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四时工巧:乡土中国寻美

四时工巧:乡土中国寻美

作者:潘鲁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6.1(7.1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四时工巧:乡土中国寻美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74812
  • 条形码:9787020174812 ; 978-7-02-01748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四时工巧:乡土中国寻美 本书特色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无时无处不充满智慧,一件农具、一尺布料、一个瓶罐、一扇窗户都是人们在世代生活经验的传承和总结中凝结而出的成果。传承民艺之美是传承以饮食之美、器具之美、技艺之美、造物之美,是在回归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生活文化。

四时工巧:乡土中国寻美 内容简介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无时无处不充满智慧,一件农具、一尺布料、一个瓶罐、一扇窗户都是人们在世代生活经验的传承和总结中凝结而出的成果。传承民艺之美是传承以饮食之美、器具之美、技艺之美、造物之美,是在回归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生活文化。 该书作者从事民艺研究三十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汉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村寨的一草一木、一坛一罐都有详细的追踪和民俗学考察。全书按四季分类,将乡土中国常见或不常见的农具、布料、瓶罐、窗户等加以描摹和记录,结合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绘制了一幅包含着民俗、民风、民情的民间文化画卷,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民间社会的多姿多彩,以及乡土中国的文化形态、艺术形态和生活形态,为弘扬传统文化、记住中国人共同的乡愁保存了一份充满了美感的田野调查实录。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传统的积淀,理论的建造,文化的创新,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成就了潘鲁生浑然一体的民艺世界。而在他的民艺世界里,这些民间珍品是他与大地文化真挚的定情之信物。” 说起春日,总能令人联想到温婉的江南,似乎这温润娇柔的水乡*能配上这韶光淑气,我们不管身处何方,心头总是带有几分对“春风又绿江南岸”“千里莹啼绿映红”的期许。(p002)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民大多是不识字的,经验的传递依靠口口相授,所以老人的经验在农田耕作中非常重要,一代一代农民都是在老人的传授中接受庄稼茁壮成长的秘诀,也在口诀中应对农作物将有可能遇到的灾害。(p023) 清明也叫寒食节,有制作面花“子推燕”以祭介子推、祭祖先的习俗。孟元老的《东京梦华》早有详细记载:用面造个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p053) 姑娘衣服的颜色随季节变化,夏季穿浅色小白条薄布小褂,脚下踩一双轻盈的绣花鞋,入秋就换上了夹袄。夹袄是重色方格,下身配深色长裤,这也是中国人在时节变化中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吧!(p067) 车运担挑、人抬马驮、船驶网撒、篓背筐挽,紧张而繁重的收获劳作并有没有驱散洋溢在民众脸上的笑容。相反,这些因劳动而获得的无比热情和亢奋大量表现在人们的生活热情中,以此来点缀日常。(p149) 当夜幕降临时,儿童捧着月饼歌唱:“圆月了,圆月了,一亩地打一石了;月高了,月高了,一年一遭了。”(p151) 大红色,吉庆红火,高亢激烈,当这种聚宝盆红绒花与年俗联系在一起时,就成了农业社会中一个家庭对于丰年富裕幻想的一种不可摆脱的情结。(p209) 集市是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中固定的商品交换空间。(p226) 翻糍粑很有讲究,两个有经验的人用糍粑棍把快搞好的糍粑戳起来,举过头顶,用力地往石窝子里砸,砸的时候站在旁边的人发出喝彩,砸得越响越意味着来年有好兆头。(p243) 不论是灯还是火,这些祭祀活动都是好看好的期待,人们抓住正月的一切机会许下新年的希冀,盼望着生活越来越红火。(p254) 对于一个民间工作者,民间文化之珍品不是一般意义的藏品,而是民间大地上的精华,是老百姓生活渴望的审美表现,也是历史与文化不可或缺的见证。可是,不是任何人都能看到它们的价值与意义。惟有民间文化的挚爱者,才会见之动心,悉心存惜。故而,几十年里行走在田野中的潘鲁生,一直在关注和拾掇这些将要消泯的文化遗珍。 在他的民艺世界里,这些民间珍品是他与大地文化真挚的定情之信物。 单是他收藏的山东的无所不包的民俗文物,就可以丰满地复原起齐鲁大地传统的生活景象。 对于一位文化学者,都知道民间文化没有文献,也没有理论。通过田野调查,为长久以来自发生长、自生自灭的农耕文化建立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当代文明的转型中,这项工作具有紧迫性和使命性。为此潘鲁生一边深入于田野调查,一边埋头于案头研究。他是《民艺学》学科理论卓有成就的建设者。他为全国各地民间艺术编著了大量的文档与图典。他还致力于时代性问题研究的理论文章,以推动民间文艺的繁荣与健康的发展。 对于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也加入到他的民艺世界中来。一方面他将民间的材料与制作方法引入他艺术的构造,给精英作品注入了乡土的亲切;一方面他使用现代语汇把民间传统讲述给年轻的一代,换来了理解与惊喜。他这些出色的作品在传统转化和时代创新方面带给我们以启示。 传统的积淀,理论的建造,文化的创新,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是潘鲁生浑然一体的民艺世界。 这个世界里*重要的是他的民间立场。民间的立场就是老百姓的立场,中华文化的立场。所以他一直站在民间、田野、大地中。 只有人在民间、心在民间,他的学术才充满活力;只有深爱民间、心爱民间,他才会不断地呼吁“到民间去!”;只有和自己的人民与文化在一起,才称得上真正的学者。 ——冯骥才

