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冶金渣资源化科学技术(选择性析出分离原理及应用)

冶金渣资源化科学技术(选择性析出分离原理及应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590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75.6(7.7折) 定价  ¥2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冶金渣资源化科学技术(选择性析出分离原理及应用)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75149
  • 条形码:9787030675149 ; 978-7-03-06751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冶金渣资源化科学技术(选择性析出分离原理及应用) 本书特色

本书对冶金及材料领域的科技人员有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冶金渣资源化科学技术(选择性析出分离原理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冶金物理化学及冶金凝固理论,系统地闸述了选择性析出分离的学术思想及其在复合矿冶金渣资源化过程中的应用。全书共分9章,即绪论、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的理论基础、含钛高炉渣中钛的资源化增值、含钛渣增值利用技术、钒渣深加工利用技术、硼渣利用技术、铜渣中铜/铁同步回收利用、铬渣解毒新技术以及冶金渣理论基础,内容侧重于介绍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及其在含钛高炉渣、钛渣、钒渣、硼渣、铜渣及铬渣等复合矿治金渣资源化过程中的应用,同时收集并整理了关于冶金渣的相关理论和数据。 本书对冶金及材料领域的科技人员有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冶金渣资源化科学技术(选择性析出分离原理及应用)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复合矿冶金渣 1
1.1.1 复合矿及复合矿冶金渣的特征 1
1.1.2 现行选冶工艺处理多元复合矿冶金渣 2
1.2 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处理复合矿冶金渣 4
1.2.1 渣的功能转换 5
1.2.2 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清洁分离技术 6
1.3 浅析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的应用 7
1.3.1 高钛型高炉渣处理现状 8
1.3.2 分离渣中钛的产业化前景 11
1.3.3 分析两种渣中钛分离技术 15
1.3.4 应用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的半工业规模扩大试验效果 19
参考文献 20
第2章 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的理论基础 23
2.1 选择性富集 23
2.1.1 富集相的选择与富集度的定义 23
2.1.2 选择富集相的依据 24
2.1.3 富集相的生成反应 26
2.1.4 富集相生成反应方向与限度的调控 26
2.2 选择性长大 27
2.2.1 熔体凝固过程中物相的结晶 27
2.2.2 凝固过程新相结晶的基础理论 29
2.2.3 凝固过程中物相的粗化 33
2.2.4 等温过程非平衡状态新相结晶动力学 34
2.2.5 非等温过程非平衡沉淀相结晶动力学 41
2.3 选择性分离 43
2.3.1 矿物分离技术的功能 43
2.3.2 选矿方法的应用 44
参考文献 46
第3章 含钛高炉渣中钛的资源化增值 47
3.1 概述 47
3.2 含钛高炉渣的性质 50
3.2.1 含钛高炉渣中的物相 50
3.2.2 渣中钙钛矿和辉石相的晶体取向关系与界面 53
3.2.3 含钛高炉渣性质研究简述 57
3.2.4 含钛熔渣的电导率 58
3.3 含钛高炉渣中钛的选择性富集 60
3.3.1 渣中钛的选择性富集 60
3.3.2 促进渣中钛富集的调控因素 71
3.4 含钛高炉渣中钙钛矿相的选择性长大 82
3.4.1 熔渣中钙钛矿相的结晶 82
