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人的存在之思:马克思哲学再诠释

人的存在之思:马克思哲学再诠释

作者:何中华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6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54.6(7.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的存在之思:马克思哲学再诠释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9133494
  • 条形码:9787209133494 ; 978-7-209-1334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的存在之思:马克思哲学再诠释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揭示马克思哲学立足于人的存在的历史展现及其完成所作的独特叙事,以深度呈现它所特有的运思方式及其优点,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及其特质提供某种启示。本书以马克思哲学的文本为依据,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学界现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以展现马克思哲学的独特魅力。本书重点考察马克思哲学的现象学意味,并把它置于“世界历史”语境中联系中国道路的选择来加以探究,以凸显我们的“此在”性。

人的存在之思:马克思哲学再诠释 目录

目录1自序**章马克思哲学何以是开放性的一、马克思哲学开放性的内在逻辑依据二、马克思哲学所以具有开放性的一般原因三、哲学原则的自我适用和参照系“后移”第二章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三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形态的多样化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文献学问题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所面临的悖论第三章超越“唯物—唯心”之争的纲领一、《提纲》第1条的总体命意及思想史语境二、超越“唯物—唯心”之争及其运思方式三、超越“唯物—唯心”之争的历史内涵第四章实践本体论为什么是对的一、本体论原初范畴何以拒绝追问二、对实践本体论的“批评”何以不能成立三、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和批判性何处寻第五章马克思哲学的现象学意味一、现象学方法与哲学“出发点”的重建二、对意识形态“全部戏法”的揭露和拆穿三、马克思哲学对现象学方法本身的扬弃和超越第六章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补充抑或超越一、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何以成为问题二、两种视野的划界与新哲学观的确立三、“改变世界”的哲学观之思想滥觞第七章人的存在的现象学之真理观的建构一、《提纲》第2条是认识论的还是存在论的二、“真理”不过是人的存在本身的“祛蔽”三、实践的批判方式与哲学观的重建第八章作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叙事的《资本论》一、黑格尔现象学的启示和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契合二、关于“商品→货币→资本”的现象学叙事三、《资本论》现象学叙事方式的方法论意蕴第九章《资本论》语境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占有”关系构成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内涵二、资本权力的统治造成了对自然的双重戕害三、资本通过科学技术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十章马克思的“能动原则”及其历史展现一、“能动原则”之哲学基础的奠定二、“能动原则”之历史展现的实际表征三、“能动原则”与资本主义的自我解构第十一章马克思的犹太身份和哲学建构一、马克思的犹太身份及其自反性的批判二、马克思的犹太身份对其哲学建构的深层影响三、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所显示的独特运思方式第十二章马克思的历史地思与浪漫主义一、马克思认为“原理”属于“世纪”而非相反二、维科的历史观及其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三、德国浪漫派观点对马克思哲学的多维影响四、马克思哲学对浪漫主义的辩证扬弃和超越第十三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蕴新诠一、革命重心的转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民族形式的历史语境三、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对能动性的诉求第十四章世界历史??亚细亚现象??中国道路一、“世界历史”的不同意蕴及马克思的诠释二、“亚细亚现象”的历史内涵及其特征三、历史与理论的交织所规定的中国道路第十五章如何恰当地理解共产主义一、澄清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误解和曲解二、恰当地理解共产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三、余论:回应有关共产主义的几个诘问
展开全部

人的存在之思:马克思哲学再诠释 作者简介

何中华,山东莒南人,1962年生,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大学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研究,尤长于马克思哲学观研究,为该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学者之一。先后出版《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历史地思——马克思哲学新诠》《马克思与孔夫子——一个历史的相遇》等多部专业学术著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文史哲》《学术月刊》等重要报刊上刊发论文二百余篇。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同时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