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跨越百年的青春回眸--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跨越百年的青春回眸--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7.6(7.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跨越百年的青春回眸--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145290
  • 条形码:9787567145290 ; 978-7-5671-452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跨越百年的青春回眸--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本书特色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跨越百年,回眸间仍是那群英姿少年。同学们在阅读书籍后纷纷书写感言,用文字记录下撼动心灵的力量。希望能激励更多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再谱华章;激励更多新时代青年吹响“强国有我”的号角,永远跟党走。

跨越百年的青春回眸--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内容简介

本书籍是新生对百年党史、百年校史的青春告白,是新生对《他们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进新中国》一书的感悟集合,是青年学子研读老上海大学学子英雄事迹的志向彰显。本书籍期待新时代的上大学子树立远大理想,早日锚定为党、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终身的目标,并付诸于大学生活。

跨越百年的青春回眸--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目录

**章 从历史中走来
时代火炬薪火相传
英雄的魂魄无言的战歌
以青春唤新歌
赓续上大英雄之魂绽放吾辈青春之彩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生生不息
丰碑处处志来路赤心拳拳继先人
醒即是新
百年红色上大不朽精神传承
不朽之魂
鸿志薄云无愧怍丹心一片照中国
与时代并肩成长
此心天下一
他们我们
红色基因时代传承
星火不熄上大魂红色基因永流传
薪火归一处月涌大江流
风雪虽大到底是人间
“红河”蜿蜒于上大
百年党旗红传承上大风
第二章 在现实中奋斗
囹圄不困青年心
薪火相传奋飞不辍
以金色音符谱红色乐章
革命精神以心存红色基因永传承
创业垂统先贤志踵事增华吾辈责
红色基冈于此赓续
中华民族群星闪耀时
红烛
承先辈辉煌精神谱写上大不凡青春
继承红色基因砥砺担当作为
赤红终会传承下任尔东西南北风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
中华复兴当在我辈青年
与平庸相斥 与先辈共同追随星光
何为“红色血脉”
十指铮铮荆棘破百年上大薪火传
学界的传承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金龙出海翱翔九天
承红色基因筑美好未来
第三章 向未来处眺望
赓续先辈志毅然传薪火
揽月碎星直触滚烫灵魂
从“雨巷”走进“康庄”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
青年自有青云志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未来接班人
老骥壮心未泯青年薪火相传
位卑未敢忘爱国实干兴邦梦璀璨
走进那座洪炉
红色基因永赓续关山初度路犹长
传承红色基因再迈红色征程
流动的历史恒久的精神
铭记时代使命切莫温和地走进那片良夜
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
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薪火永传续吾辈当自强
回望先辈来时路敢于人前再续征
予我百年时光于此等待
星河欲曙山河艳羡
上大英雄意气昂砥砺吾辈少年郎
后记
展开全部

跨越百年的青春回眸--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节选

时代火炬薪火相传 杨芸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火炬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英雄烈士把满腔的革命热血挥洒在中华大地上,一辈又一辈的上大学子把理想与信念根植我们心中。翻开《他们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进新中国》这本书,指尖的文字舞动成一幕幕过往,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帷幕,带我走进了那段峥嵘岁月,走进了那段烙印着从上海大学走进新中国的热血青年与时代先驱的峥嵘岁月。 我们都说“文有上大,武有黄埔”,那一时期的上海大学虽然仅有五年的艰难办学时间,但在这短暂的五年当中,仁人志士不断涌现,“红色学府”的美誉当之无愧。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又走向不同的领域与行业。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但他们又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上海大学,他们从上海大学走进新中国,只因他们怀揣着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新中国而奋斗。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他们殊途同归,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不同的战线、不同的道路,以不同的方式,走进了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新中国,并把时代的火炬代代相传。 鲁迅曾说:“此后如竞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年代,不少从上海大学走出来的有志青年便如一道光,刺破黑夜,驱散阴霾,为人们带来希望。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赵君陶说:“如果干革命的都死了,哪里有今天革命的胜利。”赵君陶,从小深受哥哥赵世炎的影响,曾参加过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在保育院工作的近七年间,赵君陶和她的同事共抚养了800多名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儿童。她用一生为革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用一生在抗日烽火中以伟大的慈母般的爱培育着下一代,她的淡泊名利、高风亮节、不计较个人得失与无私胸怀值得每一个上大学子铭记于心。 如赵君陶那样在教育事业上坚守着自己使命的,还有新中国**任文化部部长沈雁冰。沈雁冰除了在文学领域拥有卓越成就以外,还在革命事业和教育事业上肩负起重任。在上海大学任教期间,他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丁玲、施蛰存等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上大学子都是沈雁冰的学生。丁玲和施蛰存在文学方面的杰出成就和沈雁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沈雁冰为他们奠定了文学的基础,培养了文学方面的兴趣。 与此同时,沈雁冰也把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挥洒在上大校园之中。他积极参加五卅运动,为揭露五卅惨案的真相投身报纸的编辑工作,并参加了中国济难会。他用文字发扬世界被压迫群众的团结精神和革命热情,在抗日救亡、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带领人们不断向前迈进。 红色学府,百年传承。即使那一年上海大学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而封闭,但这道红色血脉却从未停止,人们从未忘记上大学子在革命征程上应做的奉献与努力。新上海大学在一批批老校友的支持下以崭新的面貌重回历史的舞台。 是什么,让这道红色血脉绵延流长?是什么,让这时代火炬愈燃愈烈?又是什么,让这上大精神薪火相传?我相信,是老一辈上大学子的言传身教,是老一辈上大学子的革命热情,更是根植于每个上大学子心中的青年使命。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所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教的是思想道德、知识内涵、为人处世。教育是知识的传播,是精神的传承,是血脉的流传。就如赵君陶用教育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沈雁冰用教育为无数如丁玲、施蛰存这样的上大学子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和沈雁冰、赵君陶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从上海大学走进新中国,他们的革命热情又将从新中国走向遥远的未来。 如今,时代的火炬已经交接到了我们手中,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也必须肩负起青年的使命,让这时代的火炬在我们手中薪火相传。 国家因英雄辈出而强大,民族因拼搏奋斗而复兴。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 P3-4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