3.4.2 熔渣中钙钛矿相析出长大的动力学 86
3.4.3 熔渣中氧化反应对钙钛矿析出长大的影响 94
3.4.4 晶种对氧化渣中钙钛矿相析出的影响 101
3.4.5 半工业规模动态氧化试验及渣中金属铁的沉降 104
3.4.6 氧化熔渣中钙钛矿相析出的动力学 108
3.5 熔渣凝固过程的模拟 116
3.5.1 熔渣凝固过程钙钛矿相的分形特征 116
3.5.2 熔渣凝固过程钙钛矿相析晶行为的模拟 121
3.5.3 数值模拟熔渣凝固过程的传热行为 132
3.6 改性渣中钙钛矿相选择性分离 138
3.6.1 改性渣的工艺矿物 138
3.6.2 改性渣的重选分离 145
3.6.3 改性渣的浮选分离 147
3.7 富钛料的制备 165
3.7.1 富钛精矿制备金红石型富钛料 165
3.7.2 富钛精矿硫酸酸解制备富钛料 167
3.7.3 含钛高炉渣硫酸酸解制备富钛料 172
3.8 含钛高炉渣的利用 176
3.8.1 制备微晶玻璃 176
3.8.2 制备水泥 176
3.8.3 制备免烧免蒸砖 176
3.9 含钛高炉渣的资源化增值技术 177
3.9.1 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路线 177
3.9.2 工程上实施的程序 178
参考文献 179
第4章 含钛渣增值利用技术 184
4.1 含钛渣 184
4.1.1 高钛渣及含钛熔分渣 184
4.1.2 高钛渣的工艺矿物 184
4.2 高钛渣制取金红石型富钛料 185
4.2.1 钠化焙烧工艺 185
4.2.2 选择性氧化-还原浸出方法 191
4.3 熔分渣制取金红石型富钛料 205
4.3.1 渣中金红石相选择性富集、析出与分离 205
4.3.2 磷酸铵焙烧法 214
4.4 含钛渣制备氯化法钛白原料的新工艺 218
4.4.1 熔分渣金红石化 218
4.4.2 高钛渣金红石化 221
4.4.3 重选法分离渣中金红石相 225
4.4.4 湿法分离渣中金红石相 227
4.4.5 推荐工艺流程 229
4.5 低钙镁钛精矿制取富钛料 229
4.5.1 低钙镁钛精矿与高钛渣 229
4.5.2 高钛渣的氧化-还原焙烧 231
4.5.3 氧化-还原焙烧钛渣的酸-碱浸出 233
4.6 高钛渣与熔分渣混合的除杂工艺 234
4.6.1 熔分渣与钛渣混合 235
4.6.2 熔分渣与高钛渣混合 237
参考文献 238
第5章 钒渣深加工利用技术 240
5.1 钒渣 240
5.1.1 钒资源概况 240
5.1.2 国内外钒生产状况 240
5.2 含钒转炉渣中钒的选择性富集 240
5.2.1 含钒转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241
5.2.2 含钒转炉渣中钒富集相的设定原则 242
5.2.3 含钒合成渣中加Al2O3改性及钒的选择性富集 244
5.2.4 Al2O3的改性作用 246
5.2.5 含钒合成渣中磷对CPVS相生成的影响 249
5.2.6 新西兰现场钢渣中钒的选择性富集 250
5.3 改性含钒渣中钒富集相的选择性长大 251
5.3.1 析晶温度对改性渣中钒富集相析出的影响 251
5.3.2 保温时间对改性渣中钒富集相析出的影响 253
5.3.3 新西兰现场渣改性后渣中钒富集相的选择性长大 254
5.3.4 含钒合成渣改性后渣中钒富集相的选择性长大 255
5.4 钒渣钙化焙烧反应机理与条件 257
5.4.1 钒渣化学成分及物相 257
5.4.2 影响钒渣焙烧熟料物相的因素 257
5.4.3 钒渣钙化焙烧机理 259
5.5 含钒铁水选择性氧化制取优质钒渣的新技术 261
5.5.1 钒渣的物化性质 261
5.5.2 含钒铁水选择性脱硅保钒的理论基础 263
5.5.3 含钒铁水喷吹CO2(g)脱硅保钒的实践效果 270
5.5.4 CO2(g)浅氧化含钒铬铁水脱硅保钒铬 273
5.5.5 含钒铁水脱硅过程硅的走向 275
5.5.6 二步法提钒新工艺—“先弱后强、分段氧化” 277
5.6 钒氮微合金 277
5.6.1 常压碳化-氮化反应合成碳氮化钒 278
5.6.2 合成碳氮化钒的工艺条件 282
5.7 从HDS失活催化剂中提钒 284
5.7.1 影响失活催化剂焙烧、浸取的因素 284
5.7.2 钒的分离与提纯 286
参考文献 287
第6章 硼渣利用技术 291
6.1 硼资源及利用 291
6.1.1 硼矿 292
6.1.2 硼镁矿的加工 294
6.1.3 硼镁铁矿的加工 294
6.2 硼渣结构与性质 296
6.2.1 硼渣典型成分及制品 296
6.2.2 含硼熔体结构 296
6.2.3 硼硅酸盐熔体的结构特点 300
6.2.4 硼硅酸盐熔体热力学性质 302