四时工巧:乡土中国寻美 目录

自序·民艺的关怀 / 001

春 / 001

养蚕栽棉女纺纱 / 002

遍野尽春耕 / 017

工利其器 / 031

漫野春风燕莺歌 / 051

夏 / 065

绿葱白衫纳清凉 / 066

锄禾日当午 / 086

龙舟竞渡 / 102

骄阳下的清凉 / 115

秋 / 129

盈车嘉穗,五谷飘香 / 130

忆对中秋丹桂丛 / 150

郊原望茅檐 / 170

冬 / 193

衣被棉絮暖寒冬 / 194

冰雪偎暖阳 / 210

冬日狂欢 / 226

十五花灯夜如昼 / 246

后记 / 255


展开全部

四时工巧:乡土中国寻美 节选

养蚕栽棉女纺纱 说起春日,总能令人联想到温婉的江南,似乎这温润娇柔的水乡*能配上这韶光淑气,我们不管身处何方,心头总是带有几分对“春风又绿江南岸”“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期许。春日画卷中,映入眼帘的想必还有温婉的江南女子,或许是身着旗袍撑着油纸伞漫步,或许头戴斗笠、身穿蓝印花衫采茶,现在,还有可能是西湖边那些身穿翩翩汉服正用手机自拍、直播的豆蔻少女。现在的社会,文化多元并存,异域的、本土的、传统的、未来的风格并行不悖,各类服饰大家都可以自信地穿着。传统社会的女子身着传统服饰,日常穿着的服饰既要便于劳动,又常凸显出地域风格。江南从春日开始温润多雨,轻便的单衣*为实用。在江苏苏州以东,从吴县的斜塘、车坊开始,至昆山巴城、周庄、湘城,围绕阳澄湖、澄湖、吴淞江、娄江两岸,约三百六十平方公里的水乡妇女的主要装扮特征都是:梳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裤、束襡裙,裹卷,脚蹬绣花鞋。这装扮十分引人注目,往往被称作“苏州少数民族”,但实际上都是汉族。这里我们重点来说她们的下裳。 苏南水乡女子服饰的裙分襡裙和襡腰两部分,配合在一起系扎在上衣的外面。襡裙是用三尺六寸宽的两片布,相互交错叠压各六寸的幕面,在腰部两侧折细裥一百至一百一十个,将一尺五寸的布缩为四寸,俗称“顺风吊栀子褶”,然后与二寸宽的裙腰相连,做成一尺五寸长的短裙,腰的两端钉两根花布缝制的长腰带,系扎时在腰间绕一周后,在腰后挽结,其带下垂至腿弯。不要说农家服饰只讲究耐用舒适而不追求美感,其实女人的裙装颜色是随季节而变化的,裙子的颜色似乎是女人对自然时节的悉心感应,也仿佛是女人对有限时空的无限遐想。春秋装的裙色俏而艳,随春风和盛开的花儿一同迎风招展;夏装的裙色淡布薄,用白夏布或黑绸做成,为炎热的夏天带来一抹清凉;冬装的布料质地厚实、色彩较深,恰与冬天凛冽素淡的景色相衬。腰头是束在裙外面的小围裙,由两种颜色的布分三块拼接而成,一般长一尺二寸,腰头两边还有两块穿腰,长六寸,宽二寸,由数层布制成,平整挺括。穿腰上一般绣满精美的花纹,是水乡服饰中重要的装饰部位。穿腰还有不可替代的实用功能。水乡劳作多为弯腰劳动,穿腰可以避免长时间弯腰的风寒侵袭,同时也使得腰部有支撑、易于发力。这漂亮小巧的穿腰其实就是一块暗藏的护腰,它温暖柔软,始终如一地保护着腰部,增加着腰部的承受能力。穿腰的两端再与彩色绒线编制的“蛇头带”相连,又为服饰平添了几分色彩。 关于苏南水乡这独特的裙裳还有一段传说呢!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勾践卧薪尝胆,施用美人计,将西施献于吴王。西施陪伴吴王,却整天怀念故乡、闷闷不乐,令吴王伤透了脑筋。一天,吴王陪西施到太湖赏荷,西施看见女子头顶荷叶,腰串荷花,伏在木盆上采莲,由此想到家乡,不禁嫣然笑生。吴王大喜,回宫后即令宫女用彩绸扮成采莲女的装束,以博得美人一笑。从此,这种“青莲包头藉荷兜”的服饰便盛行于江南水乡了。 与裙裳合穿的裤也是拼接的短脚裤,长二尺五寸左右,裤口仅及膝下,习惯用蓝印花布缝制,裤裆用深浅蓝色布拼接直到裤脚,所以这种裤子还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四脚落地裤”。江南水乡的人们离不开水,或是站在水里浣洗衣物,或是踩进荷塘采莲,都要把小腿没入水中,所以裤脚必须短小,可免去挽挽卷卷的麻烦。过去时常看到她们走到水边,麻利地将襡裙卷起别在胯前,露出这“四脚落地裤”便能走入水中。