阳盛血热
清经散
先期饮
清经四物汤
(二)阴虚血热
两地汤
地骨皮饮
生地黄散
加味纯阴汤
腹痛丸
(三)肝郁血热
加味逍遥散
四物加柴胡汤
清肝达郁汤
三、血瘀证
香南桃红四物汤
加味牛膝逐瘀散
第三节 月经后期辨证用方
一、肾虚证
当归地黄饮
左归丸
二、血虚证
大补元煎
七物汤
三、血寒证
(一)虚寒
温经汤
艾附暖宫丸
过期饮
加味十全大补汤
归附丸
温经摄血汤
(二)实寒
温经汤
红花汤
四、气滞血瘀证
乌药汤
过期饮
五、痰滞证
芎归二陈汤
芎归六君子汤
第四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辨证用方
一、肝郁证
逍遥散
解郁调经汤
二、肾虚证
固阴煎
干地黄汤
定经汤
丹地乌梅四物汤
第五节 月经过多辨证用方
一、气虚证
举元煎
安冲汤
固冲汤
干姜丸
二、血热证
保阴煎
固经丸
加减两地汤
三、血瘀证
失笑散
……
第三章 带下病组方规律与辨证用方
第四章 妊娠病组方规律与辨证用方
第五章 产后病组方规律与辨证用方
第六章 妇科杂病组方规律与辨证用方
第七章 其他
展开全部

尤昭玲妇科临证用方 节选

  临床组方时,不仅要考虑方剂组成的原则性与其结构的完整性,也要考虑组方用药对疾病病情的针对性与适应性,此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君臣佐使强调了组方的原则性与其结构的严谨性,而临床针对病、证、症等遣药组方的思路,则有主有次地把握了组方对疾病的针对性与适应性。  (一)因病遣药组方  “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征与规律等本质所作的概括。任何一种疾病,皆有贯穿其全过程的病因病机,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临床异病同证,固可采取相同的治疗方药,如经、带、胎、产诸疾,证属血虚者,皆可立补血之法,投四物汤之类。但不同疾病出现相同证候,其证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如肾虚证既可见于月经后期、闭经,也可见于带下过少、滑胎,还可见于产后汗证、不孕症等。此时若不顾及疾病本身的特殊性,一味拘泥“有是证,立是法,用是药”,仅立补肾之法,选用相同的补肾药物组方,则恐难取得理想疗效。若针对不同疾病,如月经后期,立补肾调经法,选用当归、熟地黄、山茱萸、牛膝等;滑胎,立补肾安胎法,选用菟丝子、杜仲、续断、桑寄生等,则针对性更强,疗效将更显著。  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人们逐渐摸索和积累了针对某一疾病所应该使用的治疗方法以及某疾病的专属性方药,如针对月经不调、不孕、崩漏、妊娠或产后小便淋痛等疾病而拟定的调经、助孕、固崩、通淋等治法;安胎用寿胎丸,产后调治用生化汤,乳痈用蒲公英、忍冬藤,子宫肌瘤用王不留行、夏枯草等等,这些大多是来自实践并被反复证明切实有效的经验总结。因此,临证立法组方时,既要重视辨证施治,也要充分考虑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尽可能熟悉、掌握一些常见疾患的专属治法与方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方药与病证的一致性。  “病”包括中医的“病”与西医的“病”。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不断深化,立法组方融合西医医理是现代妇产科临床的常见思维模式。如不孕症属西医无排卵者,治疗多以补益肾气,平衡肾之阴阳,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以促排卵为主;若属黄体功能不全者,则以补肾疏肝为主要治法;而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治疗多配伍疏肝理气,化瘀通络药物。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也使因病制法组方遣药成为可能。如带下因滴虫性阴道炎引起者,可立灭滴杀虫法,配伍苦参、蛇床子等药物;若因盆腔炎引起,且伴有炎性包块者,则立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之法,可选用银甲丸、银翘红酱解毒汤等。  (二)因证遣药组方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立法遣药组方的主要手段。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妇产科学,无疑其立法组方亦主要依赖于对证候的辨识。  “证”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能够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它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所作的概括,反映了疾病不同阶段的病情状态。因证立法遣药组方,即以疾病当时的综合反应状态为调节要点,综合考虑证候病机中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诸要素,有主有次地确立治法,组织方剂,务使“法证对应”“方证相关”。  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前人认识到许多中药即以治“证”为专长,如丹皮、赤芍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月经病、胎前产后疾病辨证属血分热盛或血热瘀滞者可选用;半夏、天南星皆能燥湿化痰,带下过多、不孕等辨证属湿痰、寒痰证者可选用。正是因为这些具有鲜明治“证”特色的药物,才使因证立法遣药组方成为可能;换而言之,也正是因为妇产科临床强调因证立法遣药组方,才使药物的治“证”功效得以证实,并不断发现他们新的功效。  综观古今文献资料,因证立法遣药组方者比比皆是,如调补冲任、温化冲任、清泄冲任、疏通冲任,是针对证的病位在冲任,并依据寒热虚实的不同病性而确立的治疗大法。艾附暖宫丸、温胞饮之温肾暖宫或散寒温胞;育官片、滋肾育胎丸之补肾育官;益气升提汤、升麻汤之益气举胞;桂枝茯苓丸、脱花煎之逐瘀荡胞;清经散、清热调血汤之泻热清胞;大补元煎、寿胎丸之补肾固胞等等,无不是因其证候病机中的病因、病位、病性而确定的治法与方药。  长期临床实践告知,治疗方法、方药配伍与证候病机之间的相关程度,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临证只有辨证清楚,才能立法无误;只有立法无误,才能组方有据,遣药精当,方显疗效。历代有名的妇产科方剂之所以疗效卓著、流传至远,就是因为这些方剂的配伍及其所体现的治法与其主治的病证之间有着高度的选择性。因此,学习前人有效方剂,应首先把握病证的机理,才能深刻理解其立法旨意和配伍精髓;临证运用成方时,应充分考虑到目前证候机理与原方所体现的治法之间的对应程度,并需随证变化;遣药组方中,也只有充分认识当前病证的病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创制出高效的处方。  ……

尤昭玲妇科临证用方 作者简介

  尤昭玲先生(尊称),女,全国名中医(第二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妇科名医、首席健康科普专家,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终身教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生殖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妇幼健康分会名誉会长等职。  主持国家及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8项,获国家及部、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18部,是国家规划教材首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主编、《中医妇科学》副主编。指导并培养博士后9人、博士生61人、硕士生92人;指导国家名中医继承学徒2人;名师带徒27人。在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辅助治疗、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官腔粘连、假腔、内分泌失调等妇产科疑难病症的诊治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极高的学术造诣。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