6.3 高炉内冶炼过程硼的选择性富集行为 310
6.3.1 渣中硼的选择性富集 311
6.3.2 高炉内各区块与硅、硼迁移的相关反应 314
6.3.3 硅与硼的迁移途径 316
6.3.4 提高硼渣中硼品位的工艺条件 330
6.4 高炉外熔渣冷却过程含硼物相的选择性长大 332
6.4.1 含硼熔渣中物相特征 332
6.4.2 含硼熔渣的分相 333
6.4.3 含硼熔渣的析晶 336
6.4.4 影响硼渣中遂安石相析出的因素 340
6.4.5 硼渣中的挥发 351
6.4.6 渣中富硼相—遂安石选择性分离的实验研究 352
参考文献 353
第7章 铜渣中铜、铁同步回收利用 361
7.1 铜渣 361
7.1.1 铜冶炼工艺及铜渣 361
7.1.2 典型铜渣的工艺矿物 362
7.1.3 分离铜渣中有价组分的相关技术 363
7.2 铜渣中有价组分的选择性富集 365
7.2.1 铜渣中有价组分选择性富集的热力学分析 366
7.2.2 高铜渣中铜、铁组分与氧位、硫势的关系 374
7.2.3 低铜渣中铁组分与氧位、硫势的关系 375
7.2.4 低铜渣氧化性及碱度与铁组分富集的关系 376
7.3 氧化性铜渣中磁铁矿相析出与长大的动力学 379
7.3.1 等温过程中磁铁矿相的析出与长大 380
7.3.2 冷却过程中磁铁矿相的析出与长大 382
7.4 氧化性高铜渣中铜的析出行为 385
7.4.1 氧化时间对磁铁矿相中铜的作用 385
7.4.2 氧化温度对磁铁矿相中铜的作用 387
7.4.3 氧化的铜渣中铜、铁富集相的析出与长大 388
7.5 铜渣中铜、铁富集相的选择性分离 390
7.5.1 氧化改性铜渣的工艺矿物 390
7.5.2 改性渣的选矿分离 394
7.6 铜渣除锌 399
7.6.1 铜渣中锌的存在形态 399
7.6.2 温度对除锌效果的影响 400
参考文献 400
第8章 铬渣解毒新技术 404
8.1 铬渣 404
8.2 铬渣的物相及其毒性 405
8.2.1 铬渣的物相及危害 405
8.2.2 国内外处置铬渣的概况 406
8.3 高温解毒铬渣的物理化学条件 411
8.3.1 解毒铬渣的可能性 411
8.3.2 解毒终渣的安全性 412
8.3.3 解毒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条件 413
8.3.4 铬渣解毒过程的物相变化 415
8.4 工业规模试验铬渣的高温解毒及其稳定性 417
8.5 利用解毒铬渣制造高掺量空心砌块 420
8.5.1 铬渣解毒后终渣制备空心砌块 420
8.5.2 空心砌块的Cr6+表面浸出率及毒性分析 422
8.5.3 日晒与酸雨环境对砌块中Cr6+稳定性的影响 423
8.5.4 砌块理化性能指标 424
参考文献 425
第9章 冶金渣理论基础 428
9.1 熔渣结构与性质 428
9.1.1 氧化物晶体结构 429
9.1.2 硅酸盐晶体结构 431
9.1.3 硅酸盐熔体结构 433
9.1.4 冶金熔渣结构 469
9.1.5 冶金熔渣热力学 471
9.1.6 冶金熔渣动力学 492
9.1.7 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 496
9.2 熔渣中离子间反应 497
9.2.1 正离子间相互反应 497
9.2.2 负离子间相互反应 498
9.2.3 聚合-解聚反应 499
9.2.4 熔解反应 499
9.2.5 氧化-还原反应与耦合反应 499
9.3 熔渣物理性质 504
9.3.1 密度 504
9.3.2 黏度、电导和扩散 507
9.3.3 热传导与热扩散 519
9.3.4 表面张力 523
9.4 熔渣化学性质 527
9.4.1 熔渣的碱度 527
展开全部

冶金渣资源化科学技术(选择性析出分离原理及应用) 节选

第1章 绪论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但贫矿多、富矿少,多元共、伴生有价组分的复合矿居多,单一矿偏少,矿物呈现贫、散、杂、细、难选的特点。许多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如稀土、钒、钛、铬、镍、钴)多赋存于复合矿中,独立矿床少。采用现行选冶工艺处理多元复合矿时,主体金属的提取与共、伴生有价组分的回收未能兼顾。矿中共、伴生有价组分多为过渡元素或稀土元素,与氧(或硫)亲和力强,生成的氧(或硫)化物化学稳定性高,在火法还原熔炼过程中不易被还原进入金属相,大部分随同脉石成分进入渣相,成为富含共、伴生有价组分的复合矿冶金渣,被视作不可利用的固废而丟弃,不仅浪费宝贵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占用土地。