现在江南的年轻女子没有穿短脚裤的了,入水前熟练又有些费力地卷起针织裤、牛仔裤,或许她们已经忘记或根本不知道,这里的女子以前穿着这样一种便利的短脚裤吧!短脚裤也有弊端:水乡蚊虫多,走上岸来容易被叮咬,所以上岸后要在裤脚之下脚踝之上配一层“卷”,俗称“裹腿”“腿绷”。“卷”是用花布或色布缝制的,若是新婚妇女则用红色丝绸或锦缎缝制而成。卷用幅宽二尺四寸的布料从中等距斜裁成两幅,取一尺二寸长,裁剪成梯形,上下钉缀布带,系扎在小腿上。卷有单层、夹层之分,可满足不同季节的需要。 传统的农耕生活遵循着“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中,不仅服装要自己裁剪制作,就连织布也都是各家自己完成,所以女子都会纺织。今天到一些村子中,无论是江南的、华北的还是少数民族的,仍能在村里找出几个会织布的女人,有的家里还保存着织机。她们大多都已是年过六旬的老者了,闲下来“温习”一下老手艺,似乎是对过去的回忆。不过也有像山东滨州等地方将粗布作为一种地方特产销售的,年轻的姑娘们拿起梭子向老人学习织布技术。她们织的布将随着便利的互联网和物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江南民间曾经流行一首《织匠歌》,开头就是“又把织锦娘娘请,手机织布她发明……”这织锦娘娘指的就是织女。相传民间有个孝子董永,家境贫苦,卖身做机工以求葬父,日夜织绢。这件事被天上负责织锦的七仙女知道后,爱慕他的人品与勤劳,于是下凡人间私自与董永结为夫妻,帮助他织出了满是云朵、五颜六色的“云锦”,所以江南织匠尊织女为祖师。有徒弟拜师学艺,都要先拜祖师,再拜土地菩萨,三拜师傅。拜祖师拜的便是织女的神像或画像。织布离不开织机,因此纺织行业神一般被称为“机神”。杭州地区宋代以后开始奉唐朝宰相、杭州人褚遂良的后裔褚载为机神,是他回到杭州将机杼之巧技传给乡人,使杭州城机杼之声户户相闻。从明朝开始,织匠们修建机神庙,专门供奉机神。每年春秋两季,织匠们用三牲五畜祭祀,仪式特别隆重,要宣读祭文,三拜九叩。招收徒弟的,也在这时拜机神、拜师傅。晚上同行聚餐,演敬神戏。机神庙平时还供应茶水,作为机坊主聚会、交流行情、交易买卖、切磋技艺的场所,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民间丝织业的繁荣景象。 棉和丝是我国古代纺织的基本原料,平民百姓家*常使用到的纺织原材料就是棉。棉花陪伴老百姓四季,冬季可以保暖,夏季可以吸汗。棉花在夏季开花,北方在7—8月迎来棉花的盛花期,之后便会吐絮。夏末秋初迎来采摘棉花的时节。采摘棉花需要大量人工。新疆干旱少雨,可以蒸发掉棉花的水分,结出的棉花纤维柔韧度好,所以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和生产总产量位居全国**,棉花收获期间对于采棉工的需求量也大。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引进棉田采棉工312.7万人,他们来自河南、重庆、陕西、甘肃等地,当中有十八九岁的姑娘,也有年轻的小伙;有远离孩子的母亲,也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棉花采摘可用机器代替,成为机采棉。由于棉花收货时叶子已经晒干,机器采摘会将干脆的叶子混入棉絮,所以一些对棉花质量要求高的仍旧需要人工采摘。采棉花是个辛苦的活计,头顶着烈日在田间弯着腰、低着头采摘十个小时;每采1公斤棉花,就要伸手摘棉两百多次。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小时候唱的歌谣:“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姐姐采棉花。姐姐采了二斤半,我采了一朵小红花。” 棉花在我国广泛种植,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都有种植。棉花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并不是我国的本土作物,应是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的。