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古文观止(精选本)

古文观止(精选本)

作者:吴楚材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中 图 价:¥14.6(4.9折) 定价  ¥2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古文观止(精选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11383
  • 条形码:9787100211383 ; 978-7-100-2113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古文观止(精选本) 本书特色

像《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美人。——鲁迅 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间美丽的东西。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之时,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林语堂 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俞平伯

古文观止(精选本)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是清代文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年间选编的中国古代散文集,是重要的文言启蒙读物。本书在原书222篇基础上进行了精选,读之既可探寻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又可观览各代名家的人生经历与思想体悟。能够帮助学生读者初步了解古文的内容、文体、风格,增长历史、文学知识,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古文观止(精选本) 目录

目 录


卷之一 周文 ……………………………… 001

郑伯克段于鄢 …………………………… 001

周郑交质 ………………………………… 006

曹刿论战 ………………………………… 008

宫之奇谏假道 …………………………… 011

介之推不言禄 …………………………… 013

烛之武退秦师 …………………………… 017

蹇叔哭师 ………………………………… 020

卷之二 周文 ……………………………… 022

驹支不屈于晋 …………………………… 022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 025

晏子不死君难 …………………………… 027

子产论政宽猛 …………………………… 029

卷之三 周文 ……………………………… 032

叔向贺贫 ………………………………… 032002·

曾子易箦 ………………………………… 034

有子之言似夫子 ………………………… 036

卷之四 秦文 ……………………………… 039

苏秦以连横说秦 ………………………… 039

邹忌讽齐王纳谏 ………………………… 046

冯煖客孟尝君 …………………………… 050

赵威后问齐使 …………………………… 056

触龙说赵太后 …………………………… 058

唐雎说信陵君 …………………………… 062

唐雎不辱使命 …………………………… 063

谏逐客书 ………………………………… 066

宋玉对楚王问 …………………………… 073

卷之五 汉文 ……………………………… 076

项羽本纪赞 ……………………………… 076

孔子世家赞 ……………………………… 078

屈原列传 ………………………………… 079

太史公自序 ……………………………… 088

报任安书 ………………………………… 094

卷之六 汉文 ……………………………… 110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 110

过秦论上 ………………………………… 111

上书谏猎 ………………………………… 116·003

诫兄子严敦书 …………………………… 118

前出师表 ………………………………… 120

后出师表 ………………………………… 125

卷之七 六朝唐文 ………………………… 130

陈情表 …………………………………… 130

兰亭集序 ………………………………… 134

归去来兮辞 ……………………………… 137

桃花源记 ………………………………… 141

五柳先生传 ……………………………… 144

谏太宗十思疏 …………………………… 146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149

滕王阁序 ………………………………… 154

春夜宴桃李园序 ………………………… 162

陋室铭 …………………………………… 163

阿房宫赋 ………………………………… 166

杂说四 …………………………………… 170

卷之八 唐文 ……………………………… 172

师 说 …………………………………… 172

送孟东野序 ……………………………… 176

送董邵南序 ……………………………… 180

祭十二郎文 ……………………………… 182

祭鳄鱼文 ………………………………… 188004·

柳子厚墓志铭 …………………………… 191

卷之九 唐宋文 …………………………… 197

桐叶封弟辨 ……………………………… 197

捕蛇者说 ………………………………… 199

种树郭橐驼传 …………………………… 202

小石城山记 ……………………………… 205

黄冈竹楼记 ……………………………… 207

岳阳楼记 ………………………………… 210

谏院题名记 ……………………………… 214

朋党论 …………………………………… 215

卷之十 宋文 ……………………………… 220

五代史伶官传序 ………………………… 220

丰乐亭记 ………………………………… 223

醉翁亭记 ………………………………… 226

秋声赋 …………………………………… 229

辨奸论 …………………………………… 232

心 术 …………………………………… 235

卷之十一 宋文 …………………………… 240

喜雨亭记 ………………………………… 240

石钟山记 ………………………………… 243

前赤壁赋 ………………………………… 247

后赤壁赋 ………………………………… 251·005

六国论 …………………………………… 254

读《孟尝君传》 ………………………… 258

同学一首别子固 ………………………… 260

游褒禅山记 ……………………………… 262

卷之十二 明文 …………………………… 266

阅江楼记 ………………………………… 266

卖柑者言 ………………………………… 271

报刘一丈书 ……………………………… 274

吴山图记 ………………………………… 278

沧浪亭记 ………………………………… 281

徐文长传 ………………………………… 284

延伸阅读 …………………………………… 290

本书名言记忆 …………………………… 290

名家面对面 ……………………………… 293

古文精粹 叹为观止 ………………… 293


展开全部

古文观止(精选本) 节选