事实上,冶金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1994年TMS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召开的第二届“21世纪冶金”国际研讨会上,将循环再生、废物处理及环境问题列为“21世纪冶金”的重要研究领域,大会主旨演讲之一就是“人造资源冶金”。隋智通教授参加了此届会议,颇受启发,于是在国内该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并取得诸多成果[1-4]。   我国矿物资源的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多元共、伴生有价组分的复合矿居多、单一矿偏少。众所周知,冶炼低品位复合矿的工艺流程冗长,技术难度大,技术指标偏低,废弃物排放量大,致使环境污染严重。例如,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生产1t铁水排放的高炉渣可达400~600kg,其中TiO2质量分数为0.16%~22%,而冶炼普通铁矿的渣量多在300kg左右。普通高炉渣的资源化已超过95%,而TiO2质量分数约20%的含钛高炉渣至今尚未有效回收利用,每年随渣丟弃的TiO2超过100万t。有色金属复合矿冶炼过程排放的渣量更大,如火法铜冶炼工艺用的精矿品位偏低,生产1t铜水时排放含铜、铁的炉渣2~3t[4]。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大对复合矿冶金渣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力度,立足我国复合矿资源,尽早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适合国情的绿色清洁技术。隋智通针对我国复合矿冶金渣中的有价组分研发出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应用它可回收利用复合矿冶金渣中的有价组分,如含钛高炉渣中的钛,熔分渣中的钛,铜冶炼渣中的铜与铁,含钒钢渣中的钒等,实现复合矿冶金渣的资源化。期望本书能为相关技术的深化与完善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促进复合矿冶金渣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   1.1 复合矿冶金渣   1.1.1 复合矿及复合矿冶金渣的特征   矿石中共存的矿物称为矿物组合,矿物组合中的矿物若属于同一成因和同一成矿期形成的就称为共生矿物,相反,成因和成矿期不同的则称为伴生矿物。   赋存共生、伴生矿物的多元矿称为复合矿,如攀西钒钛磁铁矿、丹东硼镁铁矿、包头含稀土铁矿、贵溪铜矿等。复合矿的矿物成分复杂,经选矿工艺产出的精矿中共、伴生有价组分在火法还原熔炼过程中绝大部分随同脉石成分进入渣相,成为富含共、伴生有价组分的复合矿冶金渣。   复合矿冶金渣既是二次资源也是矿,是一种富含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的人造矿。复合矿中的共、伴生有价元素的经济价值通常高于主体金属,故称为有价组分。大部分有色金属矿属于多金属共生的复合矿,提取主体金属后的冶金渣也属于复合矿冶金渣。   复合矿冶金渣与普通冶金渣的主要差别如下:后者基本不含有价组分,绝大部分用作建筑辅助材料消耗掉;但前者既不适于用作建筑材料,又难以采用单一的选矿或冶金工艺从中分离出有价组分,它属于难处理渣。从复合矿冶金渣中回收有价组分不仅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而且社会与经济效益难以兼顾,资源与环境矛盾也十分突出。加之国外复合矿冶金渣数量少,更无先进的处理技术可借鉴或引进,复合矿冶金渣往往作为无用的固体废物被丟弃。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循环经济,鼓励矿冶学科研发出先进的绿色清洁技术,目标之一就是从复合矿冶金渣中将有价组分赋存的矿物相经济、高效地分离出来,作为新型的矿物原料循环再利用。2018年7月6日,科技部正式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等12项重点专项,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虽然现已开发出从复合矿冶金渣中分离、分选出有价组分的一些相关技术,但应用的范围还不广,实现产业化的还不多,大部分复合矿冶金渣仍然堆积存放,已累积数千万吨。