在宋末元初时才开始大面积种植,在此以前我国只有木棉。木棉与棉花在植物学上是同一目下的兄弟,都能结出纤维丰富的果实。木棉的果实成熟裂开后露出白色的棉絮,古人常用它作为枕头的填充材料。但木棉的果实并不能用于纺织,因此在棉花传入我国、被大面积种植以前只能用丝或麻纺织,所以宋代以前的汉字里只有绞丝旁的“绵”字,出现木字边的“棉”字是宋代以后的事情了。 黄河流域生长着一种开紫色花、长黄色棉絮的棉花,人称“紫花棉”,用这种棉花纺织成的土布就叫“紫花布”。宋应星在介绍棉布时曾提到棉花在我国“种遍天下”,“花有白紫二色,种者白居十九,紫居十一”。意思是说我国种植的棉花有白花和紫花两种,白花品种比较常见,约占十分之九,而紫色花品种特异,只有十分之一。《松江府志》“用紫木棉织成,色赭而淡,名紫花布”。光绪《青浦县志》中也记有青浦县出产紫花布。乾隆《冀州志》称冀州“种棉有紫花”,这类棉布应是用这种紫花棉纺织而成。紫花棉纤维细长、质轻棉包大,是优良的品种,棉絮颜色呈土黄色。过去华北地区乡村民众夏天穿着的衣服多为白色、棕色或紫花棉色。可不要以为紫花棉色是紫色,紫花棉开紫色花朵,但棉果是土黄色,人们用这样的布做床单、被面,也做衣服,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黄河两岸夏日炎热干旱,风吹起时便黄土飞扬,穿白色褂子极容易脏,这种紫花棉却恰恰迎合了黄河岸边人家的需要,穿上紫花棉制成的衣服仿佛与环境融为一体,既耐脏又结实,难怪是庄户人家喜爱的布料呢! 紫花棉是我国的本土品种,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广泛种植这种棉花,后来逐渐引进国外品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这种紫花棉已很少见,品种几乎绝迹,但人们依旧喜爱这种土棕色。不知是习惯了欣赏这种色彩,还是因为这种色彩穿在身上可以使人感受到大地的温存,人们故意将白色的棉布染成紫花棉的颜色。住在黄河流域的人们想出用河泥染色的办法,用黄河淤土沉淀出的“胶泥”染白布,穿在身上土黄土黄的,但人们偏爱这种色彩,并且仍然叫它“紫花布”。黄河泥染布做成的衣服不仅符合乡土民众的审美,并且结实耐脏,似乎为棉布增加了一层坚硬的外衣。虽说现在早已没有紫花布了,泥染白布更是无处可见,但紫花布的使用痕迹深深印在华北平原人们的内心,甚至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民俗。“紫”读音同“子”,因此用紫花棉做成的棉被就别具意义,紫花棉棉被也就成为结婚时必不可少的嫁妆。至今鲁西南地区的女孩子出嫁,娘家还要为她准备一床“紫花被”。这种紫花被已不是用紫花棉做成的棉被,而是用土黄色和紫色两种颜色织成的方格图案的被面,有早生早育、多子多福的意思。 华北地区的纺织以棉纺粗布为特色,而江南纺织*具代表性的毋庸置疑是丝绸。在江南,穿丝绸并不是有钱人家的专利,只是民间百姓所着丝绸一般都没有提花或提花花纹简单。这种丝绸使用平织机织造,织时用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交叉组成一个完全组织,结构紧密、坚实平整,但没有花纹。如果在经纱和纬纱上有规律地跨过几根,构成一个完全组织,经过反复之后,就会呈现简单的斜纹组织。用这种平织机还可以借助挑花棒织出花纹,汉代出土的提花织物就是用这种方法织就的。普通人家的小孩子一生下来,所穿的担襟衫裹的抱裙,几乎都是丝绸做的。当地有习俗认为给未满周岁的男孩子穿上用晚秋蚕缫的五蚕丝做成的绿衣裳,便会抵抗灾病,容易抚养成人。这身丝绸因此变成了孩子的“金钟罩”。老人做寿,儿女们也要给老人穿上绸衣、绸裤和绸面鞋子,还要用大红绸扎成彩球,高悬于寿堂之上。

四时工巧:乡土中国寻美 作者简介

潘鲁生,艺术学博士,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系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文化名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