卷之一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隐公元年》 a 初,郑武公b娶于申c,曰武姜d, 生庄公及共叔段e。庄公寤生f,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g。 公曰:“制,岩邑h也,虢叔i死焉。他邑唯命。” a《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别派。旧传春秋左丘明所撰。清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 b 郑武公:春秋时郑国国君。 c 申:春秋时国名,国都在今河南南阳市一带。 d 武姜:郑武公之正妻。 e 共( gōng)叔段:庄公之弟。 f 寤生:逆生。即生产时胎儿脚先出来。 g 制:郑国地名,在今河南荥阳市。 h 岩邑:险峻的城邑。 i 虢叔:东虢国国君。 请京a,使居之,谓之京城大b叔。 祭仲c曰:“都,城过百雉d,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e, 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f、 北鄙贰g于己。公子吕h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i。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j,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 a 京:郑国地名,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 b 大:同“太”。 c 祭( zhài)仲:郑国大夫。 d 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e 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参,同“三”。国,指国都。 f 鄙:边界上的城邑。 g 贰:从属二主。 h 公子吕:字子封,郑国大夫。 i 廪延:郑国地名,在今河南延津县一带。 j 鄢:古代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内。 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a。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b,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 c为颍谷 d封人 e,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f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g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h!”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i,永锡j尔类。’其是之谓乎!” a 志:意图。 b 城颍:古代地名,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 c 颍考叔:郑国大夫。 d 颍谷: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登封市。 e 封人:守边官员。 f 繄( yī):语气助词,相当于“惟”。 g 阙:同“掘”,挖掘。 h 泄( yì) 泄:舒畅和乐的样子。 i 匮:枯竭。 j 锡:同“赐”,赐予。 【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了一位妻子,称作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逆生难产,姜氏受到惊吓,所以给他取名寤生,并且厌恶他。姜氏宠爱共叔段,想立他为世子,并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始终不允许。等到庄公做了国君,姜氏又替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封给他。 庄公说:“制邑是险隘之地,虢叔曾在这里丧生。如果您要其他地方,我可以听您吩咐。” 姜氏又为共叔段请封京邑,庄公便答应他们去那里定居,从此人们称共叔段为京城太叔。 祭仲对庄公说:“地方城邑的城郭长度如超过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照先王的制度:大城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城不得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太叔不遵守先王的规定,您将来会无法控制的。”庄公说:“姜氏偏要这样做,我怎么能避免祸患?”祭仲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些对他们采取措施,不要让他们的势力任意扩张。容忍他们无限度地扩张,*终,您将难以应付。蔓生的野草不易除掉,更何况是您那娇宠的弟弟呢?”庄公说:“不义之事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看吧!”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明属庄公,暗归自己管辖。公子吕劝告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这种兼属二主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呢?如果想让位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前去侍奉他;如不想让位给他,就请您铲除他。不要使黎民百姓存有二心。”庄公说:“不用那样做,他将会自取祸端的。” 太叔又公开把那两属之地据为己有,一直扩展到了廪延。子封说:“可以兴师问罪了,否则,领土继续扩大,将会有更多的人归附他。”庄公道:“他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亲,领地再扩大,也会走向崩溃。” 太叔大修城池,聚集民众,整治军队,扩充步卒、战车,开始谋划突袭郑国都城。姜氏也打算开城门做内应。庄公探听到太叔发动突袭的日期,就说:“现在可以动手了。”命令子封率领战车二百辆讨伐京邑。京邑的百姓也都纷纷背叛太叔,太叔逃到鄢邑,庄公又发兵讨伐鄢邑。五月二十三日,太叔逃亡到共邑。 《春秋》写的是:“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称他为“弟”;如同两个君主相争,所以叫作“克”。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有失教导:《春秋》说庄公早有杀弟之念。不说太叔段逃亡外地,是有不便明言庄公逼走其弟之意。 庄公击败太叔之后,就将姜氏安置到城颍软禁起来,并向她发誓说:“不到黄泉,决不相见!”事后却又后悔了。 颍考叔那时在颍谷担任守护疆界的官员,听说这事,就借进献礼物谒见庄公。庄公宴请他,他进餐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庄公问他何故,他回答说:“我上有老母,我的食物她都尝过了,就是没尝过国君您所赏赐的肉,请让我把它带去孝敬老母吧。”庄公说:“您有母亲可以孝敬,我却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庄公就将原委告诉他,并告诉他自己现在深感懊悔。颍考叔说:“国君您还愁什么呢?如能掘到有地下水冒出的地方,再打出一条通道,您由此去和您的母亲在那里面相见,谁又能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采纳了他的办法。庄公走进地道赋诗说:“地道之中,天伦之乐融融!”姜氏也赋诗作答:“地道之外,天伦之乐畅畅!”从此恢复母子关系,和好如初。 君子说:“颍考叔,是真正的孝子啊。他不但敬爱自己的母亲,还将孝道推广到庄公身上。《诗经》说:‘孝子的德行无穷无尽,永远施与感化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颍考叔那样的纯孝吧!” ······

古文观止(精选本) 作者简介

吴楚材,名乘权,号楚材,清康熙年间人。与其侄吴调侯在家乡浙江山阴县(今绍兴)以开私塾为业,并合编《古文观止》。另有《纲鉴易知录》传世。 吴调侯,名大职,字调侯,因与其叔吴楚材合编《古文观止》而留名后世。 译注者:艳齐,河北衡水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暴发者》,诗集《因为爱你》,纪实文学《一个青年作家的人生自述》《感受生活》等16部专著,以及校注《三国演义》《古文观止》《诗文名篇》《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多部古籍。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