因此,研发出经济、高效地分离出复合矿冶金渣中有价组分,适合国情的绿色清洁技术,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1.1.2 现行选冶工艺处理多元复合矿冶金渣   1. 概况   我国蕴藏量丰富的复合矿中,大部分共、伴生有价组分的品位低,分散于多种矿物相中,且矿物相的嵌布粒度细小,呈现贫、散、杂、细、难选的特点。典型多元复合铁矿的化学组成见表1.1。   表1.1 典型多元复合铁矿化学组成(质量分数,单位:%)   注:TFe指全铁,REOx指稀土氧化物   当前我国处理多元复合矿采用的选冶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选冶工艺处理多元复合矿的流程   由图1.1知,现行选冶工艺处理多元复合矿的流程是,先采用矿物分离技术将矿中主体金属富集在精矿中,其中有价组分则分布在精矿与尾矿两种产物中。精矿经高炉(或鼓风炉)还原熔炼时,有价组分少部分熔入主体金属,大部分随脉石进入冶金渣。典型高炉(或鼓风炉)渣的化学成分见表1.2。   表1.2 典型高炉(或鼓风炉)渣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单位:%)   例如,攀西钒钛磁铁矿的原矿中约含11.4%TiO2,选矿过程使得其中75%铁、53%钛与 80%钒进入铁精矿,剩余约 47%钛则以钛铁矿形式赋存于尾矿中,其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物相种类多,难选别。即便经多种选矿技术联合处理尾矿,得到含46.6%~48.4%TiO2的钛精矿,也仅回收了其中2.4%的钛,这表示在尾矿选钛流程中丢掉了原矿中40%以上的钛。之后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铁精矿时,铁精矿中95%钛进入高炉渣(渣中约含20%TiO2),其余5%钛和76%钒熔入铁水,显然,钒钛磁铁原矿中一多半的钛又留在高炉渣中。   由上例可知,现行选冶工艺处理钒钛磁铁矿时,其中铁、钒的回收率较为理想,而钛的则低。原因是现行冶金流程旨在获得主体金属铁,理论上就无法兼顾其中有价组分的提取与回收。因此,其绝大部分随渣而弃。为此需要针对我国复合矿资源的特殊性,开发出适合国情、有独立知识产权、可经济、高效地从渣中分离出有价组分的绿色清洁技术,实现多元复合矿的全组分回收,无污染,零排放。   2. 从复合矿冶金渣中分离出有价组分的方法   1) 分离方法   分离方法多种多样,如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化学分离、选矿等技术。其中采用选矿技术分离复合矿冶金渣中有价组分为首选,因为它的处理量大、成本低、设备配套、环境污染较轻。曾经有采用选矿工艺分离渣中有价组分的尝试,但技术指标不理想,这与渣中有价组分特殊的性质及形态密切相关,需要根据其特殊性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分离技术。   2) 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的研发   20世纪90年代,隋智通曾参与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硼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课题”—含硼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热力学参数研究,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有趣的现象[4]:硼提取率与渣中含硼组分的析出形态密切相关。若渣中含硼组分以隧安石(2MgO*B2O3)主晶相析出,则渣的活性高,硼的提取率也高;反之,若以非晶态(玻璃态)存在,则渣的活性低,硼的提取率也低。这种明显的差别源于渣中含硼组分或呈晶态或呈非晶态,即两种形态间的相互竞争。显然,促进渣中含硼组分以晶态析出,抑制非晶态生成是改善硼渣活性、提高硼提取率的关键。受此启发,隋智通萌生“复合矿冶金渣中有价组分选择性析出”的学术思想,并特别关注熔渣冷却过程含硼组分的物相演变、物理特征与其化学活性之间的关系,探索含硼组分析出形态的选择性。基于此,隋智通在后续的系列研究中逐渐理解与掌握渣中有价组分选择性析出的原理和规律。在国家多个部门及相关企业的大力资助下,经多年努力与多方合作,经过理论分析与科学实践的不断融合,逐步构建并完善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围绕该技术应用于复合矿冶金渣中有价组分的分离利用共有两部分研究内容。   (1) 理论上,以冶金物理化学与熔体凝固理论为基础,针对有价组分的性质与特征,预设赋存有价组分的目标相,分析并优化目标相生成、富集、析出和长大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   (2) 实践上,通过调控并优化熔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环境参数,促进渣中目标相生成、富集、析出与长大,使得经历缓冷得到的凝渣兼备三个特点:①渣中矿物相数目少,目标相成分简单;②目标相中有价组分的富集度高;③目标相晶粒粗大,且与基体相间界面清晰,利于单体解离。这三个特点为后续采用选矿工艺从凝渣中分离出目标相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总体而言,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就是基于冶金物理化学原理与方法来改变熔渣中目标相的分布与形貌,再借助选矿工艺与设备分离出改性凝渣中的目标相。因此,它是冶金与选矿两种技术相结合,经学科交叉衍生出的一种选冶联合的新型分离技术。   1.2 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处理复合矿冶金渣   无论熔炼精矿排放的冶炼渣还是精炼粗金属的精炼渣,它们在火法冶金过程中均具备重要的冶金功能,包括调控金属液中各元素的化学反应,如脱碳、脱磷、脱氧、脱硫等;吸纳非金属夹杂物、净化金属液;减少金属液的热损失并防止它吸纳有害气体等。因此,熔渣是实现冶炼优质金属、高产、低耗的重要条件。正因为冶金渣承载着冶炼过程的冶金功能,国内外冶金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都十分关注渣的作用原理与效果,在理论与应用方面皆有大量著作与研究成果的报道[5-22]。与此相反,完成冶金功能之后排放出炉体的渣多数情况作为建材辅料使用甚至丢弃,鲜见继续关注、跟踪研究熔渣冷却过程中结构、性质及功能演变方面的报道。   对普通冶金渣的处理这样做合理合规,但对于富含有价组分的复合矿冶金渣则不然。虽然有价组分在冶炼过程中未必发挥了相关的冶金功能,但排放后渣中有价组分的性质及形态则直接关系后续的分离与利用,十分重要。换言之,冶金渣在排放后如何向材料功能转换,转变成可用又好用的材料,则是渣中有价组分能否有效分离的关键。   冶金渣的功能转换是新概念,亦是新课题,需要研究与其相关的理论和转换的客观规律,为应用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1.2.1 渣的功能转换   众所周知,处理大宗矿物*有效的方法是“选”,即选矿分离。前人也曾尝试过,但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倒不是选矿工艺不完善、不适用,而是人造矿的性质和形态与天然矿截然不同,使得它不适用、不好用。复合矿冶金渣属于人造矿,渣中有价组分的性质、物相组成及形态十分独特,可简单归纳为三个主要特征:分散、细小和连体。   (1) 分散是指渣中有价组分往往不是赋存于一种矿物相中,而是分散在多种矿物相中。   (2) 细小是指这些含有价组分矿物相的嵌布粒度非常细小(通常为10m左右)。   (3) 连体是指含有价组分的矿物相与基体脉石相致密连接,界面不清晰。当磨矿机械破碎它时往往不是沿界面破裂而是穿晶断裂,造成复合矿冶金渣的可选性差,属极难处理矿。采用单一的选矿方法直接处理它,分离有价组分效果自然差。显然,改变人造矿不利于分离分选的三个特征,使它满足选矿工艺对矿石性质与形态的要求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1. 技术路线   技术出路源于技术思路。思路就是问题出在哪儿就去哪儿找出路。人造矿的性质与形态可人为地改变,就从人造矿的矿物性质与形态切入,扬长避短。扬长就是充分发扬液态熔渣处于高温度、高活性、高能量的“三高”之所长;补短就是弥补渣中有价组分细小、分散和连体之“三短”,抓住时机,扬所长,补所短,使之满足选矿工艺对矿的要求。这就是冶金渣的功能转换,也是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处理复合矿冶金渣的技术路线。   具体做法是,首先充分利用熔渣从炉内刚放出“三高”时的机会,通过人为调控热渣的温度、成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